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不懂得沟通,总是以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怎么办?
你的问题里没有说孩子的年龄,所以我的回答也会因年龄的不同而区分开。

如果孩子还是年龄较小的,比如学龄前孩子,那么生气就发脾气,太正常不过了。脑科学的研究业已表明,当我们产生情绪时,很多时候都是比较低级的情绪脑被激活,此时说话的能力都会下降,有的人甚至词不达意,或者只能重复说简单的词语;同时还会出现动手的冲动,因为这是人类保护自己的原始反应。

那么这个大脑里到底有没有高级点的功能?

当然有,那就是前额叶皮层,它负责比较复杂的逻辑,以及更高级的情绪反应。所以,生气了还能好好讲道理,不暴跳如雷的,人家那前额叶皮层发育得一定不错。等等,忘了告诉你,基本上,前额叶皮层啊,它得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小朋友脑子里的这个部分,那是刚刚在萌芽,一有点小情绪,这部分就扛不住了,转到下层的原始脑情绪脑部分了。

所以,孩子不是不懂得沟通,他根本就是没这个能力去好好跟你沟通,发脾气,甚至打人,都是正常的状态。

刚才说到年龄问题,随着年岁长大,这部分当然是会越来越好,越能不乱脾气,打人的。可是有的熊孩子怎么没有变好?我又要扯脑科学了。

你可以想象人的大脑里是一块块肌肉,那么前额叶皮层这种高级精瘦肉,需要持之以恒地锻炼才能长好的。

如果孩子每次生气,发脾气,你都没有火上浇油,批评他,而是帮助他慢慢平复情绪;

他每次打人,或者言辞不当,你都会跟他沟通和建议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

如果每次你生气,你都没有乱发脾气,而是像孩子示范了一个有高级肌肉的人是如何秀出来自己怎么处理冲突的;

那么,恭喜你,你的娃大脑里的高级功能就会一天天长大,强化,能够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气。反之,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锻炼出这样的高级功能来,稍微受点刺激就炸了,传说中的一点就着。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启发。

当孩子出现不善于沟通或根本不愿意沟通,而且一言不合就翻脸的时候,作为父母,是否可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呢?

居高临下,用命令或控制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要是孩子的回应不满足或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呵斥责骂,甚至体罚或使用冷暴力。

带着同理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带着不批判不指责的态度,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两种模式,对于孩子来说,他更愿意接受哪一种,他还得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吗?

不当沟通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1.丧失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家长总是用命令或控制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沟通,长此以往,面对问题时,孩子就容易选择放弃思考和尝试,因为他所要做的就是接受指令、服从并执行。

2.缺乏情绪的管理能力(情商低)

在长期的束缚和控制中,孩子容易产生对负面情绪认识的误区,不能正确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最终导致情绪的失控,从而选择更激烈的表达或行为方式,其专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也会受到破坏。

3.人际交往的能力降低

主动思考能力弱、情绪处理能力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不会有人愿意和一个有着很强的情绪破坏力的人交往或合作。

作为父母可以怎么做?

1.改进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命令式 启发式

快去做作业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呢?

桌面上乱七八糟,立刻收拾 你想怎样才能保持桌面的清洁?

把脏衣服放到衣篓里 对于换下的衣服你有什么想法?

以上两种沟通方式,如果你是孩子,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呢?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正面管教提倡使用启发式提问来与孩子沟通,通过启发来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启发式提问时,问题要小而有针对性,不可带着主观预设,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专注于问题的解决。

2.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冰山理论)

正面管教引用维琴尼亚·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人的行为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只是露在水面上的一部分,另外的绝大部分藏在水底,孩子的这一部分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来解释孩子的挑战行为,让我们学会观注孩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想法和信念。

3.父母自我的情绪管理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往往也有一个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的养育人。作为父母,我们要首先思考自己的养育方式在如何影响着孩子。育儿先育已,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而应该作为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父母的家长们需要思考并实践的方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关于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指出:“我们和他人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剩下一个人,将无法继续生活。”,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与之发生联系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都无法教给孩子处理关系的能力,那让孩子如何学会关注他人、走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当孩子出现发脾气,哭闹,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拥抱

所有的行为引导都是建立在亲子链接的很好的情况下进行的。孩子们感觉好才会想要做得更好,大人也是这样,拥抱有助于让我们的感觉好起来。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可以试试请求一个拥抱。如果孩子说不,可以再说一次“我需要一个拥抱”。如果孩子仍然说不,你要说:“我需要一个拥抱,等你准备好了可以来找我。”然后走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令你感到十分惊讶。

2、看着孩子的眼睛

停下手头上的所有事情,走到离孩子足够近的地方,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在他的心里是多么的重要,当他知道这种重要性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满满的归属感。你会注意到,当你尝试尊重地看着孩子的眼睛,你的语气也会更温柔,如果我们的语气尊重而平等,孩子就会感觉受到尊重,并且也愿意做出回应。

3、启发式提问

问开放式的问题,不要问已经预设好答案的问题,你可以问孩子,“发生什么事了?”“你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有吗?”等等,带着好奇心去询问孩子,然后倾听。当然,这需要在你和孩子都平静之后再问。

最后,停止唠叨和指责,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近距离倾听孩子,只听不说。只是倾听,不要去判断,不要去解释,不要去讲道理,只需要陪伴着孩子,理解他,接纳他的情绪,给予他归属感,让孩子内心充满能量,更加有能力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再是以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有句话说,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原件整天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还反过来要求复印件主动学会处理事情,太难为复印件了。

没有孩子之前,我也不太会处理情绪,也不会情绪管理,遇见事情也是想通过发脾气来解决,包括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做不到自己满意时,也会发脾气,但是当孩子也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时,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观察周围的大人,也是如此。有时候很小的一件事,两个人可能就吵的不可开交,孩子在旁边不是默默流泪就是性格变得乖张。

2.父母需要教孩子学会沟通和表达

学会沟通和表达也是一种习得行为。不是孩子天生就会的

比如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可能会发脾气,这时候你可以盯着他的眼睛说:妈妈知道对于这件事你很生气。这时候可以先看看孩子反应,孩子看妈妈有共情,会得到一些安慰,情绪也会有所缓和。

接下来妈妈可以说:那么我们想一想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给他一张纸,让他画出来或者写出来,该如何解决?

  • 继续发脾气

  • 表达出来,写下来或者画出来

  • 找到为什么生气的原因,解决掉

  • 如果这次已经解决不了,比如心爱的玩具坏了,那么下次我们该怎么注意和避免类似事情

通过帮助孩子理清思路,让他对自己的情绪有个比较有条理化的认识,也会帮助孩子意识得到发脾气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3.家长也要不断地成长学习,同时给孩子不断地练习

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很多大人一辈子都不会处理情绪,要求一个小小的孩子一下子学会情绪管理也是不现实的。

要在遇见问题就给孩子不断的演练,直到孩子慢慢地学会情绪管理。


沟通是门艺术,成人都未必做的好,何况是孩子!


再加上家长不懂得疏导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就只好用我们不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了!至少这样,ta能引起你的注意不是!

很多讲沟通的培训专家都说沟通有技巧,没错,所谓“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这肯定是沟通的技巧!根据不同人的喜好、个性特点说不同的话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说话,你才能让对方“听”进去!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说别人愿意听的,听到别人愿意说!

孩子只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根源就在于:因为家长不会倾听!所以你听不懂孩子好好说话时表达的意思。那么ta就只有发脾气咯!


家长首先要能够做一个倾听者,孩子被听见、听懂,他自然就不会发脾气。那么怎么才能听懂孩子?

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比如4、5岁的孩子总喜欢夸大事实,用想象代替真相,比如7、8岁的孩子总喜欢说反话!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才能从容应对孩子出现的现象,进而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第二,做一个善于觉察的家长。能够仔细观察孩子不同情绪的表现。孩子都是不会掩饰的,每一种情感都会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善于观察,多去探究孩子表情背后的含义,才能听懂孩子;

第三,面对负面情绪3不N来。

3不:不指责,不逃避,不委曲求全。

这对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一样的。情绪其实没有好坏,只有正面积极还是负面消极,即使是负面消极的情绪,处理得当,也一样不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当有了负面情绪时,首先不要指责,因为情绪是不受人主管控制的,那是潜意识的杰作。所以指责只会让自己或他人更难受!

其次不要逃避。情绪的到来,既然是潜意识的结果,自然是躲不掉的,可能可以麻痹一时,但通常的结果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而情绪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似乎有点像“纸老虎”,当你勇敢的承认了它的存在后,它反而没了脾气!比如你生气了:对,我现在很生气,因为1、2、3……当你接纳了它的存在,情绪反而平稳了下来!

第三,不委屈求全。即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压抑情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要么表现在身体上,要么表现在心理上!

N来,其实是一些化解情绪的小方法:说出来(不要和同事说哦😁,你懂的!)、唱出来、哭出来、写出来、练起来(瑜伽、健身……)干起来(做一件平时想却没做成的事情)、读起来(读书)、听起来(轻音乐)、帮起来(帮助别人)、看起来(看悲剧哦:原来有人比我还惨😛)


孩子不懂得沟通,总是以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怎么办?

处理情绪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有时候都会发脾气而不是好好沟通。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不会处理情绪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家长的引导。

一个孩子总是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需要父母反省是不是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得到了好处,孩子以此作为最为方便好用的沟通模式了?

比如说孩子要一个玩具,好好提出来得不到,他一发脾气家长就服软了?如果是这样那他就会习惯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

要改正这点,首先,父母要保证他在发脾气时得不到好处。无论他怎么发脾气,父母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不能一闹就答应。

其次,在孩子冷静下来后,父母要用共情的方式给他贴情绪标签,告诉他:宝宝,你很生气,因为得不到……“下次你发脾气可以试试深呼吸,或者拍打枕头,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了。

情绪处理方式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发脾气的孩子,父母要比孩子忍耐力强,才行。

还可以平时利用绘本引导孩子,比如这本《 菲菲生气了》


孩子以发脾气来沟通时,家长如果想要引导孩子转变沟通方式,就需要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予惩罚,让孩子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家长需要用自己的行为让孩子明白,发脾气是不能得到父母的示弱和要求得到的东西的。而只有在理智状态下与父母沟通,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说的话,才能够获得理解与支持,让父母去买想买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如果得不到想买的玩具,就一边大哭大喊一边在地上打滚。这样的行为背后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为了哄孩子买本来不应该买的玩具。在这种情景之下,买下玩具给孩子,让孩子不再打滚撒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却非常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自身的成长。

对于孩子来讲,一次的妥协就意味着次次的妥协,一旦父母表现出对发脾气的示弱和无条件地给予,孩子便会认为发脾气和无理取闹是最有效的要东西的方式。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那么就要从自身的行为方式做起,不要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予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样孩子才会思索,怎样才能用其他方式去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呢?从自身出发,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完成自我成长。

如果家长的性格比较急,在孩子发脾气时表现出同样强烈的情绪,那么激烈的交锋,只能说让双方发泄了情绪而非解决了问题。因此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时应当学会保持冷静,用耐心和智慧引导孩子,从而共同解决问题。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孩子情绪不好乱发脾气的时候,作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情绪管理呢?

首先,完全接纳。

我们常听专家们说,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谁都有情绪低落心情不美丽的时候,那我们也要允许孩子有这种情况的存在。当他们闹脾气时,完全接纳孩子,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抱抱,一个甜甜的亲吻,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在爸妈这里,他们是安全的,被接纳的,被信任的!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四个技巧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负面感受。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其次,高效沟通。

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下一步是高效沟通。《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应该用坚定而尊重的沟通方式,教会孩子用有礼貌的沟通代替哭闹。请大家记住这个有效沟通的经典句式:

“当你————————,我觉得/感到———————————,因为————————,我希望————————。”

女儿每次一脸委屈想要哭闹时,我会第一时间抱着她,在她耳边轻轻的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觉得放学后肚子饿了还得爬六层楼才能到家太痛苦了,你觉得爬不动了,你想让妈妈抱着你回家,是吗?她狠狠地点头:我真的爬不动了!那妈妈抱着你到三楼,剩下的你自己爬这样可以吗?没问题呀妈妈!顿时阴转晴了!

最后,正确引导。

明白了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有了良好的沟通后,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一些可行的方法来管理控制身体和情绪。《全脑教养法》一书教会我们认识了自己和孩子的大脑,也提出了一些技巧:教会孩子做深呼吸,或者数到10;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允许他们使劲跺脚或者捶枕头。

“共情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就是通过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鼓励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游乐场里可以问:“你觉得那个小宝宝为什么哭呢?”离开超市时可以问:“收银员阿姨对我们态度不太好,是不是?你觉得她可能遇到什么让她难过的事了?”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有同情心,学会考虑他人。

我们也可以利用运动的方法让孩子感觉好起来。下一次孩子愤怒过后,你可以这样提议:“我知道不能去小朋友家玩你很生气。你觉得你没有决定权,对吗?不如我们出去一起滑旱冰怎么样?有时候让身体动起来会让人感觉好一些。”

爸爸妈妈们,开动脑筋,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情绪管理方法吧!



讲理从游戏开始

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活教材。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本身就是轮流玩的游戏,不用人为地设定规则,比如石头剪刀布、小猫钓鱼……通过轮流参与,帮孩子逐渐熟悉秩序和规则。

“讲理”的小方法

老大分,老二选 这真是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许多成人世界的游戏,包括商业领域里都会用到这样的方法。老大老二,各有表述,暂不妥协,没关系,请老大“分赃”,老二选择。特别适合那些不是很明显就能均分的事物。

搁置争议 这可不是解决领土争端,而是解决儿童生活中的争执。特别受欢迎的、但总是引起争端的物品,可以暂停使用,或者干脆由大人收起来。告诉孩子,他俩还没有找到分享和轮流的好方法,争执已经超出了这件玩具带给你们的快乐了,除非达成好方法,才可以重新还给他们。

不行就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不容侵犯的“底线”,比如要我自己把书借出去,我宁愿买一本送给对方好了,实在是不愿意将自己喜爱的东西跟别人分享。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一旦表明坚决拒绝的态度,这时候哪里还讲得进道理。如果强行他们分享,不但不公平,也无法让孩子建立尊重他人决定的意识。

控制自己的情绪 即使你还是觉得孩子不讲道理,那好吧,千万别发火,倒不是说怕被孩子发现“惹你发火”的软肋,而是,你一旦发火,就彻底“输了”。这可不是比赛,而是熏陶孩子的个性。爸爸妈妈一旦控制不了情绪,完全忘却教育的初衷,就会示范给孩子用破坏性方式来表达观点。深吸一口气,沉默15 秒,找地儿坐下来,语气和缓,坦诚地告诉孩子你内心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理”,尝试用孩子的规则来讲道理,别着急、别发火,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讲理。


我家宝宝一岁多,现在还不太会说话,基本上有事或者需要大人帮忙的时候,他就会发脾气,他发脾气的方式就是放声大哭,教了很多次,也没有太大变化,想想也真是糟心。

而且你还不能说他,每次一说,那哭声简直就可以说得上震耳欲聋了。

遇到这种宝宝,我现在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原来的一些方法有错误了。今天就跟大家梳理一下,也算是一个小总结和自省吧。

1、宝宝哭闹的时候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宝宝渴了、饿了,可以告诉宝宝怎么表达出来,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可以告诉他让他指指肚子,大人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我家宝宝现在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只要饿了,自己就会跑到厨房去,或者拉着大人过去。

2、如果宝宝是被磕着碰着的引起的大哭,一定要弄清楚怎么磕碰的,跟宝宝说一下,老一辈的经常指着桌子、地面拍打,这样不仅不能使宝宝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反而会使宝宝养成自己一旦被磕碰都是找别的原因的意识。

3、如果宝宝是想要玩具引起的发脾气,大哭,这种情况,可以试着跟小朋友谈条件。可以拿别的玩具换,也可以约定玩的时间,总之不要跟小朋友直接谈论这个玩具不能玩,不管是几岁的宝宝直接拒绝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多,遇到的情况基本可以归结为这三类,以后还要多发现多总结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情商”的家长哄孩子,不会说“别哭了”,要学会换种沟通方式
这几句话听起来是在帮孩子,实质都是在毁孩子,你可能每天都在说
为什么你说的每一句话,到孩子耳中都变成了谴责
如何让孩子学会沟通?家长掌握3个原则才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交流
如何让宝宝敞开心扉,和父母无话不谈?沟通方式很关键
你的专制正在把孩子越推越远!期末逼近,家长们必须引起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