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比较

1.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比较

我国在《有机食品技术规范》中对传统农业的解释为: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指沿用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以人、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人工措施或传统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19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转向常规农业,常规农业也称石油农业、工业农业,常规农业在为人类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同时,也使人们所生存的资源环境受到极大地挑战,如土壤质量退化、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生物链断裂等问题,都是发展常规农业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有机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传统农业,但有机农业不是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的要求更加严格。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5点:

(1)时代背景不同

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种以人和畜力为主,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人们对自然规律缺乏本质性认识,所以只能顺应自然规律,依赖自然条件,但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会根据自然规律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

常规农业是在传统农业难以充分满足人类对粮食需求的情况下,对传统农业进行一定的改造,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机械化为农具,投入一定的农用化学制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农业。

有机农业是在人类认识到常规农业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机农业的农业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农业技术人员对自然规律有本质性的了解,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工具较先进,工业化水平较高,是在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2)耕作规则不同

传统农业没有一定的生产规则,在工作过程中凭借农民长期积累的农耕经验,根据节气和地域因时、因地精耕细作,对耕种的土壤采取深耕,便于腐熟残留农作物的根以及秸秆;农作物可以根据季节轮作或间作;使用的肥料为作物秸秆腐熟肥、畜禽的粪尿;采取土农药或适宜节气种植防治病虫害。

常规农业虽然也按季节耕种,但会利用大棚生产部分反季节蔬菜水果;利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利用农药防病除虫,用除草剂除草;利用膨大剂使部分农作物体积增加,使用其他化学制剂使农产品的外形美观,利用催熟剂使部分农作物快速成熟,利用化学保鲜剂使成熟的农作物在储存时不易腐烂。

有机农业虽然也可以不受季节限制,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以及水果,但尽量避免耕种反季节蔬菜水果。耕种时,采用浅耕或免耕,一般仅限于土壤表面松土,以维持耕地的土壤体系。有机农作物可以采用轮作方式培养土壤肥力、间作方式防病灭虫;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如植物残骸、畜禽粪便、绿肥、堆肥等;以农作物间作、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3)生产环境不同

传统农业的生产环境是农民根据经验选择肥沃的土地。高产量农田会被农民种植主粮,大部分中产农田会被农民种植一些杂粮,而低产农田一般会被农民放弃。低产农田遇到丰收年,农民也许会有些收获,但收获量不大;遇到自然灾害年,不但会使农民一年的劳动付之东流,而且也会使种子无法收回。

常规农业对生产环境没有太多限制,在国家允许的耕地范围内就可以耕种。因为,常规农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水利设施对农田进行灌溉或排水,利用农用化学制剂增加土壤肥力、除草,利用机械耕种、收割。

有机农业对生产环境有严格要求,生产环境要远离污染,远离工业区,远离人口集中区域以及居民生活垃圾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物质都要被监管,农家肥也要检测,要符合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还包括:种植者是否按标准操作,生产信息记录是否完整,生产废弃物是否按标准处理。

(4)种源不同

传统农业的种源一般是农户把收获后的部分优良粮食作为下一轮种植的种源,有时候农户之间会调配种子。

常规农业一般会通过市场购买或政府配发,选择优质高产的种源,或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具有抗旱、抗洪涝、抗寒等特性的种源。

有机农业对种子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必须是未经化学处理,没有经过基因重组和辐射技术的有抗性的有机种子。没有有机种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常规种子,但必须没有经过禁用物质处理。

(5)理念不同

传统农业方式下耕种的农户没有什么经营理念,基本是自给自足,自己解决生产资料,收获的农产品主要供农民自己消费,只有少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常规农业根据传统农业经验以及常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出大量农副产品,大部分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并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有机农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恢复土壤肥力,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农业体系。

2.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比较

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该系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应该一直处于闭环生态循环平衡状态。该平衡状态可分为积极的生态平衡和消极的生态平衡。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应该是积极的生态平衡环境,不应该是消极的生态平衡环境。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替代农业之一。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业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生态农业的生态链中存在多重食物链、能值转换链以及产业链。该生态链具有较强的回弹性、抗害性以及稳定性,可以长久发展。生态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紧密联系,不断进行物质能、太阳能、生态能的转换与交换,在转换与交换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优化利用各环节、各层次、各系统的生态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实现生态系统的高效率、高效益。

有机农业比生态农业更进一步,是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是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机农业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必须服从自然规律,限制使用对DNA重组的转基因工程和技术、化学肥料以及化学农药等其他化学制剂。有机农业的发展宗旨是在生产足够数量的美味、营养农产品的基础上,强调农业的生态效益。有机农业利用结合生态与环境的友好型技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不断提高有机农业的生产力,满足当代以及未来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需建立利益联盟机制,为了保证有机农业产业链一直处于生态经济学所提倡的积极的生态平衡状态,有机农业产业链必须减少外界物质的投入量,形成有效的闭环有机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有机农业产业链必须保证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产品品质,在品质安全的基础上扩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数量。

如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产能不足,系统内物资之间的交换率、能量向能值的转换率比较低,则将使有机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生产力以及产能转换率降低,最终会降低有机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作用,难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内容来源:书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有机农业道路
你知道经常听说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精确农业,有什么区别吗?
有机食品为什么贵?
我们了解生态农业吗?
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调研显示:有机农业亏损成行业常态;未来精准农业将是发展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