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12岁时写下一诗,无一生僻字,却富有哲理,发人深思

纵观我国古典诗歌史,你会发现绝大多数诗人,都很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找到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在诗人的眼中,再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富有深刻的哲理。而要做到这些,则离不开诗人理性的思考。如北宋诗人苏轼,他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表现这种理性思考的题材就十分突出。

像他的《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就是代表,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便成为了当下流行的哲理名句。而苏轼之所以能够如此,离不开他宦海浮沉,奔走四方,丰富的生活阅历。但是在古典诗歌中,还有一些富有哲理的名篇佳句,却是作者在很小的年纪就创作出来的。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蔽月山房》,就是作者12岁时所作。

《蔽月山房》出自宋代文学家王守仁之手,是王守仁12岁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说到王守仁,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但说到他的另一个称呼王阳明,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亦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据《明史》记载,王阳明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因此幼年的王阳明,便拥有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在王阳明12岁的时候,正式就读师塾。《蔽月山房》这首诗,便也就写于此时。那么王阳明的《蔽月山房》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诗。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诗的前两句“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王阳明便说出了一种思考、一种认知。即当人离山很近,离月很远的时候,便说山比月大。倘若我们没有从小就接受月亮大小的认知,那么很有可能也会像诗中人那样,认为很多眼前比较大的物体都要比月亮大。毕竟抬头看到的月亮,不过那么一点大。但王阳明却在这里,以12岁的年纪发出了理性的思考。

即诗的后两句“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所说,但如果有人的眼睛比天还大的话,便会发现不只是山高大,月亮还要更为广阔。显然,王阳明这里阐述了一个事实,即山相对于月来说是小,但山相对于人来说是大。因此如果看待事物的目光短浅,便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而需要了解事物的真相,还不能被表面所迷惑。

正如我们抬头看到的月亮,看似很小,其实它只是离得远,或者我们的目光不够广阔罢了。另外,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所谓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王阳明的这首《蔽月山房》对他后来的“知行合一”是一个预见。但他12岁的年纪,或许没有想那么多。不过这首诗却是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蔽月山房/王阳明
读王阳明“蔽月山房”有感[七绝]
“若有人眼大如天”——就诗论诗,王阳明和张宗昌,后者更讨喜
《蔽月山房》
发人深思的哲理小句!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明朝 王阳明《蔽月山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