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图 | 临床常见的病理步态

戳一下,了解更多软组织管理知识技巧

步态是通过下肢推动直立的身体向前移动。正常步态能有效地使人体向前移动。所谓有效是指花费最少能量完成这一活动。由于下肢的病变往往在步态上表现得最明显,因此,临床医师必须对步态各个正常和异常的参数有足够的了解,以便在明确诊断、分析病情、计划治疗和评估疗效等方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肢体不等长

提髋步态

重心的垂直移动过大,骨盆在短肢支撑时明显侧倾,长肢于摆动时易拖地。其代偿方式是使两肢长度接近,短肢呈足马蹄位,或长肢呈屈曲位,摆动期加大屈曲。当患肢(长肢)进入摆动期时,骨盆本应向该侧倾斜,但为了避免足拖地,则反而将该侧骨盆提高,呈反向倾斜,即所谓的提髋步态。

关节功能严重受限

画弧步态

患肢的长度不适应或是对某个步态阶段特殊要求的不适应,如马蹄足无法满足足跟着地的要求,摆动肢不沿矢状面向前,而向外呈弧形向前以防止足拖地,形成画弧步态。

肌肉无力

主要是运动神经的功能丧失造成的肌肉麻痹、失用,如断裂、粘连、挛缩等。情况各异,表现多样化。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股四头肌无力

股四头肌无力步态

多见于脊髓灰质炎患者,步行中试图保持膝关节伸展使整个身体前移,于是在足跟着地后将身体甩向前方以保持平衡,防止支撑膝突然屈曲。当臀大肌肌力也存在减弱的情况时,或患侧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时,则需以手向后推压股骨而使膝被动伸直。

2.臀大肌麻痹

臀大肌麻痹步态

在摆动期患肢的膝关节必须处于扣锁状态,直至支撑中期维持支撑肢稳定,同时又保证患侧髋充分伸展。

3.臀中肌麻痹

臀中肌麻痹

患肢开始支撑,健肢在支撑期之末,即将转入摆动期,以代偿骨盆的不稳定。其特征为负重阶段髋关节外展,将躯干弯向健侧。

4.胫前肌麻痹

跨阈步态

支撑期的各个阶段,患肢膝关节均被动加大屈曲,而在摆动期仍需加大屈髋和屈膝,以抬高患肢,避免拖地,称之为跨阈步态。

避痛步态

步态的某个阶段引起疼痛,患者的代偿是尽量减少患肢负重,致支撑期缩短。如由于痛风造成第1跖趾关节疼痛的患者不愿屈曲关节,导致平足行走,重量由后跟支撑,减少负重期时间,形成不对称步态。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中枢神经疾患后遗症,主要有:①痉挛步态:如偏瘫、脑瘫后遗症;②共济失调步态:如小脑疾病后遗症;③慌张步态:帕金森病。

静力不稳定

关节载荷传导丧失其应有的关节传导关系造成的病理步态。如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膝关节不稳定等。



作者:裴福兴 屠重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的异常步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步态的观察、分析和讨论
步态分析--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步态分析
偏瘫足下垂步态康复训练
下肢肌力失衡造成姿势和步态异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