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国号的秘密  大清:化被动为主动(下篇)

(三)皇太极的汉化政策——化被动为主动

按皇太极继承金国汗位以后,更章改制,10年之间,金国面貌一新。

政治方面,皇太极加强集权统治,仿大明政体,设立6部,又一人南面独坐;

经济方面,皇太极改变对汉政策,强调“安民”、“重本”,以安抚汉官汉民,稳定与发展农业;

文化方面,有着良好文化素养的皇太极,大力推行振兴文教的措施,并且非常重视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军事方面,皇太极的对外扩张更超出了努尔哈赤:外藩蒙古十六军俱已降服,朝鲜已无力抗争,关外除明军所占部分地区外,都已为己有。

狮子林的清朝银杏树

1636年时的“金”,较之努尔哈赤时期的“金”,已经有了诸多方面的非同寻常的变化;而具有强烈进取意思的金国汗皇太极也有了与关内的主要敌人大明皇帝一争高下的雄心。

然则皇太极由金国汗一变成为大清皇帝,正是此一雄心指导之下、审时度势作出的伟大行动。

皇太极的这一伟大行动,起码对于汉人的影响是广泛的:

对汉人禁忌的“金”国号以及“女真”族称的摒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来已久、沉淀至深的民族矛盾,淡化了汉人的历史记忆与反感情绪;

定国号为“大清”以及一系列相关名号的确定,既显示了取代大明的意向,又使那些已效忠、待效忠、尚观望的汉人,更效忠、去效忠、不再观望这个以全新面貌出现的新政权。

因为这个新政权也得到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意外地落入皇太极之手,实在是天命新主的吉兆;

也有着皇帝,而且是以汉文化为标准的“宽温仁圣”皇帝;

也定了年号,取义高于大明“崇祯”的“崇德”年号;

更建了国号,那见仁见智、解释起来含义往往压住、胜过“大明”的“大清”国号。

女真服饰

凡此种种,又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汉人效忠非汉族新政权的理由:

固然,在“忠君”的原则下,他们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力撑现政权的危局,然而他们也能够以“识天命”或“知大节”为由,心安理得的去拥戴新主;

固然,蛮夷狄戎为“封豕豺狼”,然而,“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本非一成不变。

中夏传统儒家文化的妙处在此!进之,不仅濡染,而且深通这种文化妙处的皇太极,定立国号为“大清”的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第3节 压住、胜过“大明”

(一)汉语环境中,“大清”胜过“大明”

皇太极的“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崇德”年号,意思明显:晚出的大清第1个年号崇德,取义既类似而又高于当时大明先定的年号“崇祯”(1628年始)。

那么,皇太极的国号“大清”,是否也是和行运已近270年的朱由检的“大明”国号相对比而制定的呢?并且其取义也胜过“大明”?

大清国号的取义,《清太宗文皇帝实录》以及当时与稍后的明、清文献都没有任何说明。不过联系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形势,考虑到皇太极建大清为国号的同时,复受汉式尊号、用汉式年号、上汉式谥号,以及制定汉式皇帝仪仗、冠服,甚至祭祀孔庙等等的情况,则汉式国号“大清”取义本乎汉族经典,合乎汉族传统文化,顺乎汉人一般的思想观念,当是肯定无疑的。而由这一思路出发,“大清”在气势、含义等方面,的确压住了“大明”。

其一,五行方面。这也是最容易见出的,“明”属火,明朝国姓“朱”色赤,赤为火色;而“清”、“满洲”三字都带水。这符合五行相克说的水克火,寓有清灭明的吉祥之兆。又原国号“金”,以五行论,犯了火克金的大忌,皇太极之废“金”,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其二,方面方位。后来的大清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钦定满洲源流考》中的御制韵诗里,有“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之句。按《说文解字》:“皇,大也”;又《释名·释言语》:“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清叶德炯注:“青、清古通。”“皇清”即“大青”。青为五色之一,五色配五方,东方色青;又“东”为四方之首。如此,天造东方的大清,是可以“去浊远秽”、扫除南方的大明。

其三,字意方面。由“天造皇清”一句引申,“天”与“清”之间也有着关联。汉语常见词有青天、清妙、清汉、清穹、清都等等;满洲人又视“天”为至高的存在,宗教上既显示出绝对的忠诚与敬畏,政治上也重天命以护佑国家。而“明”字分开虽为日、月,但毕竟日、月在天,天包容了日、月。这样,代表天的“清”,能够涵盖带有日、月的“明”。于是,“大清”气势复在“大明”之上,压住了“大明”。

其次,政治方面。就为政而言,“清”可以表示王者的风范,王政的理想,如“清时”即太平盛世,“清晏”即清静安宁,“永清四海”即天下永远安宁。

又有“清明”一词,本是先秦以来的一个固定搭配,如《礼记·乐记》:“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也是“清”在“明”前,“清”居“明”上。

再有“大清”在“大明”之前、之上者,如明末颇为流行、万历至崇祯年间具有不下十几种刊本的《管子》,其《内业》云:“鉴于大清,视于大明”,又《心术》:“镜大清者,视乎大明。”反之,“明”在“清”前,“明”居“清”上的“明清”一词,在皇太极建国后为“大清”之前,并不见于文献。

综上所述间接的推测,可以断言:在汉文化语境中,皇太极所定国号为“大清”,在于“大清”的气势、含义压住了“大明”。进之,在女真或满洲方面,“大清”是否也有讲究?依据众多学者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完颜阿骨打

(二)女真、满洲语言中,“清”来源于“金”

日本学者士村瓒次郎指出:“金与清在北京应稍有相近,金为chin之上平,亲为ching之去声。北京人可以明确区别开来,则外国人颇容易混同。女真民族当时不可能正确区别汉字之发音,因而改金之国号为清,乃取音声之近似耶?”。

孟森坐实此说:“清即金之谐音,盖女真语未变,特改书音近之汉字耳。……满人金息侯梁,撰有《光宣小纪》,亦称清即金之谐音,并举沈阳抚近门额,汉人称大金天聪年,其满文即终清世之大清字样。是可知金之为清,改汉不改满。有确证矣。”

又李洵、薛虹主编的《清代全史》:“‘金’的音近汉字中,只有‘清’字的字义,作为国号比较…适宜,而且这个‘清’字,中国历史的朝代中,还没有人用过,不论用五行相克学说,还是其他解释,也都能找出根据。……清国比金国的民族意义少得多,它的包容量却大得多。清国和中国历史上的汉、唐、宋、元、明的大朝代,在汉族文化系统中,并无二致,说明努尔哈赤、皇太极开创的事业,此时开始已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轨道。”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以为:皇太极去掉金的旧号新号为清,“新旧两号之间,当有联络之义”,又“选择国号,必含有一种普遍之表象”。而符合这两个必要条件者,只有中国古代少昊金天氏的传说。

少昊金天氏父曰清,又曰胙土于清;据(宋人)罗泌所说,少昊氏以金为宝,历色尚白,故又曰金天氏。就史事征之,起于朝鲜南端之新罗,亦曰金天氏之后。……观于太宗即位,以翌日公表宫殿之名称,中宫曰清宁宫,东宫曰关雎,西宫曰麟趾,或择翔凤龙飞龙阁等佳名,以饰帝王之观瞻,则彼等殆以金国拟少昊金天氏,因金天氏胙土于清,故采用清字以命名也。”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既满足了女真人的国粹主义,不伤其自尊心,又缓和了汉民族自宋代以来对金怀有的反感情绪。”

山东少昊陵—中国的金字塔

(三)选“清”弃“金”国号的理由

按以上清史研究大家的论断,各有其理,又互为补充。而皇太极易“金”为“大清”,能为本民族上下等人所认可,便也在情理之中了。还有可以指出的是,归复服皇太极的蒙古各部,也必赞成皇太极易“金”为“大清”。

首先,可以避免双方的尴尬。

女真、蒙古久通婚姻。明正统年间,女真诸部又曾在蒙古的统治下。其后,喇嘛教还成为蒙古、女真共同的宗教信仰。

然而溯而上之,女真完颜金国是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军的,这样的历史记忆,既使得女真雄主皇太极不愿再用“金”国号以取辱于蒙古,又使得已归服金国汗皇太极的蒙古王公感到难堪。

在女真与蒙古的关系中,金、女真由此成为不适宜的国号与族称,大清、满洲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次,可以衔接双方的汉统。

蒙古族最壮丽辉煌的功业,是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创立;在中土,则为继承蒙古大汗之位的大元。1634年12月,蒙古墨尔根喇嘛带着嘛哈噶喇投靠皇太极;1635年8月皇太极得历代传国玉玺于蒙古察哈尔部。

嘛哈噶喇是大元帝师八思巴为大元世主忽必烈铸造的金佛像,也是大元皇帝和蒙古大汗的象征;传国玉玺则是全中国正统皇帝的象征。

换而言之,嘛哈噶喇、传国玉玺这两件宝物之归皇太极,可能会被蒙古王公认作皇太极足以继承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之位的有力凭证。

皇太极得到传国玉玺的当年十月,即定族名为满洲;次年4月,乃建国号为大清。而大清既建,蒙古各部除了承认大清皇帝回中国皇帝以外,更承认皇太极继承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统治。

第三,可以取得双方的共赢。

就国号取义言,满洲“大清”与蒙古“大元”相当接近,可以说存在亲缘关系。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指出:

自元入主中原,始以抽象之名词为建国之名行号。……清太宗之称“清”,实为有意识之摹仿,盖彼欲师蒙古之统一中国,而泯灭外族并吞之色彩也。

此“泯灭外族并吞之色彩”的大清国号,蒙古王公是能够接受的。而且“大元”、“大清”不仅都是“以义而制称”的美名,“元”之为天德的主宰,“元”之寓王政善良的意义,“元”之为“大哉乾元”,竟都与“清”之为天、为太平、为广大等等的意思吻合无间。如此,蒙古王公对于“大清”这个国号,甚或还会产生相当的好感。

清朝古装

(四)“变被动为主动”的总结

1636年,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可谓各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主要的内部因素而言,“金”国号已不足以规划其未来的发展,更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

关键的外部因素,“大清”国号合乎“大元”、“大明”取号的传统,气势、取义更压住与胜过的“大明”。

然则,皇太极由金国天聪汗变成大清宽温仁圣皇帝,绝非简单的名号改易,而是借鉴历史、取典文化、服务现实、作用未来的伟大创举。这个创举,堪称是皇太极在与大明的对抗以及与蒙古的关系中,化被动为主动,转劣势成优势的关键一招。

这关键的一招,既说明了国号、族称以及年号等等名号,可以成为现实斗争的有力武器。在更加紧迫的现实需要面前,民族的传统可以放弃,历史的记忆也可以故意淡化,又显示了皇太极及其身边的满、汉、蒙大臣们,心思的细密、考虑的周到,以及雄图的远大。

雄图远大的皇太极1643年8月9日突发中风,在盛京清宁宫与世长辞,享年52岁。皇太极的功业,与初谥武皇帝、后谥高皇帝、庙号太祖的大清开创者努尔哈赤,可以相提并论:其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

当然皇太极也有着遗憾,毕竟在他的有生之年,气势上压住“大明”、意思上胜过“大明”的“大清”,并未能从实质上压住、胜过大明;他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移驾北京,也似乎还是距离现实较为遥远的理想。

溥仪照片

然而,皇太极不会想到的是,在他弃世仅仅8个多月以后,借着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大明京师的东风,借着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怒气,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便率领着由满、汉、蒙三方组成的大清军队,顺利地开进了大明京师。

又过了仅仅4个多月,多尔衮7岁的儿子福临便已端坐在大明的金銮宝殿之上站。过了不到15年,随着残明永历帝的逃入缅甸,大清顺治皇帝福临便正式成了九州共主,“大清”也正式成了天下共好。

“大清”这一天下共号,行用到皇太极的第9代孙爱新觉罗·溥仪寿终正寝:宣统三年12月25日,亦即1912年2月12日,6岁的大清小皇帝溥仪下制退位,大清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前的1912年1月1日,在大明的故都南京,一代伟人孙文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职,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大清”的退出历史舞台,是专治帝制的终止,也是夏、商、周、秦、汉以来一家一姓、一朝一号之国号历史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则以近代意义上的全新的民主国家形象,书写出国家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的国号史,也由悠久的“帝”国时代跨入崭新的“民”国时代。

清朝皇帝骑马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改为“大清”?
揭秘清朝国号的秘密:改金为清是化被动为主动?
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清”?
古代中国的朝代名号都是怎么来的?(四)
皇太极得到传国玉玺后称帝,那他这清朝国号是怎么来的?-微信精选-我们爱历史
从“大金”到“大清”,皇太极为何要改国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