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寒假,班主任给孩子的《小学1-6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请家长查收!

这几天,期末考试结束,又到了孩子们放飞自我的时候了。

1月11日,在贵州清镇,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一个小男孩,手拿期末考试的奖状,带着“王者的步伐”,满脸写着“骄傲”的神情,大摇大摆的走在马路上。

这个小男孩儿的行为举止,简直让人忍不住发笑。

据了解,男孩儿期中考试只考了77分,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妈妈为了鼓励他,答应他如果期末能考到90分以上就奖励一辆单车。

得知孩子取得好成绩,孩子的妈妈也是立刻兑现了承诺,领着孩子上街买了单车。

网友看着这魔鬼的步伐,评论道:“这走路姿势,还要啥自行车啊”。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总是使劲浑身解数,收获却寥寥无几,这位妈妈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不断努力,他也最终证明了自己。

但是,我们需知,取得一次好成绩只是暂时的,而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

因此在寒假来临之际,着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学习长久助力,才是上策。

孔子说:“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本领,自然牢固。

如果在在幼儿阶段时,就要着重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这些好习惯最终将伴随一生、受益一生。

养成一个好习惯绝非易事,它不比提高学习成绩简单。因此,在习惯养成的道路上,更需要父母虚心指导和耐心监督。

下面是娇妈整理的小学1-6年级好习惯养成一览表,具体介绍了在这期间,孩子应该具备哪些习惯;

另外,小学是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基础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必不可少,家长必收!

好习惯列表
项目内容
学习习惯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2.作业干净整洁 3.按时完成作业 4.对待作业态度认真 5.独立完成作业 6.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7.会做读书笔记8.会写周记、日记9.会整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0.专心听课、认真思考11.积极参与老师问答12.学会珍惜时间13.善于向他人请教14.善于查阅工具书、资料
生活习惯15.早睡早起,不赖床16.早起晚睡之前要刷牙17.饭前便后勤洗手18.少吃零食和不健康的食物19.随手关灯、水龙头20.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卧室21.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22.放学后直接回家,不逗留23.每天坚持运动(跑步、或者做体操)24.坚持做眼保健操25.少用电子产品、健康上网26.凡事做计划,不拖沓磨蹭27.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行为习惯(待人)2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9.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30.能学习别人的优点31.主动向老师问好,待人礼貌32.尊敬老人或者其他长辈33.爱护比自己小的伙伴34.受到别人的帮助要主动致谢35.和别人交谈时礼貌用语,举止文明36.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习惯37.不随意议论或者嘲笑别人38.远离品行恶劣的人39.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熟人40.做错事了要主动道歉
行为习惯(待事)41.升国旗时行注目礼42.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43.上下公交车按秩序排队44.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45.爱护花草,不随意践踏或者采摘花草46.爱护公物,不损害公共财产47.学会感恩,懂得付出和收获48.诚恳待人,表里如一49.能分辨是非,不随意站队50.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以上总共50条好习惯,赶紧以此作为参照,坚持培养孩子吧!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书籍《教育漫话》中提到:

“孩子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遗忘,如果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

你就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在孩子身上固定起来,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再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之后,它不再借助外力,它也将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特定技能”。那家长如何让习惯的养成有法可寻?娇妈为你支招:

1.首先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持续不断的学习,或者被动的接受林林总总的教育,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任务繁重,因此也容易对习惯的养成产生逆反情绪,甚至难以接受。

这时候,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就十分重要。如果孩子能从父母的话里、情感表达里获得对习惯养成的“认同感”,这就在孩子心里产生一种“内力”,使他们愿意主动接受。

2.邀请孩子参与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习惯养成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总是行为规范的制定者,而没有接纳孩子的意见,那么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甚至不愿意遵从。

如果能让孩子参与制定规范,也能加深他们对习惯的认识,例如:我应该养成一个什么习惯?我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我又会在什么阶段内完成它?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到行为规范的制定中来。

3.树立形象感人的榜样来激励

法国作家卢梭也曾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任何东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在悄无声息中成为孩子心中的灯塔。

一个杰出的人物,一定有特定的习惯,家长可以通过朗读小故事的方式,把这些榜样说给孩子听,在这途中帮孩子找到人生的Super Hero。

4.引导孩子持之以恒的练习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仅需要孩子自己坚持不懈、多次总结与反思;还需要家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只有在家长常抓不懈、不断规范的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

总的来说,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由外部激励转变成“内化自觉的行为”,一个好习惯,需要让孩子获得充分认识,并且付诸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种下行动,收获行为;种下行为,收获习惯;

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

一个坏习惯不足以撼动人生,而一个好习惯却能收获更好人生。在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状况呢?

例一:写作业磨蹭

晚上7:30-8:30,计划写作文,结果孩子写了半天,硬是挤不出几个字;他不仅拖拉磨蹭,而且容易分心,一会玩笔,一会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偷瞄几下电视,写到上午10点还没有写完。

娇妈解答:

拖延症不是懒,而是明知道有事必须做,却不能立刻行动起来;而解决拖延的方式之一,就是克服心理障碍,在心理认知中建立目标并付诸行动;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远大目标,并且将这个大目标逐个分解,分解成易于完成的小目标,在目标叠加、分化的过程中减少目标难度,由此大大提升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例二:无计划做事

每逢写作业,我家儿子,从不按照顺序进行,他喜欢做一会数学,又做一会英语,再不然去弄一下算数,最后时间是过去了,作业却没做完。

娇妈解答:

没有目的性,方向性的事情,最易影响效率,也容易让精力分散,最后作业完成的结果不言而喻。

娇妈支招:

1.在家里做一个“学习区”,可以在小黑板上写下今天的计划或者目标,对应着计划打勾,按照计划的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

当一个又一个计划被完成时,孩子会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渐渐的喜欢按照计划做事。

2.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的事情,一天之内,时间是有限,精力也有限,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效果也就不同。

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排列“难易程度不同的事情”,学习的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以上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宝妈们受用。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即同一个动作,要在21天以上的练习之下,才会变成习惯性动作。

一个好习惯,是坚持重复的结果,如果有些父母奢望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

所以,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家长不妨放慢脚步,多一点耐心,等等孩子。

另外,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一定要有方法,不能简单粗暴的打骂、亦或是强迫孩子;

要从生活的点滴当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亦或用具体的方式引导孩子。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在不断努力中,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成就完美人生。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害苦孩子一生的4大坏习惯,后悔刚刚才读到!
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师也无能为力,这十个方面只能靠父母!(父母必读)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身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