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菲特最糟糕的一次投资(上)

成功的投资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则各有各的失败。投资领域里,很多成功其实是不能复制的,因为它或许是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或许只是运气的结果。无法进实验室重复测试的事情,谁知道哪个因素的成分更大呢?

 

所以,被巴菲特称为“西海岸哲学家”的查理.芒格有句非常著名的语录,虽然很多人都认可这句话,但实际上它的地位往往还是被低估了,那就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查理.芒格还用了一个农夫谚语来阐述这个重要思想,谚语说: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去那儿了


想知道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研究怎么样才能变得痛苦;想知道企业如何能够做强做大,先了解企业是如何走向衰败的;想知道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首先要了解怎样会导致失败。

 

躲开越多导致投资失败的因素,获取成功的概率越大。躲开了所有能够导致失败的因素,想不成功也没有可能


所以,芒格特别喜欢收集和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查清单——真是个值得学习的好习惯。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一堑,长一智”,很不错。但如果“长一智”不用“吃一堑”,岂不更好?观摩他人失败案例,那就是“看别人吃一堑,让自己长一智”的事儿。


但很可惜,现实里,投资成功的案例满天飞,经常听到某某翻几倍,某某赚了几十倍,失败案例的细节剖析却少之又少。尤其是投资大师的失败案例,更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今天,老唐来记录和剖析一下股神巴菲特最糟糕的一次投资: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个“最糟糕”可不是老唐给扣的帽子,不仅巴菲特本人多次公开承认这个决策是错误的,而且在1998年的一次公开访谈上,经由比尔.盖茨的口,强调了它是“最糟糕的”。

 

盖茨的原话:“在今天早晨用早餐时,我和沃伦还在讨论哪个投资决策是他所做过的最糟糕的。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我们最终还是根据一些衡量标准确定,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可能是最不理想的一个。”

 

那么,伯克希尔公司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是什么勾引投资奇才巴菲特打开了腰包?最后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巴菲特将其归为最糟糕的一次投资?我们又能从这个案例中学习到哪些经验和教训呢?且听老唐一一道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两家纺织企业合并而来,一家叫伯克希尔,创建于1806年,期间也经历过几次合并,但创始人菜丝家族的后人一直到巴菲特介入时,还是公司董事会成员;另一家叫哈撒韦,创建于1888年,以“华尔街女巫”绰号出名的,当时全美国最富有、最令人讨厌的女人亨丽埃塔.格林,是哈撒韦最早的创建人之一。

 

两家公司早在二战之前都已经规模巨大,但他们真正的发迹,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生产降落伞布料,当然,还有雨布蚊帐等其他军需品。伯克希尔公司的老CEO曾回忆过这段历史:

二战爆发时,军方将全国的纺织品企业召集起来开会,想委托各家企业开发生产尼龙降落伞布料。由于大家对这种尼龙布的生产都没有经验,对于是否接受这个订单都显得犹豫不决。

政府官员一家一家点名让企业自己申报,大部分企业都表示愿意生产,但基本上承担的数量都在2.5万码的左右。当轮到伯克希尔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报出300万码的承接意向,并最终接受了500万码生产任务。

 

就这样,伯克希尔和哈撒韦公司,都在二战军需生产中发展壮大。到1948年,两家公司拥有十几家工厂,雇佣了约1万名员工,当年净利润180万美元,而著名的IBM1948年收入不过280万美元。

 

1955年,伯克希尔和哈撒韦合并,合并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堪称纺织界巨无霸,下属14家工厂,超过1.2万名工人,年销售额1.12亿美元,公司净资产5545万美元。为全美提供着时装面料、西服面料、窗帘布料、衬衫、床单、手绢、衬裙等产品布料。

 

——顺手记录个趣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马尔科姆.菜丝,有个侄子叫尼古拉斯.布雷迪,后来在老布什任内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并提出过著名的布雷迪计划。布雷迪1954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就分析的伯克希尔公司。结论是前景不乐观,他自己也迅速卖掉了持有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是原来哈撒韦公司的CEO洗玻璃.斯坦顿,这是个企业经营狂热分子,对于投资回报率问题思考不足。


他不断地往纺织厂投入资金,提升更先进的设备。然而面对同质化明显的纺织品,投入下去的新设备,确实提升了生产效率,却不得不在竞争中通过降价手段补贴了消费者,股东没有从中捞到什么好——竞争是消费者的福利,却是投资者的天敌。

 

在二战结束后的军转民不适期内,虽然前后经过了上千万美元的资本再投入,196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连续第九年亏损,年度净利润是-215万美元。


就在这年底,1930股市大崩溃中风暴降生、本杰明.格雷厄姆亲传弟子、原教旨主义价值投资者、免费烟蒂爱好者、大盘6年升幅61%同期基金净值净赚3倍的高手、连续6年保持不亏者、管理着720万美元其中100万美元属于自己的高富帅——沃伦.巴菲特,开始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最初的买入价格是7.6美元/股。

 

最初,这笔买入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就和巴菲特捡到的其他烟蒂一样,准备免费抽两口然后卖掉它。少量买入的原因很简单,公司每股净营运资本16.5美元(老唐注: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6美元的股价,不到净营运资本的5折,典型的格派烟蒂。

 

按照祖师爷所传九阴真经秘诀“购买股价低于每股净营运资本2/3的股票”,巴菲特悄悄买成伯克希尔公司的最大股东——但还不是控股股东。


截至此时,巴菲特并没有入主伯克希尔的意图,他只是打算拿上几年,等待价值回归的时候卖掉它。所以,他并没有对外披露自己是第一大股东的秘密,而是另外找了个朋友作为第一大股东代表进入伯克希尔董事会。

 

期间,巴菲特去参观了一次伯克希尔,看看自己究竟买下来些什么东东。当时的财务总监杰克给了巴菲特一份伯克希尔过去四十多年的财务数据表,然后安排副总啃.菜丝陪这位年轻的百万富翁下车间参观。

 

这或许是杰克犯下的一个大错。此处插播人物关系:杰克是公司CEO洗玻璃的儿子,是洗总培养的公司接班人,毕业于哈佛大学,此时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但是,洗玻璃总的亲弟弟不看好杰克,公司董事长马尔科姆.菜丝也不看好杰克。他俩看好的人选就是这位副总啃.菜丝。不过呢,这位啃菜丝和董事长马.菜丝并无任何亲属关系,只是恰好都姓菜丝而已。

 

啃.菜丝陪逛工厂的时候,巴菲特看啥都稀奇,问个不停。很多年以后,啃.菜丝回忆说:“沃伦.巴菲特一直问个不停,关于营销的,关于机器的,关于我认为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公司该怎样发展,我们目前销售的是什么产品,主要销售对象是谁……对每个细节他都刨根问底”。——看看人家这调研,赞。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1964年,洗玻璃总为了稳固家族地位(还记得吗?他弟弟和董事长老菜丝都不看好他儿子接班),准备增持公司股份。经牙人撮合,巴菲特答应把手上的持股卖给洗总。俩人会面后,相谈甚欢,握手达成一致意见:11.5美元/股(关于怎么算出来这个估值,下一篇里给数据和过程),巴菲特把手头持股悉数卖给洗玻璃总。

 

小巴屁颠屁颠地回家了。估计路上已经把利润算了7遍,美滋滋地盘算这笔钱再拿去买什么股票,然后鸡生蛋蛋生鸡最终遍地老母鸡。


如果此事到此结束,这笔投资就是一次烟蒂投资的胜利,早就不痛不痒地被淹没在巴神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中,“最糟糕”也就无从谈起了。

 

然而,历史由无数偶然组成。三个星期后,小巴收到了洗玻璃总的正式文件。纳尼?每股11.125美元?


年少多金高智商、一生把信誉看的比命重的小巴勃然大怒:洗总,你太不讲江湖规矩。咱们这个层次的人,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好的11.5美元/股,你居然每股克扣我三毛七分五,婶可忍叔不可忍!不卖了。不但不卖,我要收购公司,让你和你的宝贝儿子一起滚蛋。

 

江湖经验一:别惹高富帅;

江湖经验二:冲动是魔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ps:本文分三集连载。文中素材和数据主要来自《巴菲特传》、《滚雪球》、《投资圣经》、《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巴菲特投资案例集》以及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谢谢巴神,谢谢上述作者。

祝各位朋友圣诞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菲特最糟糕的一次投资(下)
哪些案例让巴菲特损失惨重?
[巴菲特]巴菲特找到投资新径
巴菲特
还原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读《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文/姚斌前几日,我收到了杨天南先生寄给我《巴菲特的第...
如何投资未来? 看看“股神”巴菲特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