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葛根汤

方歌: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相关条文:(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方组: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葛根汤应用案例5


1、河南省焦仲瑜医生案例:

患者:吕某 唐河县人

性别:男

年龄:55

初诊日期:810

项僵5天,口歪3天前来就诊。嘴向右侧歪斜,眼不能闭合,项后略僵疼,面神经出口处压疼(),血压135/80,睡眠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处方:葛根汤

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生白芍30g 生姜45g(切片) 干枣12(撕开)

剂量:五剂

煎煮方法:水1500mL,泡20分钟,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3次饭后热服。

二诊:口基本正常,眼睛闭合还有些困难,项部略有不适。

按上方不变,又进五剂,服完后来复诊,所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因患者特怕扎针、复位,就单服用中药治疗。

《伤寒论》32 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按:方中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2、福建省张秀琴医生案例:

患者:彭某

性别:女

年龄:9

初诊日期:2015414

症状:发热四天,伴前额痛,无汗出,衣物倍于常人,手足冷,曾在他处治疗症状未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浮,体温391摄氏度。

辨:太阳伤寒

法:发汗解表

处方:葛根汤

方组:葛根60 麻黄45 桂枝30 生姜45克(切) 炙甘草30 芍药30 大枣十二枚(撕)

剂量:一剂(两天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再煮20分钟,分两天温服。

服用一剂后汗出热退,

按:该小儿衣服穿多于常人,说明有怕冷畏寒的现象存在,同时又发热,脉浮,无汗;诊断太阳伤寒表实证,以葛根汤发汗解表

相关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前额疼痛属阳明经疼痛,清朝的《医宗金鉴》伤寒心法把葛根汤定阳明经表证,并附歌诀: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二诊:热已退,鼻塞,流涕,咳嗽,其母诉小儿鼻炎多年,面黄,眼四周有水斑,便秘,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辨: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处方:小青龙汤加制附片

方组:制附片30 麻黄15 桂枝15 干姜15 白芍15 炙甘草15 细辛15 五味子15 制半夏15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按:小儿脉浮,鼻塞,流涕,为伤寒表不解,又见水斑,故用解表化饮的小青龙汤治疗。

注:水色,水斑,是刘渡舟先生研究伤寒学说总结出的一套诊断水气病的标准,余遵从之。

相关条文:《伤寒论》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三诊:咳嗽已好大半,鼻塞,流鼻涕缓解,其母诉:近来小儿食少,便秘,夜间时汗出舌淡红,脉缓。

辨:病后体虚

法:健脾善后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桂枝60 炙甘草60 生白术45 干姜45 党参45 白蔻仁30 砂仁30 制附片30 生姜45克(切)

剂量:七剂(两天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一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两天温服。

效果:面部水斑消退,略显红润,食欲增加,大便好转,流涕进一步好转,鼻塞,盗汗均未再发作!

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故用上方来补脾气,温脾气,健脾气来治疗,诸证痊愈。


3、河南省张建青医生案例:

患者:刘某 河南南阳邓州市人

性别:女

年龄:53

初诊日期:2014125

病史:患者自诉感冒发热一月余,在医院和其他诊所吃药及输液七天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此诊治。

症状:患者体胖、面部红稍紫,声高气粗,口臭,头疼、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甚时阵汗少量)身困、项背部强痛不适,纳差,大便干、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厚,脉浮数兼紧。

处方:葛根汤

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生白芍30g 生姜45g(切) 干枣12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禁忌:辛辣生冷油腻饮食。

二诊:患者诉全身轻松,已不发热,颈部不再强痛,饮食仍不佳,大便干,舌苔偏厚腻。

调整处方:大柴胡汤

方组:柴胡60g 黄芩20g 大黄20g 赤芍20g 制半夏60g 枳实30g 生姜50g(切) 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五日后听其邻居说已痊愈。


4、福建省刘德胜医生案例:

患者:李某 南安梅山人

性别

年龄:27

初诊日期:201410

症状:头痛,项背强,怕冷,小便夜频,睡眠差时上述症状加重,病情已持续数月,淡红舌,薄白苔,脉沉迟。

处方:葛根汤合真武汤

组方:制附片30 葛根60 麻黄45 桂枝30 炙甘草30 白芍30 茯苓45 白术30 生姜45克(切片)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五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小便夜频消失,他症均减。

再诊时以原方七剂

效果:头痛,项背强,怕冷诸证均除。


5、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尹某

性别:女

年龄:63

初诊日期:2014122

症状:头痛半年余,项部不适,耳鸣,二便可,眠纳可,舌淡红,舌上有裂纹伴疼痛,苔薄白,脉沉迟。

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合真武汤
组方:制附片30 葛根60 桂枝45 白芍45 炙甘草30 茯苓45 白术30 生姜45克(切片)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125日:头痛大减,舌上仍有裂纹但未再疼痛,耳鸣项强均减

调整处方:以上方去葛根 (即桂枝汤合真武汤)

剂量:六剂

1215日:上次服药后诸证均除,昨日感冒受凉后头部略微不舒,无其他不适症状。

处方:以上方六剂巩固。

6、贵州省田茂松医生案例:

患者:女

年龄:35岁

初诊日期:11月1日

左侧面瘫,鼓腮漏风,左眼闭合不完全,伴泪水溢出,无汗,咽红口干,便秘,夜尿每晚一次,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弱。在某医院治疗十天症状逐渐加重,求诊于我门诊。

诊断:面瘫

治则:温经散寒 驱风通络

治疗:1.当即以针刀触激面神经(十天一次);毫针刺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牵正、迎香、人中、承浆、地仓、頬车、风市、合谷穴位(每天一次)。

2.中药葛根汤

方组:葛根 60克 生麻黄 45克 桂枝 30克 炙甘草 30克 生白芍 30克 生姜 45克 大枣 12个(撕)

剂量:十剂

煎服方法:以水2000ML煮沸40分钟,余600ML,分三次服。

经过五天治疗后,面目恢复正常,鼓腮不歪、不漏风,眼睛可以完全闭合,嘱咐吃完余下五剂中药。

治疗效果:后,电话随访,已痊愈。期间,针刀治疗一次,毫针五次,服葛根汤共十剂。

 

7、河南省韩冰医生案例:

患者:赵某

性别 : 男

年龄:42岁

初诊日期:2015年11月25日下午

因洗头后受凉,有点鼻塞,流涕,病人不在意,于清晨起床发觉口眼歪斜,急来诊,舌淡白,脉浮数,鼻涕多鼻音重,右侧额纹消失,嘴角向左侧倾斜。

处方:葛根汤加味

方组:附片 15克 葛根 60克 生麻黄 45克 桂枝 30克 炙甘草30克 生白芍 30克 生姜 45克 大枣 12个(撕)

剂量:三付(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2000ML煮沸40分钟,余600ML,分三次服。

嘱咐:下午5点后不得服药以防麻黄剂兴奋影响睡眠,并嘱病人最好服药后覆被出汗两至三次。

复诊:11月29日。鼻涕已消,额纹重新出现,嘴角不注意的情况是不会发现歪斜。舌苔白稍黄,脉浮平,反映多年颈椎病好了不少,而且颈胸结合部多年硬结肿块开始软了。要求再开十付除根,但没有听从病人的要求,给其开了五付以观效果。

嘱:病人忌绿豆制品、猪肉、凉水果、石膏制剂豆腐类。

医者按:葛根汤是温和的发汗剂,有散寒舒筋的功效,解热,镇痛,抗过敏,改善大脑供血,本证病人在天冷的情况洗头受寒,属头部直接侵入寒邪引发此病,而且病人长期颈椎病,太阳经气受阻,阳气不能畅行于太阳经,所以受寒后不能驱邪外出 ,在病人受寒休息后,寒邪入脑产生面痹。葛根汤都能很好的治疗这些症状。

 

8、河南省张建青医生案例:葛根汤两剂速愈儿童高烧头痛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5岁

时间:2016年1月16日

代诉:头痛,发热39.5度,伴恶心、呕吐两天,发热呈持续性,波动在38-39.5度之间。考虑可能为脑炎型感冒,给了葛根汤一剂。

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生白芍30g 炙甘草30g 生姜45g(切) 大枣12枚(撕)

煎煮方法:水开再煮30分钟,一付喝两天,喝后盖被发汗。

复诊:1月18日,家长诉喝一次后盖被即大汗出而热退,恶心、呕吐已止。给予上方一剂继服。

复诊:1月20号,不再发热,症状消失,给予常规药巩固治疗。

感言:经方的治疗效果,神奇不可言!

 

9、湖南省刘少利医生案例:葛根汤加味治疗身体发热恶寒

患者:徐某

性别:女

年龄:27岁

初诊日期:2016年2月12日

主诉:发热恶寒,无汗,颈部不适三天,患者于前两日出现发热恶寒,喉痛,当时自测体温39度,在附近诊所输液两天,效果不佳。

查体:体温39.5度,扁桃体稍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辨为:太阳伤寒

治法:发汗解表

处方:葛根汤加桔梗

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芍30g   生姜45g(切片)大枣12枚(撕) 桔梗3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再煮25分钟,分两次温服。

电话随访:下午5点正服完第一次药,晚上6点身上正微汗,嘱继续盖被发汗,晚上8点服下第二次药,当时测体温37.2度。

治疗效果:第二天带其女儿来看病,诉,发热恶寒、颈痛均除,唯感喉咙稍痛,嘱其服完第二付药。

相关条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0、河南省张建青老师医案:大柴胡汤治疗糜烂性胃炎验案一则

患者:刘某

性别:女

年龄:62岁

初诊日期:2016年1月15日

诉:胃脘部撑胀疼痛,伴泛酸半年余,多处治疗效果不佳,胃镜显示:食道炎,糜烂性胃炎。查:胃脘部按压痛,两胁叩击痛,饮食可,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厚。

处方:大柴胡汤

方组:柴胡60g  黄芩20g  制半夏60g  枳实30g  白芍20g  大黄20g  生姜50g(切) 大枣6枚(撕)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煮开20分钟,分三次温服。

复诊:诉服一次药后打嗝半小时,以后胃脘部舒服,高兴的说多年来没有如此轻松过,大便可。

查:舌质淡,苔薄,给予桂枝人参汤7剂调理脾胃功能:

方组:桂枝60g 炙甘草60g  党参45g  生白术45g  干姜45g

煎服方法:水开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后又服桂枝人参汤21剂,病告痊愈。

 

11、浙江省薛继余医生:葛根汤加味治验一则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初诊日期:2016年3月7日

主诉:受风四五天,颈项强直,紧,额头痛,无汗,恶风,怕冷,鼻稍塞,苔薄白,脉浮紧。

太阳经受风,风束肌表;治当发汗解表。

处方:葛根汤半量加白芷

方组: 葛根30克 生白芍15克 白芷10克 麻黄20克 炙甘草15克 桂枝15克 生姜20克(切)大枣6枚

剂量:一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二次温服。

服后拥被汗出而解,一剂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部神经麻痹葛根汤:葛根20克、麻黄9克、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白芍6克、大枣12枚。这是...
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
中医笔记手抄(2)(印)
经方医案 (下)**
《伤寒论》心得 (一)
王耀光: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