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涨知识!关于宋代五大名窑的特点概论

宋代五大名窑 分别为:汝窑、官窑 、哥窑、钧窑、定窑。中国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与瓷器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特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汝窑代表作:莲花式温碗

官窑,官府经营的瓷窑,特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明清官窑亦称“御窑”,官窑以外窑场,称“民窑”。特点: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官窑代表作:葵瓣洗

哥窑,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特点: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

哥窑代表作:圆笔洗

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特点:“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钧瓷在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钧窑代表作:大肚瓶

定窑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特点: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 胎体轻薄,胎质洁白。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代表作:白瓷孩儿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五大窑瓷器的特点(图)
宋朝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分别在哪里?有什么艺术特点?
趣读
宋代五大名窑简介及宋瓷特点
【鉴赏】重点︳如何区分中国五大名窑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