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名辞海】之《学生的别名》

编著:田家双

田家双:辽宁营口人   微信名:田家

新浪博客名:田家崴子

学  生  的  别  名



弟子

学生。《论语·雍也》:“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仪礼·士相见礼》:“与老者言,言使弟子。”贾公彦 疏引雷次宗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后汉书·张酺传》:“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所得非一师,为之师者多自以为不及也,澄犹执弟子礼恭甚。”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双髻道人》:“愿委贽为弟子,肯收录否?”按,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宋 欧阳修《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今文经学是官学……如蔡玄教授经学,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常有千人。”


高足

高才弟子。张彦远《法书要禄》卷一引南朝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明 朱元弼《犹及编》:“仇云凤者,某父之高足也。”



后生

弟子,学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 孙诒让 间诂:“后生亦弟子也。《耕柱篇》:‘耕柱子遗十金于墨子,曰:后生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并弟子之称。”元 耶律楚材《再赓仲祥韵寄之》:“后生来从学,善诱能循循。”


门人

弟子。《礼记·檀弓下》:“子思哭于庙,门人至。”郑玄 注:“门人,弟子也。”《坛经·付嘱品》:“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惠松崖》:“﹝惠栋云:﹞古人亲受业者称弟子,转相授者称门人,则谷梁于子夏,犹孟子之于 子思。”



门生

1.东汉时指再传弟子。《后汉书·贾逵传》:“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宋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2.后世亦指亲授业的学生。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门生七十,仰天路以无阶;弟子三千,望宫墙而不入。”明 唐顺之《载迭前韵二首赠莲渠》:“字许门生问,诗从海上求。”


门徒

弟子;徒弟。《东观汉记·周泽传》:“﹝泽﹞好学问,治《严氏春秋》,门徒数百人。”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二刻拍案惊奇》:“﹝妙观﹞设个棋肆,教授门徒。”



上足

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唐 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孝恭法师、智开法师、宏向法师、宝积闍黎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宋 张端义《贵耳集》:“陆放翁,茶山(茶山居士曾几)上足。”元 杨讷《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我是唐三藏上足徒弟。”


生徒

学生;门徒。《后汉书·马融传》:“﹝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宋 欧阳修《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金 元好问《<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桃李

《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唐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发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明 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孟继轲,设馆尼山,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江南。”


徒侣

门徒;学生。《坛经·顿渐品》:“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褚生》:“尝从塾师读于僧寺,徒侣甚繁。”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凡创一学说者,辄广求徒侣,传于其人,而千里负笈者,亦不绝于道。”



徒役

门徒;弟子。《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汉 王充《论衡·问孔》:“如徒役之中多无妻,公冶长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


学侣

犹学生。南朝 梁简文帝《征君何先生墓志》:“聚徒教习,学侣成群。”《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便事讲授…… 到溉为行事,闻琛美名,命驾相造。会琛正讲,学侣满筵。”



学士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帅学士而歌《彻》。”郑玄 注:“学士,国子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孔颖达 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亦泛指普通读书人。《庄子·盗跖》:“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于封侯富贵者也。”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晓,覩学士如草芥。”明 何景明《彭中丞四民图歌》:“渔奔樵窜学士徙,纵有陇亩无人耕。”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唐 韩愈《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于中,颜变于外。”


学徒

从师受业的人;学生。汉 蔡邕《司徒杨秉碑》:“于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碑,表勒鸿勋。”《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晋书·虞溥传》:“大修庠序,广招学徒。”唐 王建《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素业传学徒,清门有君子。”明 陶宗仪《辍耕录·夫妇死孝》:“杜阳父友开,江阴人,隐居教授……天历间,浙右菑荒,米价腾踊,学徒散去。”



学者

求学的人。犹学生。《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唐 薛存诚 《太学创置石经》诗:“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鋭。”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荥阳吕公教学者读书,须要字字分明。”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学者当知所尚,不可视两刻为寻常而忽之耳。”又指做学问的人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学子

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郑玄 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宋 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的别称
中国古代学生的别称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416称谓4
赞美老师的成语(2)
门墙桃李何莘莘——学生的别称
(走近国学)在古代,学生有哪些称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