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其昌临米芾《蜀素帖》,写的不像又能如何?

董其昌在米芾《蜀素帖》的卷尾题道,“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我们看《蜀素帖》原作有一种雄健的姿态。在艺术风格稳中有变,天真自然,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这一卷是董其昌临米芾诸帖。如果与原帖对比似乎出入很大。如果按临帖的标准眼光去看,这肯定不是一件优质的作品。在“重九会郡楼”这一段,董其昌用笔淡雅,结体与米芾类似,笔画的轻重对比有所减弱,有着极具鲜明风格的董氏色彩,在董其昌的诸多作品存在着很多类似这样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掺杂着个人的风格,并非初临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面貌。对于临帖,有的人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临帖必须是遵循原帖的一笔一划,然而却不看看这样的看法适用于什么样的阶段与范围!书家的取法不同深刻地影响着后期自我的创作。

董其昌作为晚明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书法创作思想影响着黄道周、王铎等后辈。他从大量临摹古代法帖中所感悟到的心得,最显著的是用笔的“虚灵”。董其昌常以禅喻书,尝云:“禅家亦之,须参活句,不参死句,书家有笔法,有墨法,唯晋、唐人真迹具是三昧。”

跟大家来分享董其昌的书法不是来展现他的临摹水平有多么高超,而是来体会董字的结体与用笔,来感悟董其昌的笔势。董其昌用笔技能与其他书家不同,“质任自然,是之谓淡”。其实,书法名家与普通书法爱好者的分水岭往往在于用笔能否精到。书法的美有很多类型:刚健雄厚,秀丽多姿等等。而董其昌书法的美就是一种“淡然”。这种创作思想在他的临习中也得到了体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在书法的追求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无形中给自己的画了一个圈子,书法的道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精临——田小华
孙晓云: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临摹指要
按此步骤,谁都能看懂书法!
这样看书法,才叫大乐趣!
董其昌 行书《邵康节先生自署无名公传》拓本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后》,高清放大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