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万里《舟过安仁》:最机智的孩童

舟过安仁 南宋 杨万里.m4a0:18
来自曦观

舟过安仁

南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七言绝句

【名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基调】童趣

【年龄】杨万里66岁,公元1192年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注释】

安仁:县名,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篙(gāo):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zhào):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杨万里66岁),诗人当年乘舟路过安仁县(今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赏析】

这首诗写的简单如白话,却充满童趣,刻画了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展示了小童的可爱与机智。

66岁的杨万里正站船上悠闲的欣赏着风景,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个小渔船,上面有两个奇怪的小孩子,他们奇怪的行为将这位杨老头的目光紧紧的吸引了过去:只见渔船上竹竿已经收起,船桨也不再划动,两张稚嫩的小脸聚在一起,低头认真的摆弄着一把雨伞。奇怪,并没有下雨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那他们这是要做什么?杨老头更加奇怪。此时,出现了两个版本:

版本一:杨老头疑惑不解,忍不住上前询问:“为何要晴天打伞啊?”小童手里忙活着,头也不抬,道:“使风!”哦,原来如此!

版本二:杨老头仔细观察,看着两个小童把张开的雨伞一会儿朝向这边,一会又朝向那边,哦,杨老头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使风啊!

不管怎样的经过,结局都是一个——使风!这是多么可爱和机智的两个小家伙啊!作为老爷爷的杨万里,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杨万里笔下刻画过不同状态的小童,有追蝴蝶的小童——“儿童急走追黄蝶”,有捉柳絮的小童——“闲看儿童捉柳花”,有脱冰听响的小童——“稚子金盆脱晓冰”,也有如这首诗中描写的机智使风的小童。正如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能将孩童刻画的如此可爱有趣,诗人一定有个非常有趣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诵读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诗 |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和孩子一起读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舟过安仁(杨万里 庞岩)
杨万里这首诗充满了天真与童趣,看来有颗童心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好
杨万里这首诗《舟过安仁》看似很普通,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写得生动有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