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十大清官,康熙一朝占五位
  廉吏自古难有,纵观清朝268年,洁己爱民,秉公从政的廉吏,如同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接下来举例十人,应能称得上清朝少有的廉吏。
  1
  于成龙(1617—1684) 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正式踏上了仕途,这一年他45岁。任职期间于成龙为了时刻警诫自己,于是便在大堂上悬联一副:“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
  (图)于成龙画像
  此后二十余年间,他先后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等地方官,一直做到巡抚和总督,所到之处,政绩卓著。且真正做到了廉洁刻苦,因此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呼之为'于青天'。康熙帝则赞誉其为天下第一廉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时任巡抚的于成龙,因积劳成疾于任上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百姓闻之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为其撰写碑文,并赠其为太子太保,赐谥号清瑞。据说于成龙去世时,所携家资仅木箱中的一套官服,别无余物。
  2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河南仪封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康熙曾称赞其“居官清正,天下所知。'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禁止馈送檄》。
  (图)张伯行画像
  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任福建巡抚,由于清代官场,上下级馈送腐败之风十分严重。张伯行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为了杜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用来警醒自己的同时也警醒别人。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后这篇檄文传颂甚广,被收入清代许多文集、笔记,人皆誉之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
  3
  汤斌(1627—1687),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官至工部尚书,历官三十余年,清正廉明。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
  (图)汤斌画像
  汤斌一生,克己省身,虽官居一品,却生活清苦,仅有年俸一百八十两,作为全家生活的来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汤斌由内阁学士出任江宁巡抚。清初时,江宁一带富甲天下。在那里任职,只需两三年便可捞的盆满钵满,面对这等肥差,汤斌却坚持不谋私利、不图享受,依然过粗茶淡饭的生活,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极为简朴。久而久之,苏州百姓便给他起了一个“豆腐汤”的雅号,赞他为官清廉。
  4
  施世纶(1659一1722),字文贤,福建晋江县衙口乡人,靖海侯施琅之子。历官三十八年,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
  (图)施世纶蜡像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施世纶被擢升为扬州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施世纶上任后,便着手解决这些案件,凡经办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因此在民间有“施青天”之美誉。《清史稿》记载:'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曰“青天'。
  5
  彭鹏(1635年5月7日-1704年),字奋斯,莆田小横塘人。历官二十年,以清廉刚正著称。任三河知县时,一上任,便着手整顿吏治,并减少赋役,以减轻百姓负担。任广西巡抚时,他省刑减税,弹劾贪官,积弊为之一清。任广东巡抚时,恰逢天灾,他广开仓赈灾,救济灾民,并一如既往治吏恤民。由于他为官忠廉,为人耿直,深受百姓爱戴,另外他决断疑案方面也非常厉害,清末长篇公案小说《彭公案》便是以他为原型撰写的。
  6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为官近五十年,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官至宰相。他一生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多次奉命审理官员贪渎案件,凡属贪官一经查明都严惩不贷。
  (图)刘统勋画像
  如弹劾三朝元老张廷玉徇私枉法,到按律查办西安将军都贲、归化将军保德、江西巡抚阿思哈等,无不显示出刘统勋为官刚正、不惧权贵的秉性,诸多判决都得到乾隆帝嘉许。另外他在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于上朝途中猝逝,乾隆帝闻讯后,为之涕泣,并亲作挽联,追授他太傅,赐谥号文正。
  7
  刘墉(1719 — 1804),字崇如,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进士,其父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刘墉历官五十余年,历任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等职,官至宰相。刘墉受其父影响,为政亦公正清廉,百姓服其品行,将其比作宋朝包拯。最著名的莫过于奉旨查办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虽然是个清官,但在那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他也做过一些随波逐流的事。
  (图)刘墉画像
  8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乾隆十二年进士,为官五十余年,历任侍读学士、福建布政使、吏部尚书、两广总督、太子太傅等职。朱珪一生持躬正直,砥节清廉,虽为官五十余年,依然寒素。据《清史稿》记载,朱珪死时,嘉庆帝赶去祭奠,见他家门狭小破旧,屋内卧室,仅有几床旧布棉被,不禁为之哭恸,并亲自为其撰写挽联,赐谥号文正。
  (图)朱珪画像
  9
  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安徽歙县人。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之后。乾隆四十六年进士,为官五十二年,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谥文正。他一生克勤克慎,少有过失,且政绩颇多,最主要的是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仅这一条就可称得上清官了。
  (图)曹振镛像
  10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道光十八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正。他一生克勤克俭,修身律己,死后除湘乡一栋房产外,别无余资。
  (图)曾国藩照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官
细数历史上山西籍有名的清官廉吏
重读历史:重读历史:汤斌凭啥成为清朝文正第一人?
清代官员魏廷珍 行书朱熹五言诗册 册页 曾有人说此人是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原型
清朝历任广西巡抚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十七卷 仕绩 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