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限工作之采蜜人:600米悬崖上对付2米大蜂巢和10000只毒蜂,牛

悬崖采蜜人

01

本文讨论的采蜜人可不是指人工养殖小蜜蜂的兄弟姐妹们哦,TA们要对付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野蜜蜂——黑大蜜蜂

黑大蜜蜂体长17~20毫米,性情凶猛,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以及我国的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

由于黑大蜜蜂的主产区在喜马拉雅山周围的雪山下,故又称喜马拉雅悬崖蜂(下文简称悬崖蜂)。

悬崖蜂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的温暖区域,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

悬崖蜂的采蜜对象主要是深山杜鹃花,每个蜂巢一年可产20~40公斤的蜂蜜,加上蜂蜡最重的甚至可达60公斤,蜂蜜存储量是普通蜜蜂的5~10倍

悬崖蜂将采来的花粉和花蜜带回巢中,日积月累形成了巨大的蜂巢,长度可达2米。蜂巢多建在人迹罕至的悬崖陡壁上,离地面30~40米,背后的悬崖一般高500~600米,上千米的也有。

根据蜂巢海拔分布不同,悬崖蜂会产出3种不同类型的喜马拉雅蜂蜜:春蜜、红蜜和秋蜜

红蜜最为珍贵,只有栖居在海拔2500~3000米的悬崖蜂才能够生产,气味芬芳,具有镇静安神的药用价值。

被誉为“世界最高海拔蜂蜜”的红蜜,价格是普通蜂蜜的5~10倍。

产量大、药效佳、价格高的喜马拉雅蜂蜜,自然逃不过人类的“金睛火眼”,采蜜人这一神奇的职业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大的野蜜蜂——黑大蜜蜂

02

悬崖蜂的蜂巢位置如此牛逼,就算是黑熊这种“蜂蜜奴”也只能“望巢轻叹”,唯有人类才有本事一尝。

据说采蜜人的历史可追溯到3万年前,采集到的蜂蜜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换取生活用品和食物。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蜂巢下?

没错,采喜马拉雅蜂蜜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其一,蜂巢都在30~40米的悬崖上,深山老林的,还指望能搭个升降台,或者开个吊车进来?不可能。就算是今时今日的采蜜人,基本都是沿习古人的作业方式:在动辄几百米高的悬崖顶,游绳下来,悬吊在半空中采蜜

爬悬崖、高空作业还有巨蜂,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

其二,悬崖蜂生性凶猛,蜇针有毒,而且有主动攻击的能力。正常可采的蜂巢,一窝有10000只蜂。采蜜人的出现,动静稍微大一点,就会惊扰到崖壁上的蜂群,一瞬间方圆几百米的天空都会是密密麻麻的悬崖蜂,吓尿了。

然而更恐怖的还在后头,如果一只悬崖蜂的蜇针刺中了某位可怜的人,蜇针会留下来,并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其他悬崖蜂便会根据这个气味对此人发起群攻。

一旦遭到蜂群攻击,轻则高烧几日,重则直接挂掉。

今时今日的采蜜人仍沿习古人的作业方式

03

在尼泊尔,一些当地人千百年来一直以采集蜂蜜和蜂蜡为生,他们使用着世代传下来的技术和最简陋的工具,用最传统的方式来采集喜马拉雅蜂蜜:点火放烟,赶蜂采蜜

38岁的凯舍尔是采蜜人兼团队首领,他这次的目标是采集卡里根德大峡谷的红蜜,海拔约2500米。

“高山采蜜是极其危险艰苦的工作,要靠集体的力量。就像竹绳是由许多竹丝编成的一样,我们团结在一起,就可以去一个人单独无法去的地方。”

凯舍尔的采蜜队伍共10人:3人拉绳子,1人采蜜,2人在崖底,1人负责点火放烟,3人负责割蜜。

凯舍尔提到的竹绳,就是采蜜用的最主要工具。用竹丝编织而成的绳梯,长的可达800米,十分结实耐用。久放的绳索需要经过浸泡才能变软变结实,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在附近的溪水中浸泡近一个小时。

竹绳用之前需要浸泡才能变软变结实

当到达目的地时,树木稀疏,峭壁之上挂着一个个巨大的蜂巢,附近还能偶尔发现成群飞舞的野蜂。

这次的目标蜂巢所在的悬崖不算高,大概百米上下,凯舍尔的手下们把搬来的短木棒插进泡软的绳索中,做成了一条大概70米长的绳梯。几个人抬着绳梯,和首领一起沿着事先确认好的路线,攀上了崖顶。

凯舍尔从腰间解下米袋,将一把谷物抛向空中,口里念念有词,祈祷一切顺利后,便和手下们一起小心翼翼地放下绳梯。

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绳梯需要尽可能安静地接近蜂巢,不能惊扰到里面的蜂群。

否则,悬崖蜂受到惊吓会倾巢而出,采不到蜂蜜事小,他们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凯舍尔和手下们把绳梯固定妥当后,采蜜人和悬崖蜂的“战斗”一触即发。

蜂巢下方的采蜜人点燃好事先准备好的篝火,浓烟直奔蜂巢,采蜜人同时一起大声喧闹,悬崖蜂突然受到惊吓,一团黑黝黝的“乌云”会瞬间出现在崖边,金色的巨大蜂巢显露出来。

这时的野蜂群会攻击它们见到的所有事物,采蜜人都躲得远远的,十几分钟后,蜂群分散开来,采蜜的“戏肉”要上演了。

蜂群受到烟熏乱窜,“戏肉”上演

凯舍尔只往头上披一件防蜂斗篷,腰插两条长棍,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措施下,便沿着摇晃不定的绳梯缓缓而下。

与此同时,两名采蜜人从下爬上悬崖,到达绳梯三分之一的位置时,他们背靠石壁站在崖坎上,用绳索把绳梯拉向悬崖,让首领靠近蜂巢。

山顶上的手下们将一个竹篮悬吊到蜂巢边,凯舍尔用双脚夹着一根长棍,固定好竹篮的位置,双手随即用另一根长棍捅烂蜂巢,每装好一篮“宝物”,马上速降到悬崖底,由同伴割蜜分装,如此往复。

采蜜人分工明细,默契配合,在各种手势和口号的指导下,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便顺利完成了任务。凯舍尔说:

“所有的流程必须要趁蜂群还晕头转向的时候迅速完成,一旦蜜蜂回过神来,后果不可想象。”

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采蜜人收获了几十斤蜂蜜和差不多十斤的蜂蜡。

凯舍尔他们把蜂巢带回家还需要花数小时取出里面的原始蜂蜜,所有参加采蜜、加工、提供工具的人都能得到一份蜂蜜,数量按贡献大小依次分配。

蜂蜡会进行加工,做成一块块大概5斤重的蜡砖出售或者交换食物。

凯舍尔的”双棍“采蜜绝活

04

要想成为一名悬崖采蜜人,需要付出的艰辛和危险异乎常人,甚至需要数十年的勤学苦练。

首先,与巨大的峭壁相比,悬崖蜂的蜂巢是如此渺小,想要精准地找到它们的位置,没有经验的积累绝无可能;其次,高空作业,独战群蜂,少那么一点儿胆色都不行;最后,采蜜人的日常工作都是以绳梯为伍,水泡、破皮和蜜蜂螫伤是“家常便饭”,吃不了苦的人当不了。

在尼泊尔,悬崖采蜜的技艺,大多为子承父业,方圆几十公里可能才有那么一位采蜜人。

采蜜是当地代代相传的习俗,甚至可以说是一项特殊的社交和宗教活动,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利益,更像是一种信仰。

“蜂蜜是神的恩赐,采蜜让我们像兄弟一样,一起踏着祖先的足迹去找寻神的恩赐。”

凯舍尔虔诚地说。

在每次采蜜前,当地居民都会举行传统的祝祷仪式,杀羊祭神,并在羊的内脏上找寻脉络和先兆,希望老天能保佑所有人平安。在每完成一次任务后,采蜜人都会用椰子、鲜花祭拜神灵以感谢恩赐。

祭拜神灵,感谢恩赐

千百年来,采蜜人每次都不会把蜂巢“赶尽杀绝”地统统拿走,而是留下一小部分,吸引悬崖蜂归来。

这种传统的收蜜方式让蜂群能延续发展,采蜜人也得以流传下去。

我国云西南的傣族、傈僳族和佤族人,都有采蜜的习俗,采蜜方式跟尼泊尔人一脉相承。在采蜜的最后,他们同样会遵循祖先的“规矩”,给悬崖蜂留下一块蜂蜜:

“这是人类和蜜蜂之间的约定,这样明年它们还会来这里筑巢。”

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事莫过于此了。

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事莫过于此了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蜜 崖壁上与蜂共舞 亲历喜馬拉雅山脉原始
爬上悬崖,被世界上最大的蜜蜂蛰爆…一群用生命采蜂蜜的人
探秘喜马拉雅峭壁冒死采蜜人
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 一万年来他们将生命挂于悬崖上
有蜂却没有蜂蜜,是怎么回事?
神龙架悬崖养蜂成奇观:蜂箱悬挂在深山峭壁上(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