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韵清音-格律诗词24期





竹韵清音律诗



黄河壶口瀑布纪游

·邓世广·

未计人间长短程,南柯醒处大桥横。

壶涛仍作雷霆怒,脑海早除宵小名。

两岸新诗余曙色,一川故事送秋声。

征尘留待天池洗,跳进黄河洗不清。



雨中红杏

·杨坤·(绍兴)

雨打娇颜溅泪红,痛悲枝上梦成空。

蜜郎寡义偷偷去,蝶少亏心表表功。

污语难听墙内出,痴情沉醉眼前风。

苍天何故赊春短?凋落瑶池鱼做东!



五一寄怀

 ·张幼鸣· 

风雨嚣尘已百年,寻常短假自由天。

应知烈士英雄节,犹记男儿生死缘。

城市只今多客梦,水乡随处有诗篇。

寰球此地太平久,警惕他山出鬼仙。

 注: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老井感怀

 ·杨斌· 

西望老井草如烟,本是儿时饮水泉。

蛛网青苔非昨夜,桑榆古柏似从前。

几无旧友再来此,惟有浮云直上天。

日下纷纷入城市,谁人耕种自留田?



 贺南图诗社创作基地揭牌

 ·姚俊明· 

欣逢塞北仲春天,幸会南图聚众贤。

翠绿青枝拍手笑,沧桑老骥对颜欢。

犁牛垄上耕新作,乳燕檐前颂旧篇。

广厦穿云平地起,如椽巨笔韵轩辕。



与浙中退休教师亭中小酌  

 ·荷塘月色· 

亭台一角景尤嘉,谈兴全凭野兴赊。  

舀桶松涛勾米酒,炒盘莺语拌葱花。

人歌人哭眶盈泪,杯去杯来脸喷霞。

钱少钱多无所谓,平生够用莫须嗟。



夫妻缘

 ·周思明· 

红尘巧遇手相牵,共苦同甘心意连。

六秩勤修情感路,半生欢荡爱河船。

题诗论道踏幽径,作赋谈经赏碧泉。

已是黄昏光景好,轻弹琴瑟忘何年。



对月

·田幸云·(湖北)

渐将心事入微尘,人日百年逢立春。

竹探青霄思解萚,梅消红瘦简铺陈。

三更读醒易安曲,几梦盘桓文墨邻。

为底敲窗声断续,一蓑烟雨问经纶。




 咏樱花

   ·向延富· 

盈盈玉面步娇春,疑是东君遣太真。

丰润香腮招远客,鲜灵琼蕊醉芳邻。

能兼风物千般秀,更得仙娥几点纯。

绽放一番情似水,韶光流转貌无伦。

注“太真”指杨玉环,杨道号太真




贺竹韵汉诗协会成立一周年

 · 阿西 · 

志承国粹勇挑肩,竹韵弘开一片天。

广播八方联雅客,分居万里结诗缘。

先生尽意心经授,后学舒情网络牵。

前路春光无限好,同仁协力共扬鞭。




 · 石智仁 · 

丝丝和煦起天涯,霁雨云空透日斜。

青帝司春滋陌野,黄莺送脆绕枝花。

游来尽赏江南绿,兴至难求塞北遐。

妙季争芳依令序,东君迟早莅乡家。



次韵长河老师

·张灼辉·(广东清远)

斜阳西下有孤舟,不惑之年学海游。

晨拾风云诗里入,夜寻残月赋中留。

青春懒惰终成梦,闲客冥思白了头。

酒醉何妨歌一曲,几声轻笑逐烦忧。



晨见

 ·叶叶新· 

夜雨朝晴雾起霾,莺声鸟啭共鸣街。

出门晨运氤氲气,迎面潮黏湿润怀。

桥下乐团生聚鼓,坪前唱客演迤排。

乡歌舞戏吴侬语,粤曲悠悠紫玉钗。



荒村

 ·陈玉香· 

残阳斜照暮鸦愁,断瓦陈檐破不修。

陋巷空空徊燕影,寒窗寂寂锁霜秋。

千年风雨故园泪,几代悲欢老辈眸。

往事依稀徒缅忆,前方且喜屹新楼。



 春(新韵)

 ·周立堂·(湖南)

雪送春来上艳妆,花迎笑面醉芬芳。

陂塘溪畔蛙蟾噪,阡陌扉前蝶燕翔。

雾锁青山云孕雨,桃含嫩蕊叶流光。

清江引水田间灌,布谷啼鸣稼穑忙。



送温情感吟

·奇山碧玉·(泰顺)

乾坤四月满芬芳,花絮楼台任我翔。

好事闻来才咫尺,假期看去不寻常。

仁施孤女深情感,善举群民大道行。

此际真心呈美德,文明天使熠光芒。



 过鄱阳湖文昌府遗址

 ·沈晓斌· 

四月春光痒眼球,湖滩一望绿油油。

几行飞鹭从南落,数只闲鱼向北游。

白浒堂前花易谢,文昌府址影难求。

曾经古国今何在,但见残碑送水流。



独酌叹怀

 ·李晓虎· 

烈酒三樽入胃肠,浊眸微闭满悲凉。

朦朦池面隐鲢鲤,寂寂郊畦饿马羊。

风虐疏枝黄蝶泣,云遮荒野赤乌藏。

明年春草重临日,笔墨还来画彩妆。



戊戌三月十四日晨漫游雨后花园

 ·二月鸟· 

兴来漫步家园里,满眼晴光物态新。

夜雨润花英滴露,清风临树叶招人。

时看青鸟深梳羽,初品樱桃浅溢津。

池上观鱼知有乐,悠然正与芰荷亲。



故园早春

·王新德· 

雪盖冰封三月寒,春风难度小兴安。

红松摇绿接芳霭,细柳泛黄蕴翠烟。

一对寒鸦岩上绕,几只灰鼠洞边探。

忽飘紫雾连花海,使信报春是杜鹃。



暮春野望

 ·侯明铎· 

莫道残春笼柳烟,却逢雨后好耕田。

风柔轻拂新秧翠,野碧铺开绿麦鲜。

几句燕声寻旧宅,半池竹影映初莲。

远村一点腾云起,原是儿童放纸鸢。



插队初寻

 ·知不足· 

乡遥去国秋山肃,远邑霜蹊古壑塘。

水汜楸坊常砌垒,松苔羆履又耕荒。

出辕恨雪说征虏,枕月濒溪笑借粱。

宿梦经年无塾墨,邀君客酎几醺觞。


化妆

 ·杨斌· 

远看如花近又空,是匀是浅两朦胧。

一支秀笔画难尽,几处斑纹遮不穷。

绝色美人明镜里,半身梦境月光中。

低声自问谁相许?笑把樱唇染作红。



 咏女画师曹春华

 ·周思明· 

女中画圣笔端锋,纸上妖娆谁与从?

孔雀开屏呈妙态,凤凰展翅显娇容。

天香国色佳人妒,落雁沉鱼才子恭。

墨宝溢辉汶水碧,丹青点睛可腾龙。



【七言律诗】竹韵清音

 ·杨坤· (绍兴)

竹韵清音天籁扬,醇如美酒阵飘香。

刊头题字苏师顾,夜语烹茶良友忙。

评审认诗难认脸,留言增色又增光。

黄河滚滚千年涌,淘尽英雄垂玉章。



步韵长河(当说清闲莫说愁)

·作者/风·

笔作长篙墨海求,陶然心境且浮舟。

清凉划到潇湘去,恰意行吟竹韵游。

谁弄五音惊苑浪,吾歌一曲比诗鸥。

而今红绿皆争发,当说悠闲莫说愁。



立夏

·阿梅·

一牖韶光孟夏收,晴川草木渐浓稠。

蛙鸣溪谷贪凉爽,蝶恋芳枝舞婉柔。

远处秧苗方抹绿,谁家白叟正牵牛。

闲恬莫过荷塘下,几尾肥鲈戏小舟。



戊戌谷雨·依丰邑傅翁韵

·方跃明·

共律同音土化金,瑶湾草木正清深。

讶宾阙里茶充酒,听鹊灵山鼓复吟。

社雨不辞开野步,鹅池有约罢机心。

相逢一醉桃花雪,古圣前贤应羡今。



观致远舰出水遗物有感

·王洪波·(新韵)

展厅遗物带疮痕,往事桩桩触动心。

海上烽烟翻恶浪,宫中佳丽荡欢音。

蛮夷侵土豺狼性,将士捐躯松柏魂。

莫忘当年屈辱史,时时警醒后来人。



五一寄怀

 ·雪原· 

生向悬崖畔,长成啼血身。

深情红四海,绮梦绿三春。

绚绚沧浪远,幽幽瘦骨嶙。

丹心无计较,自在守清贫。



我的海棠

·石海天·(浙江 )

海棠开放处,怅惘又重逢。

举目山增秀,怀君梦落空。

当年花下语,此际面前盅。

每到春归日,难言这抹红。


宴南湘

袁培根

从兹一挥手,梦里几番重。

君在罗霄北,妇遭牢狱凶。

孤眠难合眼,乱世突飞龙。

霞帔云裾翠,新人另册封。


五律·暮春雨

 · 叶叶新 · 

柳舞风驰劲,雷鸣雨洒狂。

乌云平野尽,银箭满天长。

痛杏枝残叶,愁花朵毁妆。

仍怜落红去,销黯送魂殇。



五律 · 咏大桥

·梁昌坚· (岑溪)

砥柱挚苍虹,山河嵌箭弓。

能承千磅物,可泻万方洪。

运载无贫富,穿梭有叟童。

年年磨雨雪,默默献安通。




竹韵清音绝句



暮春感吟

·苏俊卿·

寒衣褪去几多天?日历翻开小半年!

满眼飞花无志趣,随风逐意弄缠绵。



谷雨野景

 · 韩鸿山 · 

声声布谷雨潺潺,人裹耕蓑柳戴烟。

齐鲁青苗千万顷,追肥争趁润泽天。




戊戌暮春即感


 · 郭丽 · 

不识胭脂不健身,长年满面染烟尘。

天涯倦客无奢望,唯愿翻书与字亲。



未名湖

 · 袁培根 · 

未名湖畔起霾灰,一塌胡涂被鬼摧。

石舫钟亭连塔影,至今犹唤蔡元培。



春日偶得(新韵)


 · 杨禹 · 

一街花树一街香,十里春风醉海棠。

翠鸟翻飞鸣悦耳,叮咛莫负好时光。



绝句 · 耦

 · 老孟 · 

植入污泥泥裹身,清莲出水未沾尘。

秋霜打碎遮阳伞,未断丝弦莫忘亲。



 草芽撷露


 ·墨痕·(美国 加州)

看似骊珠滴露光,芽偷天眼欲私藏,  

侧身斜抱春风里,小样痴痴好逞强。



绝句· 暮春


 ·刘崇富· 

一览桃林叶色新,花红片片已随春。

枝头小果勤呵护,待看明朝报好音。



绝句·春耕

·树华·

开犁下籽五更忙,种罢高粱点菜秧。

只盼今年粮价好,供儿上学养爹娘。



文成公主

·李荫升·

帝京一别出边关,千里之行何日还?

远嫁换来天下定,幽情心曲对谁弹。




竹韵清音词曲


【鹧鸪天 】 褪了春红换夏荣


  · 守望 · 

褪了春红换夏荣。烟林碧色意初成。

小荷浮水沾新露,长柳摇丝荡韵声。

云收罢,雨方停。浮光潋滟正柔晴。

痴心携手堤边坐,一管清音过短亭。



【谒金门】莫问春归否


 ·卢员外·(杭州)

东风骤,朝暮寒侵衣袖。

林榭芳菲人似旧,雨住黄昏后。

对月凭窗坐久,无奈窗孤影瘦。

惆怅夜阑重煮酒,莫问春归否。


【露华 】望乡


  ·刘寒霖· 

霜寒露冷、浅月照闲庭,寂寞秋影。

兀柳疏枝、何奈窗孤宵永。

一行雁字凌空,望远绻思横梗。

辞乡久、何须病酒,缱绪千顷。


乡思自苦难咏 ,纵万古千秋、清浅何凭 ?

纵酒尽无人处、一醉难醒。

梦里自有乡关、正五谷丰登景。

天廓远,还须壮怀复竞。



【蝶恋花】春思


 ·边义·(辽阳)

桃李争春烟水阔,

翘首人归,伴那西江月。

粉靥娇羞霞一抹,偷偷递个多情绝。


道得青春冰玉洁,

谁解相思,却有千千结。

纵使郎君心似铁,温柔笑把寒霜灭。


【关河令】  约会


 ·林振中·(成都)

斜阳知我送来暝,浪笑红霞景。

绿柳思卿,回头盼倩影。

相约湖堤幽静,见涟漪、圆月相映。

美美甜甜,心潮难止兴。


【鹧鸪天】谷雨

 ·何儿· 

檐雨潇潇终弄晴,船移池涨动浮萍。

小荷始露娉婷叶,幽竹微遮寂寞藤。

飞白鹭,啭流莺,田畴老叟正春耕。

人间处处风光好,叠翠千山百谷生。



【长相思】赋别

 ·张炫·(山东)

粉泪流,烛泪流。目送征帆远渡头,

何时别恨休?

风惹愁,雨惹愁。望断天涯独倚楼,

萧萧万里秋。









【竹林夜语。话诗词】

《一篇全在“结”》


作者/书虫  


先从题目说开去吧,就是说一首好诗,最最关键的就是:结尾。这个观点不是我提出来的,我只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的?乃是白石道人,他在《诗说》里面有言:“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意思就是说,一篇到结尾的时候,就像用力去勒住奔驰而来的奔马,力度的把控非常关键,太用力,会勒死,而力度不够,又勒不住,所以,为诗者,不可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记得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讲作文会用“豹尾”来说结的重要性,为什么呢?因为豹子的尾巴漂亮有力。注意了,一个“力”字。所以,我们的诗篇一定要把控结的力度。我看到很多诗家为诗,前面往往是奔腾而来,气象万千,而结草草了事,实可惜。下面,我就“一篇全在结”说说我的个人心得体会,与各位诗家探讨。  


结,我初步揣摩古人作品,有十二种


一,精警式结   诗词,有妙句为佳,得锤炼。就像一个花园,不能所有的花都一样漂亮,得有一枝特别的。放诗词里面,就是诗得有佳句,而这句佳句往往被用来做结,起到让人过目难忘的效果。就算把前面全部忘记了,总会记住这句。我总结了前人作品,大部分佳句是结。而现在,经常有人把精力放在中二联上,而忽略结,实不可取。我举例说明。就说李义山吧。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里面大量的精警之句是在结。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很多的作品,我们可能读过全部就忘记了,往往只记得一句精警的。所有,用精警句结,是特别好的选择。


 二,流水式结  所谓流水式结,是因为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快,不矫揉造作,没有匠气,所以我称其为流水式结。结得高妙,无外乎有情,有情在于平淡,流水式结,好处不言自明: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诗意隽永,就像沸腾的水,终归有平淡。这种结,前人也大量使用,比如【秋风引】的“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又比如:王维【鹿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再比如王维【山中】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不一而足,举不胜举。


三,天问式结  不经意的来一个“天问”,全篇嘎然而止,非常自然的结束全篇,启迪人思考诗词之外,深化了内涵,一下子就扩大了诗词的表现空间,使诗味益加厚重。此种结,不论前人还是今人,都有大量使用。如王安石【浣溪沙】的“为谁零落为谁开?”,王翰【凉州词】的“古来征战几人回?”,陆游【书愤】的“千载谁堪伯仲间?”,范成大【州桥】的“几时真有六军来?”。这种天问式结,实在是妙不可言,从我试举的这几例,可见一斑。 


四,化典式结   先说说我个人观点,其实我个人不提倡诗词用典,因为这个是一个技术活,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诗词云山雾罩的;但是,好的用典,确有如神来之笔,高妙不可言说,尤其是在结用典,更显得诗味绵长。顺便谈谈诗词怎样用典。好的用典,如用盐,感其味不见其形,甚至让人忘记诗家是在用典;相反,用典失败,就会让诗词味同嚼蜡,破坏诗词的美感。所以,化典式结,不提倡,可以根据个人的驾驭能力采用。化典式结,好处是:迷离奇隽,言虽止而意不尽,即避免了直白又表达了更为丰富的意蕴。下面我试举几例,化典式成功的结,供大家参考。王安石【桂枝香】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李清照【夏日绝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刘禹锡【乌衣巷】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天祥【金陵驿】的“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五,问答式结   这种结,是有问有答,有别趣,特别值得提倡,古人有大量的使用。我们最熟悉的,可能莫过于这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下面,我具体说说问答式结。这种结的好处,在于一个“趣”字,诗词如果写得有趣,可以让人过目难忘。使用问答式结,无异于是很好的选择,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加深读者印象。试举几例。朱熹【观书有感】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贺知章【咏柳】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浮想翩翩式结   浮想翩翩式结尾,最是令人拍案叫绝。她的好处很多,看上去就赏心悦目,秀色可餐,让人垂涎欲滴。形象生动,别开洞天。王观有一首词,结得是浮想翩翩。那首呢?王观【庆清朝慢】的“东方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说这个春风啊,把美好的景色收集起来,能够吹到姑娘们的眉毛上去,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个是典型的浮想翩翩式结。此种结,可以大力提倡,不过得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可以多喝酒,找找感觉。试举几例这种浮想翩翩式结的好句。大爱白居易【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还有白居易【对酒吟】的“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高骈【山亭夏日】的“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七,白描式结    结尾采用白描,有时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刻画出一个具体的细节,留待读者去欣赏品味,而诗人暗藏情感,比如李清照的【蝶恋花】的结“夜阑犹剪灯花弄”就是此种,写一个平平无奇的细节,使作品情感更加细腻真切自然,以达精巧之境地。所以,白描式结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她的技术难度相对要低一些。试举几例白描式结的作品。元稹【行宫】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辛弃疾【清平乐】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赵师秀【有约】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别意式结   什么叫“别意”?就是说,要不落窠臼,谋新意,别开洞天,文雅的说是“不在诗边,在外边”,通俗的讲,就是“无厘头”。如果没有灵感,可以多揣摩我偶像周星星的作品,朝夕揣摩,自然会有灵感。下面我们来看一首作品,李之仪【谢池春】的“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这个结,特别搞笑,很滑稽,什么意思呢?我要把这些怨恨交给门前哪些柳树,你说是不是很无厘头。这种结,往往是破空而来,先声夺人,却又引人无限遐思,有些像智永禅师的书法。下面我试举几例这种别意式结的作品,供大家参考。下面这个特别特别的无厘头,辛弃疾【西江月】的“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该是很萌?再说一个,陆游【示儿】的“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呵呵,笑死我了,我以为他要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再看一句吧,李清照【点绛唇】“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神来之笔。


九,呼应式结  这种结,不论前人还是今人都广泛采用,记得高中老师讲作文,每次都要讲一句“结尾这种写法,呼应开头,很好!”,以至于我高中时期,一直以为,文章只有一种结尾,就是“呼应开头”。也不能说老师误人子弟,说这个事情,是为了说明,呼应式结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他有什么好处呢?她最大的好处就是:文脉流畅,易于操作。如果从审美的角度看,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顾盼生辉,流光溢彩。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整体感,不紊乱。综上所述,我认为,这种呼应式结,可以好好揣摩。下面举几个例子。潘阆的【酒泉子】,开头说“长忆”,结处说“别来二十年”。比如齐己的【早梅】的“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再比如【诉衷情】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些都是呼应式结的经典。现在很多诗家为诗,往往是这种情况: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去处) 。假如结的功力不到家,个人建议多揣摩呼应式结。


十,景情交融式结  还是先说说高中时候吧,那个时候写作文特别有意思,每每在高潮处,会这样写“啊。。。。。。”,现在想起来特别搞笑。其实,诗词文章,贵含蓄美。比如,写对家乡的热爱,可以说“水真甜”或者“睡得安稳”,完美没有必要扯着脖子喊“我爱你,家乡!”是吧?一首诗词,移情入景,以景言情,达到情景交融。袁大才子在【随园诗话】里面就说:诗家两题,不过是写景言情而已!用景情交融式结,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之一。比如梦窗【风入松】的结“幽阶一夜苔生”,一个轻描淡写的景,比千万句“想念啊”都有力量。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句。王江宁【从军行其二】的“高高秋月照长城”,韦端己的【台城】“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苏州 【休日访人不遇】的“门对寒流雪满山。” 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十一,虚实相生式   诗词是艺术,不是照相,所以虚虚实实更能让诗词生动,机趣无穷,值得玩味。这个应该是从国画借过来的,黑为实,白为虚,虚实相生。我们在诗词结尾,采用这种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举一个韦苏州的作品,【秋夜寄邱员外】的“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首是典型的虚实相生。下面我们在看几首。王江宁《芙蓉楼送辛渐》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还有王右丞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种虚实相生做结,前人有大量使用,我们可以作为参考,视情况使用。不过,感觉有难度系数。


十二,点题式结,   先说说诗题,诗题是诗的灵魂、是诗的眼睛,从诗题,可以让人直观的感知诗所写的主要的事、中心思想,或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所以诗题显得尤其重要。但也不简单地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流传下来那么多“无题”。这个点题式结又有三种,有的就题目直接收住,比如张说【幽州夜饮】的“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直接用边城结幽州,还有齐己【早梅】的“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直接用“先”去结“早”。有的是从题目宕出远神,比如王维的【酬张少府】“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不答而答,结得特别有张力;还有的是就题目再放开脚步,显得颇为豪放大胆。比如老杜的【画鹰】的“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还有的是就题目衬托,比如李太白的【听蜀僧濬弹琴】的“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我大体归类了诗之结,凡十二种,分享上来与各位诗友交流。为了让一篇文章首尾呼应,我也回应回应前文吧!还是回到白石道人的【诗说】,用他里面的几句话来结束全篇。“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彷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诗词中赏蝶:翩翩舞态 诗以咏蝶
【云帆清音】张颖娟 || 绝句选
『绝句采珠』斯人独醒世皆醉,万里河山万古愁。
诗词格律基本常识--扬州正昌
(10)诗论。诗词创作技巧[ 原创]
历代诗题《惜春》诗词81首(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