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写诗高雅做人龌龊的许敬宗。

十八学士这个整体,多是德才兼备,也有个别才华稍逊,但都是品格端方,只有他是典型的“有才无德”,在十八学士中是个异类。十八学士中还有一位特殊人士,必须要单独拿出来讲,就不麻烦大家往前翻了,这就是我们留到最后才介绍的许敬宗。

许敬宗的才华确实不错,全唐诗留下大约三十多首诗,其中有十九首都是《奉和******》。奉和的意思是说皇帝做完诗,臣子按照他的韵脚、体裁,甚至是内容和主题,再做一首。这种“命题作文”比较难,不仅要求诗才敏捷,尺度还要把握准确,不能比皇帝的差太多,也不能越位,把皇帝的诗比下去。从许敬宗写下这么多和李世民唱和的诗来看,他的才情和眼力价应该都很高。

除了这些奉和诗之外,他也有写得非常好的,这两首《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就很不错。

之一: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

之二: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这两首诗表达的都是游子思乡的情愫,我尤其喜欢第一首。

诗的开篇,以远飞的大雁(征鸿)自喻,抒发了离乡远游的无奈,但随即笔锋一转,“还随落叶来”中的一个“来”字,表达出平静之下的欣喜:虽然之前像北雁南飞一样离开故土,但现在我如叶落归根一般要返回故土。接着就是畅想惬意的家中美景:院子里的菊花应该还没有完全盛开,等着我回去吧,好好欣赏那番美景。

这首诗稍微费解的是题目。

江令是指南陈的才子江总,他历经梁、陈隋三朝,其中在南陈做到尚书令的高官,后人称他为“江令”。

不过他虽然文采不错,但是却不懂也不愿意处理政务,只是每天陪着陈后主在后宫饮酒作乐,吟诗谈赋,与当时的陈暄、孔范、王瑗等十余人,被称为狎客。君昏臣庸,国家日益衰败,最终导致南陈被隋朝所灭,江总也进入隋朝短暂为官,随后就辞官归乡。在返回扬州的时候,他写过一首《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的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许敬宗的这首诗的题目是点明自己要模仿(拟)江总的这首诗来开始抒情了!

虽然《新唐书》把许敬宗列入“奸臣传”第一,但纵观许敬宗的所做所为,倒是也没有干过什么祸国殃民的事,不算大奸大恶。他的“无底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修史上,他罔顾事实,肆意篡改;在政事公务上,他毫无原则,奉承谄媚;在私德修养上,他贪财好色,乞怜求生。尽管没做什么坏事,但是做了不少丑事,算是一个没品的龌龊之人。

事迹一、目睹父死,舞蹈求生。

许敬宗的父亲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在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事变的时候,他们父子都在隋炀帝身边随驾,许善心被杀而许敬宗幸存。当时的内史舍人封德彝目睹了当时的情景,后来他对别人说:世基(虞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许善心)之死,敬宗(许敬宗)舞蹈以求生。

许善心也是一位有故事的人,他幼小之时也有神童之称,长大后在陈朝为官,隋灭南陈时,他在隋朝出使,得到亡国的消息后,身穿丧服,面向东方,那是故国的方向,哀哭三天。后来接受隋文帝的任命,在朝见的时候,又悲伤的不能自已,隋文帝评价说:“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事变后,对许善心并没有杀意,相反还非常希望借助许善心的名声为自己贴金。当时许多极受隋炀帝宠信的大臣,如苏威、裴矩,都跑去向宇文化及表忠心,只有许善心闭门不出。他的侄子许弘仁跑来哭着劝他:“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宇文化及先派人把他绑到朝堂,又松绑示好,结果许善心依然不为所动,拂袖出门,这才激起宇文化及的杀机将他杀害。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年少守寡,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成人,许善心遇害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是九十二岁高龄,扶着灵柩说:“能死国难,我有儿矣。”然后老太太绝食十几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共赴国难。

正是有了这样的强烈对比,许敬宗在宇文化及面前置杀父之仇于不顾,舞之蹈之而献媚求生的行径,才遭到众多人的鄙视。此处的舞蹈,不是艺术性的献舞,而是大礼参拜,类似于我们理解的三拜九叩。

事迹二:田舍子换妻理论阿谀武后

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许敬宗担任礼部尚书。当时高宗李治已经暗示要更换皇后,并且带着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去拜访,被长孙无忌含糊了过去,许敬宗却几次劝长孙无忌促成此事,均被斥责。于是他就故意释放一种言论“田舍子剩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就是说种田的老头在丰多收十斛麦的好年景还会想着换个老婆,皇帝连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比那老头强多了,换个皇后怎么就不行了?武则天也密切配合,把这个理论灌输给李治,于是坚定了李治改立皇后的念头。

事迹三:做爪牙诬陷同僚,以一己之好恶妄改国史

许敬宗在立武则天为后时出力甚多,不仅如此,在武则天当了皇后,又是许敬宗联合中书侍郎李义府制造冤案,诬陷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等人谋反,把他们被流放到岭南。并且也有学者考证,长孙无忌之死,就是许敬宗秉承武则天的授意具体执行的。就在易后的第二年。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八月,许敬宗因上述功劳升迁侍中,并监修国史。

国史其实很难完全遵照史实,连英明如太宗李世民者,也留下了责令褚遂良修改起居注的诟病,但那是“为尊者讳”,是为了突出李世民即位的合理合法,总体是为了国家大局的稳定。但是许敬宗修的当朝国史,却完全凭一己之好恶。抹黑揭露他在宇文化及面前丑态百出的封德彝,拔高自己的女婿和亲家,甚至收人贿赂,替人美化。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他的这种行为,在他去世后不久就被举报,于是又命刘仁轨等人修改,后来的史书中,许敬宗篡改的历史没有得到保存,但是他这种丑陋行径却被史书记录下来,成了史家的反面教材。

事迹四、攫取钱财远嫁亲女

许敬宗在李治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升迁到礼部尚书的高位了,只是因为索取高额聘礼嫁女岭南冯家冯盎之孙冯子游的事件,搞得朝野议论纷纷,在舆论压力之下,只好把他从尚书的位置上请下来,担任郑州刺史以避避风头。

这点其实许敬宗有点冤枉,要知道,这个女儿嫁的夫家是鼎鼎有名的岭南冯氏。

岭南冯氏的发迹,是从冯宝开始。冯宝在南朝的梁出仕,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被任命为高凉郡太守(现在的广东茂名),他知道自己是北燕皇族后裔,属于汉人南下为官,为了团结当地的豪强大族,就娶了俚人大首领冼氏女为妻。俚人,是后来瑶族和壮族的前身。

这位冼氏女,才是岭南冯家真正的话事人。也是一位目光敏锐,决断果敢的奇女子。她先是辅佐梁朝平定叛乱,受到梁朝的加封;又慧眼结识陈霸先,并平稳过渡到陈朝;在陈朝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之时,冼太夫人不以被叛军诱骗的儿子冯仆的安危而叛陈,协助陈朝平定叛乱,又一次得到陈朝的册封;在隋朝灭陈之后,面对岭南数郡推举自己为主,尊为“圣母”的大好局面,没有独立割据,而是保境安民。隋朝军队在岭南边境,不敢进犯,冼太夫人在为陈朝举哀后,顾大局、顺大势,识大义,归顺了隋朝,又一次受到隋朝的册封。在冼太夫人将近80岁高龄时,还巡历了十几个州,为各族人民的融合团结,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仁寿初年逝世,隋朝赠与的谥号为“诚敬夫人”。

冯盎是冼太夫人的孙子,和爷爷冯宝科举出身文质彬彬不同,他自幼英勇善战,先后几次平定岭南的叛乱,也曾随隋炀帝出征高丽,因军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后,冯盎自领总管,割据岭南,由于他的家世和能力,岭南地区全部臣服,局势稳定,社会安宁。在武德五年(622年),冯盎归顺唐朝,受封上柱国、高州总管、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耿国公。

祖辈经营岭南的冯家,早已经富可敌国,所以对于许敬宗的聘礼要求,轻松自如。但是由于岭南是大家公认的“蛮荒”之地,冯家也始终不是中原的名门大阀,所以许敬宗远嫁女儿的做法受到了非议。

事迹五、贪恋美色放逐亲子

许敬宗的妻子裴氏去世之后,他把妻子很有姿色的婢女收做继室,但是在他动手之前,他的长子,时任太子舍人的许昂就已经和这位美女有染,等到婢女变成“后母”之后,两人仍不收敛,继续通奸。事情却又被许敬宗知晓,于是许敬宗怒而休了继室,又以不孝的罪名,请朝廷出面将许昂远远流放,直到儿子快去世前才奏请朝廷召回许昂,许昂不久后就去世了,还不错,没有客死他乡。

因为这些令人腹诽的故事,许敬宗死后,不能再依仗武则天的权势害人了,众多大成在为他商议谥号的时候,众人给他定了一个“缪”字,意思是“名与实爽”,也就是名不副实的骗子,在谥号规则上,这是个恶谥。但是他的后代提出异议,高宗李治也念起他的好处,要求再议,最终确定为“恭”,意思是“既过能改”,改不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指明了许敬宗有“过”。

无论许敬宗的人品如何,他的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在跟随李世民征伐辽东的时候,站在马前拟制诏令,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并且毫不错漏,深得李世民赏识,很快进入升迁的快车道。

因为许敬宗的所作所为,大家不耻与他为伍,搞得他不但孤家寡人,而且也经常有人非议他,这些自然也会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于是就有了一个他和李世民之间著名的奏对,大致意思是:

太宗问许敬宗:“我看群臣之中你最贤了,为什么还有人认为你坏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滋长万物,农夫喜欢他的润泽,但是走路的人讨厌它使路变得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欢它玩赏它,盗贼憎恨它的光辉暴露自己,天都不能尽遂人愿,何况臣呢?所以不要听背后谈论的是非,听到了也不要信。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之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李世民说:“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盎:隋末所有割据枭雄,为何只有他得以善终?连李渊都不如他?
环海南骑行19,三亚至乐东-崖城
维护国家统一的女中豪杰
中国第一位女英雄,比卫青强,但最厉害之处竟是这!
一个推动中国统一的奇女子,海南和台湾现在还在祭祀她
早安 秋高氣爽,大家假期愉快。年近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