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天在路上,只读了一些原文,没有时间深...
第二天在路上,只读了一些原文,没有时间深入进去。

稍微歇息的片刻,把《离骚》的第一小段看了一下,没有借助任何注释和译文,仅凭感觉翻译了一下它的含义。

第一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其中大约能理解的有这样的意思:我是皇帝高阳的后代呀!我的某位祖先名字叫做伯庸。我出生在庚寅年。(交代自己的出生年代和高贵身份,是皇裔贵族。)

第二段:皇览揆余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的祖先赐我好名字呀,名叫做正则,字叫做灵均。

第三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既有内在的美好呀,又重视修身养性、培养才能。我佩戴香草来装饰自己。

……

一直和小伙伴们说,阅读古文时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正是因为自己曾多年受到半途而废之苦。空怀大志,而路途险阻,屡入宝山,而空手而回。是我的写照。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阅读的初心,难道不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文化的启迪吗?难道不是为了是得到智慧的熏陶吗和性灵的开启吗?

小时候,那种一字一句、一板一眼、条分缕析的阅读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如今的我追求更多的是阅读的乐趣和思想的提升,不再做读书的奴隶,而是要做读书的主人。因此,明确了阅读目的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无论是经典,还是普通书籍,择其精要而读。对书本,知其大意后,再去决定是不是要进入它的世界,和怎样进入它的世界。

对我来说,读书的感觉很重要。当然可以借助字典、注释、译文、讲解等各种工具来理解一本书,但最重要的是,要和书中的文字产生连接,和古人精神对话,凭的还是一种感觉,或者说一种直觉。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

当然,经历了感性阶段后,我们还要借助现实的工具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让感性和知性互相验证,互为佐证。不怕犯错,不怕出丑,只怕不错——越是错误的地方,越会加深印象,引发思索,久久回味。这样的读书效率,只会更高,理解程度,也会更深。

最怕的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停留在语音、字词、出处等细节处,穷其一生,将审美的阅读,智性的阅读,沦为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从而失去该有的乐趣。

#头条品书团# #古典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眼看红楼序
《三字經》原文與譯文
《數理精蘊》“盈朒術”之“兩盈”及“兩朒”說
如何降重,请看此文
有种思念叫沉默,有种感觉叫心碎
试着在吸呼之间去调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