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普通人临《兰亭序》其实也很差

在古人那里,临摹和创作没有明确的界限,临就是创,创就是临。明清以后,如董其昌、王铎、何绍基、吴昌硕、李瑞清、沈尹默、邓散木等人临作极其众多,临作也常常作为朋友之间的酬答。更重要的是,古人存在“临——日常书写——创”这样一个自足而完满的过程,过渡自然,今人则是“临——创”,故而出现脱节。临摹中所取法的经典,无法很好地通过“日常书写”来消化吸收,转化到个人创作中。

偶见数件保留在法藏敦煌文书中的资料,见证了古人日常的临摹和书写状态,殊为珍贵。其中有《千字文》稿本,临摹王羲之《黄庭经》、钟繇《宣示表》,以及风格、规格和文字长短不同的《兰亭序》临作,能见天质,没有丝毫做作和掩饰。

敦煌书法资料伯2544

五件临《兰亭序》稿中,伯2544写在一卷唐诗抄后面,从文字上看,全篇完整。偶有脱漏,但并不在意。“阴”字写法有误。写完全篇之后,又写了两遍“永和九”等字,心态放松。全篇对于“之”字变化极其在意,尤为醒目。

敦煌书法资料伯 2622

伯 2622写在一卷吉凶书仪的背面。其中的“阴”字,写法与伯2544一样。笔法相对粗壮重,右侧还有一行倒写的小字,很有趣。

敦煌书法资料(伯 2681)

伯 2681中有“大唐乾符三年”字样,时在876年。文字写在《论语》抄本前。这段只是选写《兰亭》中的字,其中有“尚想黄绮”数字,出自王羲之的《尚想黄绮帖》。这件完全是写了玩,墨色不匀。中间有一行笔画较细的字,可以看出作者名字叫张喜进,极为珍贵。

敦煌书法资料(伯 3194)

伯3194也是写在论语抄本的背面。“阴”字写法与伯2544和伯2622同。“亭”字则写成了“停”。纸张右侧有几个与正文无关的字。

敦煌书法资料(伯 4764)

伯4764书写水准最高。最后连写了几个“激”字,看出当时的调整状态。临《兰亭序》稿本中,有些纸张是残破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临写过程中的随意涂抹,漫不经心甚至玩世不恭的态度,恰恰因此而有一份难得的自然纯朴,极其偶然地保存下来,成为重要的书法文献。

敦煌书法资料—唐人无名氏临钟繇《宣示表》

临《宣示表》较之《千字文》和《兰亭序》的书写或临写水平要高许多,章法和笔法尤其是笔法,已经有一定的功底,注意到了同字变化这一细节。临习虽然只有三行稍多点,但气韵流动。内容相比原帖既有脱漏又有添加,最末加上了“奈何奈何,不具”和“王羲之白”等字样。 《千字文》写本尚未得法,从笔画的瘦硬尖利来看,使用的多半是硬毫,弹性较大。捺画通常略见上翘,隐约有一些简书韵味,由此得见原汁原味的民间写本样式。

敦煌书法资料-千字文

《黄庭经》为唐人无名氏所临,水平很高,运笔、结体、章法都接近原帖,非常到位,可谓高手在民间。

唐人无名氏临王羲之《黄庭经》

此处所选,皆非名家临作,大多是一些无名氏的古人处于自然状态的“日常书写”,可以看到临摹的原生态。对于临摹的理解和把握大有裨益。不仅可以展示临摹本身的意义,也能看到“日常书写”的价值。书法史中很多经典之作的出现,并非一定就是如何庄重宏大的扛鼎巨制,恰恰是一些不经意的手札和便条,处于类似的自然放松的状态中。有鉴于此,当下书家如果想避免“展览强迫症”,远离应展式创作,就应该回归到“日常书写”。(薛元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喻革良:如何让书写变得更有意味
古代人学书法的练字稿曝光,看完有信心了!
难得一见!古人是怎样练字的?
付春林博士论书法
没有比这更高清的《兰亭序》了! | 翰墨
看完兰亭集序的字之后有什么感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