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帖临的不像,要么没入门,要么水平太高,看看他们临的苕溪诗帖

初学书法的朋友,从碑帖入门是堂堂正路,就具体临习的方式而言,多是描红,对临,总之,先亦步亦趋,找到书法在形式上感觉。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有深厚书法基础,甚至是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而言,他们临习碑帖,在很多时候就让门外人看的有些迷糊了。心说:这除了内容一样,神采,姿态都跟原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这是为什么呢?

张照临《苕溪诗帖》

首先当然是我们的眼睛没有透过碑帖外表窥见其艺术根本的能力。一如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其著作《书学捷要》中论述: 学书要识古人用笔,不可徒求形似,若循墙依壁,只寻辙迹,则疵病百出。如欧阳正书,刻励劲险,碑字偏于长;颜鲁公正书,沈厚郁勃,碑字偏于肥;褚河南深于用笔,字势似软弱;李北海笔画遒丽,字形多宽阔不平;米襄阳奇逸超迈,体势似疏散;苏文忠公书,得晋、宋风格,用笔丰而多扁;赵文敏虽摹二王碑刻,颇似张司直。然各家书法,真书与行书不同,碑字与小楷异形,当究其用笔,弗仅摹形似。至于唐人以上碑刻,历年久远,击挞模糊,后人重加刻划,面目既非,更摹形似,失之远矣!

张照临《苕溪诗帖》

其次则是,在书法上取得很大成就是书法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他们依然会从古碑帖中吸取养分。可他们在临帖的时候,关注点已经不是原碑帖在字形上的姿态,甚至神韵。就出现了有些著名书家的临本,在字形,神态上与原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只是书家为了找寻原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是的心神境况。所以,以字形论高下,未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张照临《苕溪诗帖》

宋代大书家米芾的《苕溪诗帖》,是米癫的代表作之一,与其《蜀素帖》并称双壁,用笔遒劲,。方圆并用,纵横恣逸,张力十足。为历代学书人所钟爱,临本也很多,小编这里选取了两个临本,供大家赏析。一个是乾隆时大书法家,张照的临本,乾隆评他的书法说:“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 难怪乾隆经常找他代笔。另一个是和我们这个时代更接近的启功先生。对于启功先生,毋庸小编多言。

张照临《苕溪诗帖》

南唐后主李煜评唐代书家有言: 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麤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张照临《苕溪诗帖》

套用这个模式,看看两位书家的临本,较之米芾而言,得之几何,失之几何呢?

张照临《苕溪诗帖》

张照临《苕溪诗帖》

张照临《苕溪诗帖》

张照临《苕溪诗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唯书艺师生缘——忆刘维哲老师二三事
再谈启功书法:严格的讲启功是新时期的帖学大家,无人能及
书法碑帖 颜真卿裴将军诗 墨迹临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千年,传世之美(瞿忠谋)(1)
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书法讲究“高古”。什么是“高古”?怎样写出“高古”的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