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媒经验谈·南大|大一新生的百万级大号:《家书》成长记

《家书》在蜻蜓FM上3月6日更新的节目


上学期我在南大开一门课,课名是《新生导学-读新闻》。因为南大对本科教学的重视,这门课曾在前年忝列为学校“翻转课堂”的一个建设项目。虽然项目早结束了,钱也花没了,但当时觉得尚是新花样的念头,后来不断在我脑海中“翻转”——这样的课要怎么上呢?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下,如何带着freshmen进入到广泛乃至弥散的“新闻世界”里去?因为这门新生导学课的宗旨是,让学生们对即将进入的专业领域和即将开始的专业教育产生“感觉”。


为什么做《家书》


怎样才能“有感觉”?学校 “翻转课堂”项目给我的启发是: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要让他们真心真意地“投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们“玩”点什么,越嗨越好,越有名堂越好。对于我们新闻传播专业来说,这倒是很明确的——带学生做新闻实践。但是做什么,以及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该怎么做呢?这两个问题我当时考虑了很久。南大新闻传播学院对带学生做新闻实践不仅有传统,而且有支持、有共识。我来南大的时间不长,已经看到不少老师都指导出很出色的学生实践成果。这一方面给了我暗中学习的模板,另一方面也知道同事之间可以同气相求砥砺共进。“家书”就是这样一个同事们“聊出来”的项目。2016年7月15号,海燕老师、永志老师和我在一家星巴克聊我们共同感兴趣的新闻教学与实践的话题。大家最后聊出了一个让大学生给父母写信的项目,并决定套用当年那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就叫《家书》。 



新生们要军训,开学后三周,我才能见着他们。这个项目是否真有可行性,还有待验证。我指导的一个学生媒体公号新记者(ID=NJUXJZ,此处是植入式广告)被征用来摸一下底。迎新的时候,新记者团队采访了不少新生和家长,了解家长最想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强度。这让我感到,这个选题不仅可做,而且很适合大一新生来做。 因此我正式把《家书》嵌入到《读新闻》的教学大纲里,动用老师特权,大笔一挥,这个项目占总分的40%。这下,箭在弦上,不做不行了。 


给16级新生上《读新闻》第一讲时,介绍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说到“家书”这个项目,大家眼睛放光,又满是疑惑。到底这是个什么项目啊?我也没数,但我很清楚,这学期的任务就是和大家一起把没数变成有数。《读新闻》的课堂讲授部分被我安插了“媒介环境变化”、“了解使用者”、“什么是新闻”、“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之类讨论性的知识点,目的也是一步步让同学们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广泛意义上的新闻:关注当下的共同世界、形成人群的公共连结、促进真切的对话交往。我反复告诉学生:《家书》绝不是中学课堂上的一个作文题目,它是一个饱含着专业考量的媒体项目。作为全国首档大学生与父母的对话节目,《家书》的宗旨是:挖掘两代人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用真实、真切且不断扩大的交往,改善中国成年人的亲子关系。家庭是“私人”的,又是社会的细胞。《家书》希望用一个个人化的方式介入到社会性、公共性的领域。 


逐渐清晰的实践方案


10月13日,我们开了《家书》选题会。今天可以坦白说出来,简直是一场”灾难'。同学们花了很多心思,比如想用各地方言来叫“爸爸妈妈”、向爸妈介绍食堂饭菜,要做成“舌尖上的南大”等等,但总的感觉就像他们做的炫酷PPT,看着美丽,实则空洞。刚上大一的孩子们还不明白:新闻实践不是搞晚会,它要促成真切的社会交往,就只能从真实的共同世界里找选题。于是,再回到课堂。我们一起讨论什么叫“使用者视角”、讨论什么叫“当下感”、讨论个体如何通过新闻与社会产生“关联”等等。与此同时,有8位同学勇气可嘉地要当“先遣队”,他们试做了第一批节目——之所以说他们勇气可嘉,是因为做第一批节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供拍砖的。 


10月27日,我们听到了这批节目,内容比两周前有吸引力多了,有“爸妈,我的爱情青涩,但请给我机会试错”、“爸爸妈妈,请不要突然来看我”、“我是一匹北方的狼,却在南京冻成了狗”等等。初听,挺惊喜,再听,问题又堆成了山。比如叙述前后不一致,一会儿“你”,一会儿“我”,一会儿“爸妈”,三句话就让听众犯晕;比如各声音元素之间的过渡太生硬;比如内容上缺乏实质性推进,在一些单薄的情感点上用排比句反复吟咏……等等等等。但无论如何,有了这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目标也就逐渐清晰了:首先,要明确《家书》的内容定位;其次,要确定《家书》的形式要求,包括固定的片头和结束语、时长限定等;第三,要确立声音的质量标准和录制的技术要求;第四,要考虑如何在网络上传播。 


11月23日,我带着《家书》先遣队的8位同学去江苏新闻广播取经。虽然正赶上一场大雪,记者们都到新闻现场奔忙了。但见缝插针之间,江苏广播的老师们还是给了同学们非常有效的指导。事后回想,这次取经至关重要,它的价值不在于知道了“如何避免气口”、“如何用AU做后期”等录制技巧,而在于让这些大一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专业”,并能以此为参照确立节目标准。与蜻蜓FM的对接也很顺畅,但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毕竟收听量多少是一眼可知的。 



12月15日,记忆犹新的一次课。我们已经广而告之《家书》要上线,所有人都知道,一旦上线就不能掉链子。因此这节课上,我们还在反复讨论后续节目怎么做。看了一下当时的纪要,我对同学们还存在的问题说的相当直言不讳,包括标题空洞、过度抒情、缺少核心事件、语言不够口语、感情转折突兀等等。现在想想,这也是节目要上线带来的“压力”:它碾碎也让人忘记了大一新生本来应该被小心呵护的“玻璃心”。我记得我在课堂上放的最后一张PPT上只有四个字:无限期待…… 


期待来的成果还是有点让人小高兴的。《家书》上线两周后收听量突破10万。我在课堂说,我们要破百万啊。同学们说,切,怎么可能。结果《家书》播出不到3个月,在蜻蜓FM的收听量就达到160万,并开始在江苏人民广播的新媒体平台大蓝鲸APP上播出。


做一个可持续的项目


就一门课程的配套实践项目而言,《家书》已经完成它的使命:又虐又燃地让同学们过了一学期。虐是有的,有人的文稿修改七八遍都过不了关,最后我告诉他“通过”的时候,感觉微信那头的小孩手抖得表情包都不够用了。燃也是真的,《家书》收听破百万的时候,我们在群里狂下红包雨。同学们说“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课结束了,成绩也出来了,但《家书》才呱呱落地,这门课负责把它生出来,后面还要一点点长大。因此,我们筹建了《家书》编辑部,要让它持续运转下去。我很喜欢有一次和《家书》总编冯臭臭同学的对话,并“别有用心”地保存了:


总编

老师,明晚的三期节目是今晚微博预告吗?

亲爱的,以后这样的事别问我了。

你是总编,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要不然要你们来练啥呢,傻孩子们。

总编

那我就使劲倒腾 好好把孩子带大了

总编

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不管是不可能的,但不能事无巨细地管。我最高兴的,就是看到这个项目带着一批同学迅速成长起来。除了总编冯雅雯、副总编贾威外,还有30位同学加盟了《家书》编辑部。2017年,《家书》制定了不少小目标:首先,节目内容要深化,一方面要突破目前以“思念”为主的情感定位,促进两代人讨论更多有社会意义的现实话题,比如“裸贷”、“养老”、“父母给要不要给孩子买房”等;另一方面还要策划一些特别有服务意识的“有用”的节目;其次,节目类型要创新,每周五《家书》固定推出特别版块,现已有“家长回信”系列,还正在尝试“名人家书”等特别节目;第三,组织运营和团队建设要健康有序。我个人觉得,学生媒体的特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鼓励他们充分投入,又不能因此阻隔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因此学院和指导老师如何进行“制度设计”是一个核心问题;第四,外部关系要拓展深化。不仅要加强和蜻蜓FM、江苏文艺广播等媒体渠道的合作,还要努力建设与使用者的亲密“社区’、用新闻”策展“的方式生产内容。 


如果说的简单粗暴点,那就是希望《家书》的收听量能尽快达到千万级。 


作为教师的感受


最近接受了好几拨采访,都是来谈《家书》的,这里有幸运的巧合——《见字如面》走红、主流媒体开始弘扬“家书文化”等。新华报业的交汇点报道了《家书》、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大蓝鲸APP围绕《家书》做了视频直播,现在正在筹备《家书》的视频节目、蜻蜓FM和国航合作,在国内外航班上都可以听到《家书》。包括这次应《新闻记者》公号邀请,写这篇关于新闻实践教育的小文。作为指导老师,与有荣焉。但既然同行交流,我不妨把个人感受说得更坦率直接一些。 



首先,指导老师也能学到很多。作为研究者,我关注“新闻创新”,《家书》给我提供了一个以“局内人”身份观察创新实践的机会。“新闻策展”、“开放编辑部”、“公共连结”、“个人化”、“关系社区”等等这些在前沿文献里看到的术语,都能在《家书》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被尝试和检验,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作为行动者,我也体会到塔奇曼在《做新闻》里对“关系”把握的深刻——做新闻,真的是在社会关系里做新闻,大环境变了,道理依旧。如何与信源合作、如何与渠道合作、如何得到上级的支持(比如学院给了这个项目很大的支持),制度和技术(比如微信群作为生产工具)起什么作用、以及行动者如何面对压力进行个人时间分配等等,都要学习;作为教师,我也籍此重新思考“做”与“学”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围绕着“做”来倒逼教学内容的改革。新闻教学与实践脱钩的问题长期存在,以至于业内一直有“学新闻”没什么用的看法。但如果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围绕这样的问题,课堂上结合前沿理论进行总结和探讨。这样凝练出的知识点可能会更加符合当下新闻实践的规律,它既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也不是脱离实践的空谈。

 

其次,它帮助我接近了期待中的师生关系。这大概是我个人的执念:我总期待大学教师的职业能带来某种归属感,在大学里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能一直和优秀的年轻人待在一块,这种福利就不是其他工作所能享有。但慢慢我也发现,教师年龄渐长不可避免会出现“代沟”,老师毕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逛B站、玩狼人杀什么的和学生们拉近距离。但如果老师和学生们一起作为“行动者”来工作,这个合作的过程会产生很好的关系。参加《家书》项目的同学有时候在群里疯狂地@我,让我常常有一种给他们打工的感觉。压力之余,相互会开玩笑、吐槽求安慰。这种关系之所以是良好的,是因为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学生们忘记了面对老师时常有的羞怯,师生都因为更加放松和集中注意力于项目本身而获益良多。 


最后,友情提醒:大坑,慎入。尽管很有价值,但的确会占用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教师这个职业静水深流,细想想,还真是应该早早进行个人规划。这也算是我在进行新闻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后知后觉的一点儿个人感悟。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

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

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

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





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144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店+互联网模式分析报告
CNR经济之声
体验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
[转]中国之声,中国新闻广播的旗舰,信息时代的媒体尖兵。 2011-6-8 11:09阅
苏州人民广播电台苏州新闻广播 FM91.1简介
第十三届“桃李杯”,250个节目在多个剧场集中展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