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史合集(三)——人若欠你,天必还你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

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

它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有关阴阳家思想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长久以来披着神秘面纱,甚至一度被神话的思想流派。

在有些人看来,他们不仅能够推演国运兴衰,还能洞晓阴阳变化,当真称得上“神通广大”。

没错,这一流派就是“三教九流”之一的阴阳家。

阴阳家天生便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占卜、解梦、观星、法术……这些似乎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然而,阴阳家并非我们想的这样神秘莫测,他们不过是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阴阳思想”与儒家的“仁义恭俭”。阴阳家的出现,不仅为古人预测未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先秦思想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时至今日,一提起阴阳家,很多人都会望文生义,认为他们不过是算卦测字之流,有些人甚至会把他们当作封建迷信。这实属偏见误解。实际上,阴阳家的推算预测能力,是建立在他们对自然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并非是怪力乱神、胡编乱造。在《列子》中,曾记载了阴阳家创始人邹衍“吹律回春”的故事。

战国时期,邹衍受燕昭王邀请,到燕国指导农业生产工作。一年春天,邹衍来到渔阳这个地方。这时周围地方都已经暖和,可渔阳还是和冬天一样,寒气极盛,植物无法生长。

于是,邹衍便登上郡城南边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并在山顶吹起了律管。三天三夜之后,渔阳上空的浓云逐渐散去,紧接着暖风袭来,阳光明媚,冰消雪融。

顿时,整个渔阳都在邹衍的律声中回暖了。

据说,在邹衍吹律的那年,渔阳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大地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邹衍还从别处找来更好的庄稼品种,教当地农民识别和耕作。从此,渔阳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千年之后,诗仙李白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邹衍谷》,称赞邹衍爱民之心:

“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邹子吹律”的故事看似充满着神话般的色彩,实际上,这神奇不过是建立在邹衍对自然规律充分观察研究的基础之上。

研究观察自然以及推演未知,是阴阳家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但却不是他们的初心。

那阴阳家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呢?这还是要从其创始人邹衍说起。邹衍是战国末期的齐国人,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求学任教。这稷下学宫是当时中国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中心,汇集了诸子百家各流派人才。当时有很多位高权重的大人物,都出自这座学府。

邹衍当时是稷下学宫中的佼佼者,曾在这里学习儒家学说。后来,他便以儒学作为自己的宗旨,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经世致用的方法,以图救济天下百姓。此时的齐国兵强马壮,频繁对外作战,就连燕国也沦为了齐国的附庸。即便如孟子这样的当世大儒,也来到齐国,谋求齐家治国之道。

只可惜,孟子并没有得到齐宣王的重用。孟子游说齐王的失败,无疑让邹衍认清了现实的残酷: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列国诸侯,实际上虚伪至极。

他们追求的只是权力地位,有哪里真正关心百姓们的死活呢?

于是,邹衍针对当时列国诸侯日益荒淫奢侈的现实,结合阴阳之道与五行之说,用以小推大、以近推远、以今推古的推理办法,创设出了——阴阳五行说。

邹衍之所以要新创一学说,是因为他已经从孟子的失败中认识到:纯粹的儒家学说已经对那些骄狂自大的诸侯不起作用了。

于是,他本着儒家“尚德”的初衷,借用天道阴阳之说,来劝诫引导诸侯们实行儒家所推崇的仁政。

阴阳合五德,傲视王与侯

邹衍试图用“阴阳五行说”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这表明事物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要研究透了阴阳五行说,便能够掌握世间万象,推演未来祸福。由于“阴阳五行说”具有推演预测的神秘力量,因此备受列国诸侯的追捧。

诸侯们对阴阳五行说的狂热追捧,再一次给了邹衍创新发展的动力。终于,邹衍将王朝的更迭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最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德终始说”。

邹衍认为,朝代更迭如同自然变化一般:黄帝属土德,被属木德的夏替代;夏被属金德的商替代,殷商被属火德的周替代,周也将会被属水德的君主替代。

邹衍本想以此学说警示列国诸侯:如果不仁政爱民,就会被他人取代,这是天道轮回,是上天对人君的惩罚。但让邹衍没想到的是,“五德终始说”却沦为了诸侯们争夺霸权、夺取天下的“合法工具”。各国君主纷纷标榜自己才是那个“天命所归”的真主,而邹衍则成了各国君主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于是,邹衍从一介学者,摇身一变成了列国诸侯的座上宾。

阴阳家也在诸子百家中异军突起,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在齐国时,齐宣王任命他为“上大夫”;

到魏国时,魏惠王亲自出城相迎,将他视为贵宾;到赵国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拭席位上的灰尘;后来到了燕国,燕昭王更是给了他隆重的待遇。燕昭王不仅亲自拿着扫帚,在邹衍前面清扫道路,还以侍奉老师的礼节对待他,并为他特地修建了碣石宫,以便于著书讲学。

即便是孔孟这样的圣贤,也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

只可惜好景不长,燕昭王死后,其子燕惠王继位。惠王并不如昭王贤明,他听信谗言,以“间谍之罪”,将邹衍逮捕下狱。邹衍忠心一片,却蒙受不白之冤。他深感冤屈,于是便仰天大哭。

当时正值五月,可就是邹衍这一哭,居然哭得“天气突变,风雪骤降”。

天地之威,非人力所能抗拒。燕惠王认为这是上天示警,吓得连忙释放了邹衍。也就是这次巧合,让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更加深入人心。

其说虽已逝,千载有余情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在历史上,秦国人的确喜欢黑色。但秦人尚黑是有原因的。

《汉书·律历志》中便有这样的记载:

“今秦变周,水德之时。

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时,曾经捕获过一条黑色的龙,而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因此,秦国统治者认为自己是水德,而在五行中,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

所以,从春秋战国时的秦国,一直到一统天下的秦帝国,都崇尚黑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

水在四时对应冬季,秦始皇则将冬季的十月定为每年伊始,还将黄河更名为“德水”。由此看来,秦始皇是“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成功实践者。

不过,我们知道,秦二世而亡,代之而起的是“以火德传世”的汉王朝。在后来的几千年中,中原大地更是朝代更迭,当真应了《三国演义》开篇那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其实,阴阳家通过对自然万物的研究,发现社会是不会稳固不变的,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思想。

但其又认为所有的变化都是天道的授意,分分合合,轮回不止,这便掉进了神学的迷宫中。西汉大儒董仲舒正是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将阴阳学的五行理论吸纳到儒家体系之中,作为“皇权天授”的有力支持点。而这也是阴阳家在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段时光,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被统治者拿去了,那剩下的部分便也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阴阳家的思想被当时的儒道两家所吸收瓦解,从此失去了独立的流派地位。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阴阳家”列为首位,虽然对其学说评价不高,但却不失公正地评价道:

“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人之所以不断进步,正在于对未知和神秘事物的不断探索。阴阳家竭力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认识之间,编织出理论的网络。终于,他们用一颗懵懂的尚德之心,打开了先人们看待宇宙天道的眼界。虽然有些荒谬的成分,可这荒谬正是人类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啊。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虽然在探索之路上,已不见阴阳家先驱们的背影。

可他们的脚印却告诉我们:只要尝试,就有收获,哪怕失败,无愧于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易系列谈之六
假如这不是先秦 (上)
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在讲什么?其中一家见好就收
韩建君真解何为阴阳家?
邹衍与“大九州”之说
阴阳道祖——谈天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