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此帖53岁时写,只有五行计四十七字,临写的人太多了

公元1089年,生性放达,为人率真的苏轼在朝廷因为又一次狠狠地抨击了当权派,待不下去了,于是申请外调。当年三月,“除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州事”,到杭州做知州了。

这是苏轼第二次去杭州做官。1071年,苏轼因为政见不同,触怒了王安石,外调到杭州做通判。那时苏轼才36岁,说他年轻,政治上幼稚不为过。

可是从1071年到1089年这十八年间,苏轼在宦海经历了两个皇帝,经历了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强人,辗转多地做官,甚至被下狱差点整死,几经沉浮,不能再解释为苏轼政治上不成熟,而应该是其性格问题。

《东武帖》是1089年苏轼写于在杭州任上的书信。苏轼四月出京,五月至南都,六月渡江入浙西境,七月到杭州任。收信人是密州知州王巩。

《东武帖》原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今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轼又上。

“东武”,即宋时密州,今山东诸城。

“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苏轼曾在1074-1076年做密州知州,苏轼这句话是谦词,意思是隔了这么多年,希望你帮我掩盖掩盖我在密州做的恶事。

“真州房缗,已今子由面白”:真州即是今天的江苏仪征。1085年,苏轼曾在此谋划买田卜居。子由,即苏辙,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苏轼《东武帖》纸本行书,28×3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您转发或收藏,请点击一下“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天易见,君难见,苏轼对谁如此不舍?
苏轼一生为何一贬再贬?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杭州做什么官
《苏轼传奇生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