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非经常性损益

 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上市公司素面朝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经过涂抹后的容颜.为了让上市公司能够“洗尽铅华”,年报中一再将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引入关键指标中,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并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列示了明细表。它对把握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含义。

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公司发生的与主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主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该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发生频率和金额,影响了正常反映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各项交易、事项产生的损益。

其实大家可以把“非经常性损益”理解为“飞来横财”或“飞来横祸”。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工资收入就是经常性损益,那么中彩票就是非经常性损益,丢钱包也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观察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准确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很重要。比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一次性资产置换取得的利润,往往占到年度净利润的大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利润视为非经常性损益,投资者只看到净利润总额的话,可能会产生错觉,认为上市公司本年度的生产经营还搞得不错。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年薪是5万元,但中彩票中了5万元,于是就对外宣称,自已的年收入是10万元,如果你以其年收入为10万元来判断这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就大错特错。

非经常性损益不属于会计科目,无法从财务报表中直接看出哪些收益是非经常性损益。因此证监会除了给出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还不厌其烦的给出了15种应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

证监会如此重视非经常性损益,就是为了减少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现象的发生,使投资者更加方便、准确、可靠的了解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也就是说,既不能让“飞来横财”使投资者高估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不能让“飞来横祸”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低估了。

在利润表中,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与非经常性损益很相似,但其范围要窄得多。本着对上市公司谨慎估值的态度,投资者还是应该使用非经常性损益。

2.重视企业“操纵利润”的法宝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横财”和“横祸”,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是“横财”。大多数上市公司在一年当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发点小财,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试图在非经常性损益上做文章,把非经常性损益作为“化妆品”,成为粉饰业绩,调节利润的法宝,并以此来制造令人“迷人”的幻象。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失而复得”。上市公司卖出产品时,大多数时候是货先卖出,但货款还未收到,记账的时候,将这笔未收到的货款就记为应收账款,如果这笔货款几年仍未收到的话,就要计提坏账准备。比如公司有1万元的货款5年都还没有收回来,那么此时就要做最坏的打算,视这1万元打了水漂,为此,就把这1万元计提为坏账准备,列入当期的费用中,但如果后来,这笔钱又收回来了,那就是意外之喜,本来已经计提为了坏账成为当期费用扣除了的,在收回的当年上市公司的利润就会增加1万元。

有的上市公司就在应收账款上动了脑筋,在这个上面做文章,故意将一些本来能够收回的账款视为坏账,在经营惨淡或者业绩不好的某年,再把这部分坏账“收”回来,以增加当年的利润。除了坏账冲回外,上市公司还会在其他方面耍“失而复得”的把戏,比如资产减值冲回,存货跌值冲回等,其方法与上面的例子一样。

二.财政补贴。顾名思义,就是地方政府送给上市公司一笔钱,通常是政府从扶持或政策导向角度出发,给予企业的一种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送钱给上市公司当然是好事,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政府送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因为按照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不让其控股的上市公司退市,于是就拿出一笔钱来帮上市公司渡过危急关头。

政府这样做,对于那些购买了亏损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证券市场的整体来说,就并非好事了。因为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跟人一样,也需要新陈代谢,把经营不善,连续亏损的公司从上市公司的行列剔除,把有限的上市资源给予那些真正绩优的公司,这样才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卖家当。有些上市公司为了不亏损或使业绩好看,会变卖公司的资产。比如上市公司有一块地,买了几年了,地也升值了,本来这块地是打算修建厂房的,但一看今年要亏损了,为了扭亏,就把地卖了。对上市公司而言,卖家当固然可以提高当年的业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败家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损害。

通过上述“失而复得”、“财政补贴”、“卖家当”三种手段所获得的收益,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虽然算在了事发当年的利润当中,但投资者切勿将其与靠主营业务得来的利润混为一谈。

3.重视特殊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造成的业绩亏损

个别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并不体现为横财,而是体现为极大的“横祸”,即在某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突然由于非经常性损益而造成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巨额亏损,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发生的未披露的潜亏、损失,在当年进行集中释放。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重组的时候比较常见,新的控股股东来了,习惯将以前掖着的、藏着的坏账、损失、费用全部亮相,这样才有利于上市公司轻装上阵。这种现象对于上市公司是非常有利的,投资者对于潜在问题一次性释放完毕的上市公司,可以保持关注,一般风险释放完毕后的上市公司都会有较好的业绩表现。

4.透过现象

包含非经常性损益在内的利润指标,虽然是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反映,但却不是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却不是上市经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真实反映,但如果不排除非经常性损益的话,可能会干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其他正常投资活动的盈利能力或回报的判断。

因此使用上市公司盈利指标以及以利润为基准的估值指标,最好使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数字,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扣除后的指标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更加真实的反映。

作为投资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上市公司公布的定期财务指标,是在向投资者进行工作“述职”。我们看这些“述职报告”的时候,不仅是想知道上市公司过去都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以这些“述职报告”为基础,判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进而预测上市公司将来会怎么样,因为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都是建立在对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基础上的。基于这样的目的,就有必要剔除那些可能妨碍我们正确把握上市公司价值内涵的因素。

看年报时,除了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的总额和具体项目外,还要认真关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这两个会计科目,投资者应仔细观察这两个会计科目的变化,因为这两个科目基本不涉及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

5.非经常性损益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非经常性损益还出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时,要求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而这个净资产收益率,是以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两者中的低者进行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因为非经常性损益有可能为负,所以扣除之后,反而比净利润增加,因此选择两者中的低者更为严格。

另一个地方就是股权激励,股权激励中的业绩目标中一般会提到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多少,净利润达到多少,净利润增长达到多少等等,而上述指标在核算时,一般也是以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两者中的低者进行核算的。

因此投资者要特别关注这两个地方,判断上市公司是否能够达到公开增发新股的标准,是否达到股权激励的要求,一定要记住这种孰低原则,否则会产生误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票新手入门教程之基本面入门】17 如何正确理解非经常性损益
「财报系列10」解读非经常性损益和扣非后净利润——兼谈新都酒店退市
“读懂”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绕口令
三安光电利润大幅掺水,深度揭秘其操作手法
连续三年扣非净利为负 *ST晨鑫收问询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