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赤忠《从投资市场到政府管理》讲座实录(二)

编者按:本文为杨赤忠先生2018年12月13日题为《从投资市场到政府管理》讲座实录的第二部分(共分五部分推出)。期待其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在目前环境中更系统、全面、深入地理解投资。

杨赤忠先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多次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以及海外培训学习经历。进入基金证券行业前,曾任职于贵州省教委等。拥有23年证券期货投资领域实际操作经验,兼揽一级、二级市场,买方与卖方:1993年起就职于深圳蓝天基金任投资部经理、研究部经理;之后就职于长盛基金、大成基金担任研究总监、基金经理;2002年12月起任职于光大证券,先后主管过自营和研究所,之后担任高管并分管自营、研究、销售与衍生产品,取得过优秀的业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其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如高善文、程定华、黄勇等都是二级市场的杰出人才;之后在光大投资担任高管,负责一级市场投资工作。2016年1月-2018年2月,挂职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目前在上海交大、同济等多所大学担任金融硕士校外指导教师、兼职导师、论文指导老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与教授合作讲授《投资学》课程。并在几家公司担任顾问。

杨赤忠《从投资市场到政府管理》讲座实录(一):https://0x9.me/wD1Ly

讲座实录(二)

框架

讲完钱是有用的,现在我们讲:理论和知识,也是有用的!我先讲框架,框架是什么呢?框就是约束,架就是支撑。我们说解构一个事物的时候,要按照重要性来排序,把它完备而互斥的要素拆出来摆开,这样才能避免盲人摸象。

我自己的框架是三横两纵六因素的自上而下。我们说思维要全面,但是研究跟投资要统一,要从宏观基本面-宏观市场面-中观基本面-中观市场面-微观基本面和微观市场面来总体把握。资金量越大,越要自上而下;市场趋势越强,越要自上而下;交易主题越鲜明越要自上而下;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来确定是不是要自上而下,如果你是宏观出身的,你要自上而下,精通财务的最好自下而上。另外,自上而下对关键前提假设的兑现要求,相对会低一些,实际上更多是赚β的钱。有人认为赚α才是本事,β不是本事,但我认为钱是同质的。

我们说自下而上要回答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初选,初选是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是个战略性的问题,怎么使成功成为必然?很多人以为中间只要选一道就一样了,不是这样的。我举了个例子,你当领导提拔人的时候,亲中选贤和贤中选亲,结果可能交集是空集。亲中选贤就是我从我亲人里面,选最能干的那几个;贤中选亲,就是从全视野中最能干的人里,选最亲的几个。这看起来亲和贤都过了一道,但是你第一道过的是什么?决定了胜出者的基本特征。我们很多人初选股票,就是刚好他认识那几个董事长。所以我认为自下而上的时候,初选是最重要的,最好是有一个量化的方法,而不是凭几个偶然的机遇。我们说自下而上还有权重的问题,以及怎么规避熊市的问题,最后就是效率的问题。自下而上,它这生产不好组织,产品标准化不高,复制和传授都很困难。所以自下而上的效率相对来说要低一点。

我们说大势决定因素和对应的市场特征就是讲的我第一横的两个宏观面,宏观基本面和宏观市场面,左边是基本面。供求不说了;政策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中介;估值是惊险的一跳,估值其实就是造富因子,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在证券市场上大获成功的人,实际上是赚估值的钱。当然它也是一个灭富因子,如果你是实际控制人,你在高估值的时候把股权质押出去,结果投向又不好,它就是灭富因子。在市场面上来讲,为什么我们讲供求的时候,市场面就只讲资金而不讲股票,是因为我们假定核准制下供应是常数,注册制下我们假定它自然守恒。说政策面的时候,是基于市场的监管政策,这有时候容易成为一种套利机会,其实涨跌停板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有涨停板敢死队,要是取消了就没有敢死队了。

这是我们的第二横,是行业的基本分析和其他方面。波特五力是非常有用的行业分析方法,这个可能用的人也挺多,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就会忘了我们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模型的运用。四年半以前,我的儿子中考,我用回归的方法准确的预测了上海中学的取分线,差两分,上海交大附中的取分线差一分。此前所有人都觉得我书生气,都说要赶快找人。我后来就靠这个把我儿子一个普通生送到上海中学去了。所以我说拼爹不一定拼钱,拼智商也行,拼回归方法的运用也行。当然这个回归,如果你们孩子还没有中考,我认为这是有效的。越是用的人少,恰恰越管用!但大家要记住使用条件,因为我去问过以前出题的老师,我说为什么你们每年分数线都是600来分?他回答说,出题要求是要保证不同年份的难易度是一致的,所以它的分数是等价的。这是回归使用的基本前提

我们说行业走势要注意四个方面,一个就是它是一个什么趋势,它的斜率有多大。一般我们认为行业复合增长能到15%,就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能到30%,就是一个爆炸性的增长的行业,但是未必能持续。拐点是趋势外推法的敌人。政策刺激就不讲了。估值比与历史折让,这是我发明的。估值比就是讲你这个行业的估值,跟全市场平均估值的比例;与历史的折让,就是这个比例历史上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有些人说我这个行业的估值这么低,应该涨!这不一定,要看相对大势它是什么样的。相对大势的估值比例低了,也不一定涨,要看历史上它是什么状态。我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所以乖离率过大的时候,它就会有均值回归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技术分析的方法,也是行业走势分析可运用的方法。

微观是我们的第三横,个股走势的决定因素,我们按思维过程而不是重要性来排序如下。一般情况下,都讲护城河和盈利模式,这个大家讲的比较多。第二是创新、战略和管理。战略一定要讲务实性和它的弹性,管理一定要讲它的适用性。业绩与增长,业绩好也一定要有增长,没有增长的贴现叫死贴现。确定性,巴菲特叫枪打桶中鱼。而且他还说,最好等桶里面的水干掉。但是所谓的确定,是基于智商、勤奋、方法的差异之后,得出的基于个体认识的确定。就是说不是大家都知道的确定,最好是大家觉得它不确定,而你知道它确定,而事实又果然如此。否则如果大家都知道的确定,它就是无风险收益,你凭什么享有它的超额部分呢?所以很多人过度的去崇拜确定性,这是有问题的,要追求有差异化的确定性。我们说安全边际,考虑安全边际的时候,要剔除周期的影响之后的估值。就是在一个宏观经济周期的顶部或底部,或者行业周期的顶部或底部,你不能把它那个极端业绩导致的估值作为一个正常水平来衡量,要把它处理回周期的平均水平来考虑。

我们在通过技术分析,对是否投资某个个股的辅助考察项,第一就是这个个股,冷了多久有多冷?最好是它从来没被关注过,而现在又开始好起来。第二个是累积高换手率开始出现的区域在哪里?最好是就在前几天。预期差,包括新颖性和变化性。当然也需要催化剂。风口也很重要,风口的意思就是希望靠β打败α我以前对我自己看人是很自负的,特别是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判断会发达的人,果然都发展得很好。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说我这个不对,因为我预测的前景不妙的那几个,结果也成功了。我后来想,其实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强,所以大家水涨船高。所以你看好的人发展都很好,但其实你不看好的人结果也发展很好。所以我说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并不一定是我们的本事。我们甚至没有赚到α,但我们只需要紧紧把握住全社会的β就够了。

至于风格,一般讲规模、价值和动量。大盘讲稳健,小盘讲弹性,价值讲当下,成长叫愿景,动量惯性讲趋势外推,反转讲拐点

关于显著性,我们希望一个股票的复合增长、安全边际、预期差,都最好要能达到30%之所以要定量描述,是因为如果不考虑显著性的话,有些人就会觉得1%也叫安全边际,那万一贴现贴错了呢?预期差1%,他也觉得可以去做。所以要关注显著性。当然现在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机会了,改成20%也行,但是要有一个指标来定量,才好操作。

长期的框架、长期预测,是一个不能不想、也不能只想的这么一种东西。我觉得长期的预测,需要根据中期滚动的检讨来修正,比如三个月要重新反省一次

护城河和盈利模式的终极表达,就是它的财务体现。杜邦分析法拆解得很清楚,增长的财务本质就是它到底是靠高杠杆来的,还是资产周转率、还是利润率提高带来的?所以他把ROE拆成那么三项,资产周转率有显著的顺周期性。杠杆既是一种风险,也是一种拼搏精神周转是运营能力的体现,所以国企的周转往往需要提高;利润率是产品定位和管理的最终表达

预测与配置

在预测的时候,先要有关键前提的假设,然后去验证它。

我认为证券行业研究,要重点考虑实然性,少去考虑应然性,那是别人的事情。当然你做长期分析可以考虑应然性。如果这个事情明明不是这样,但它确实应该是这样,市场不会按照后者来。预测包括四个方面,一个就是整个趋势的判断,你预测的趋势,其形成的主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的投资逻辑。看涨也好,看跌也好,其形成的主因是什么?另外要去想,它的加强性和削弱性的因素是什么?这样可以理性的增减我们的交易信心和持仓信心。第三个要想反转条件是什么?这是颠覆性的东西。对牛市而言,削弱性的因素是一个小利空,反转条件则是一个一票否决的、根本性改变的大利空。所以在考虑反转条件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显著性的原因,既不能太麻木,也不能太过敏。当然我们还要考虑超边际的分析,就是有些从边际分析的角度可能没这么严重,但是从超边际分析的角度,可能需要这么想,特别是市场在一个脆弱位置上的时候。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去动态验证和优化调整它。这是我们在预测一个趋势的时候,要去考虑的几大因素,也可以在此前作出预判,然后去检验,证实或证伪它。

我们要更多的去考虑大概率的方向,要在不完备的信息下去做决策。我们要知道完美主义者是有问题的,我一直认为完美主义不是褒义词,经济学上讲边际成本递增就否定了完美主义。所以你把考试成绩从90分提高到95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从60分到65分。第二,管理学上讲满意而非最优。第三,心理学上认为追求完美会导向偏执。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标榜的完美主义者,都是犹豫和懒惰的托词。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完美主义者。

要注意小概率的风险。在两个标准差以外,对策是重于预测的。当然对策还要包含对冲等风控预案。我有一位券商高管朋友说的很好:资本市场是一个最具有似是而非性的市场。就是说很多理论,你看起来都讲得很好,而实际上却不对。很多人他对市场分析得也很好,让你特别佩服他,结果也亏钱。因为这个市场,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理念也不统一的背对背博弈,龙蛇混杂,所以说叫理论为是,实际为非。应然,而不然。

典型的预测中的心理陷阱是什么?就是把主观愿望当成客观预测,我的高中女同学,当年收到一个暧昧小纸条,以致她整堂课都没好好听讲。一直在观察,看哪个男同学最不自然,那就肯定是他发的!结果下课时也没看出哪个男生不自然。她就跟同桌的女生说:肯定是谁谁谁写的?听的人很惊讶地问:你怎么这么肯定?她说“他长得挺好的!”。(笑)当然这两个男生都不是我,大家别乱猜!因为你希望它怎么样,所以你就预测它是怎么样。屁股决定脑袋,是一个很low的词,它本来应该是贬义的,但是讲着讲着到今天,大家慢慢觉得这是一个当然的思维方式。以前有句话叫满仓恨空头,其实你不必恨他,他迟早会变成多头,所以空头是你的潜在朋友!我们说要珍视与你最对立的观点,因为它可能是对你的最后挽救。

下面这个是我的一个方法,不是一个教条。就是以前我根据贝塔收益率的预期,来确定仓位,后来觉得根据风险收益比可能会更加优化一些,事实上也是这样。当然所谓的贝塔收益率和风险收益比,都是主观的,当你判断不准的时候,你的配置也一定会受影响。所以很多人放弃了对仓位的选择,有些当然是他的契约规定,那没办法。有些人是竞争优势在其它地方,他需要尽量去发扬。

下面这个也是我的一种方法,就是你在配置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行业根据看好程度不同配不同的权重,然后你从每个行业,选出最看好的几个股票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说要做强制比较,你不能说你本来这个行业配三支股票,你发现第四只你又塞进去,你又发现第五次再塞!我说你不要塞进去,你把它想成永远只有三只,塞一支新的进来,你就要剔一支老的出去。这时候,就会使你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辩论。

下面这个是组合投资要考虑整体风险。考虑弱相关性、分散程度和协方差最小化,包括下面的几种具体方法,这个在投资学教材上,都已经讲得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但我提醒大家:这些知识点,都是有用的,也是与钱相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赢“海外投资主帅”晏青:企业的价值来自于解决了多大的问题
中国民间股神 黄国海,6万元演变成2.8亿元的传奇
T003 | 战胜市场的根源所在
刘正林
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深度好文,值得收藏)
自上而下投资,敢问路在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