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视觉 ●择一事,终一生 曝光惊奇的微观世界
大视觉

艺术会客厅


撰文 庄娅琼

毛安吉近影

择一事,终一生

曝光惊奇的微观世界

一位从事工程建设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业余时间喜欢把镜头对准世界上最繁盛的小动物:昆虫,十几年来的专注拍摄令他在沪上摄影圈渐渐成名。微观世界,是怎样一个惊奇自然?在毛安吉的镜头下,“卑微”的常被人类忽视的昆虫,有着不可思议的情感与智慧,而在他令人着迷的叙述中,摄影经历中的见闻与故事,比照片更精彩,更动人心弦。

《拟态》系列中绚丽如花的兰花螳螂

姬蜂引路,找回童真

出生于1964年的毛安吉,和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一样,童年里少不了“昆虫”这个玩伴儿,而比普通孩子更幸运的是,除了捉蜻蜓、斗蟋蟀之外,毛安吉还能跟着摄影发烧友的父亲一起四处采风,回到家父子俩一起冲洗照片,这份温馨的快乐回忆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

参加工作后的毛安吉,起初也和大部分摄影爱摄者一样,去世界各地的旅行时拍摄壮美的风光,但心头却始终萦绕着淡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憾,“我是一个执着的人,对于摄影这个爱好,总觉得内心仍想追求更高的目标。”


《表情》系列中的鳃金龟正好奇地注视着毛安吉

这份不甘心曾让他3年内连续十次前往福建霞浦10次采风,但却未诞生一张令毛安吉真正满意的作品。就在第10次拍摄时,同道中人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心结全解。“那是福建当地一位摄影高手,霞浦这个地方正因他的拍摄而出名,当时我向他倾诉对于风光摄影不成功的遗憾”毛安吉顿了顿,一字一顿地复述出十几年前那句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话:“他说,我用一生在拍摄霞浦的这一张照片,你只来了十次而已。”

择一事,终一生, 只有真正专注自己所拍摄的领域,才能创作出精品。于是,毛安吉决心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专注拍摄。

《不常见》系列中的栎长颈象甲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道路总会自然走出来。没多久,毛安吉就发现了那条自己想走的路。他还清晰地记得,那是2002年夏天。“我在四川青城山的山路旁休息,见到一只可爱的小昆虫,就拍了下来。回到家放大再看时,不由吃了一惊,这只小生灵的色彩竟如此绚丽,我立刻查了它的名字,原来叫姬蜂。”

《不常见》系列中的荔蝽

从此以后毛安吉就迷上了昆虫摄影,只要有空就天天拍摄,经常泡在公园,一头闯入了迷人的昆虫世界后,发现了更多微观世界的美丽。“我的本职工作是大工程建设,有时压力非常大,一到周末我背着相机去野外拍摄,全情专注,不知不觉几个小时下来,一身轻松,好像回到了留恋的童年时光,压力尽消。”

《不常见》系列中的广翅蜡蝉的若虫

从第一代数码相机奥林巴斯3030,到现在的佳能5DSR,从300万像素到5000万像素。随着设备的更新,执着的毛安吉也从发烧友变成了名气渐增的昆虫摄影家。他的内心也仿佛有一个快门键,一旦按下,便周而复始,不断诞生惊喜的创作……

《不常见》系列中的食蚜蝇

感性洞察,理性拍摄

毛安吉喜欢拍摄昆虫,也喜欢在博物馆或各大讲座上,与听众分享拍摄的故事。从单纯记录到“有故事的拍摄”,毛安吉说自己走过了7个阶段,“最初会在意数量,拍到多少种昆虫,而后开始同步关注用光、色彩、构图、动感等等,追求创作的艺术性,而我最享受的阶段则是现在:有故事的拍摄,有些珍贵的场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所有的拍摄经历中,有一个令毛安吉念念不忘的故事,那是在松江的大千生态园,毛安吉观察到一对正在交尾的豆娘,突然其中一只被蜘蛛扑杀, 并当场吞噬掉了头部,毛安吉情不自禁用小草去拨动,希望另一只豆娘赶快离开。但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发生了——另飞离的豆娘停在空中约半米高,望着自己另一半的惨状,突然用力冲向了不远处的蜘蛛网……毛安吉回来后写了一篇题为“豆娘绝恋”的文章,打动了很多人。

《豆娘绝恋》故事中,雌性豆娘见到伴侣被蜘蛛吞噬后,一头栽向蜘蛛网“殉情”……毛安吉的镜头记录下微观世界里动人的情感

另一桩“奇观”发生在海南岛五指山,毛安吉偶然拍到一个荧叶甲虫在吃海芋叶——这种植物一旦感受到威胁,就会分泌一层剧毒水露,人类碰触也十分危险,可荧叶甲虫偏爱这魔鬼般的食物,它们该怎么安全地饱腹呢?

毛安吉拍摄的照片,揭露了昆虫绝佳的聪慧:只见甲虫先用嘴轻轻在海芋叶片上咬啮出一个圆圈,其目的是阻断叶经脉,如此一来毒液便无法被输送到圆圈内的叶面上,它们就能在安全范围内享用美食。“小小昆虫有他们的本能与智慧,多看到这样的奇观,人类也不会盲目自大。”

珍贵的锚阿波萤叶甲进食画面,拍摄于五指山。记录了这种聪明的昆虫如何巧妙取食有毒液的海芋

《拟态系列》

中的一条凤蝶幼虫虫

在特写镜头前

犹如一条小青蛇;

叶䗛犹如随风摆动的嫩叶……

《脸谱系列》

中的扑克牌-国王老K与王子J,分别为雄性、雌性蓝额疏脉蜻蜓

游摄无涯,学无止境

昆虫摄影对观察、审美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极其考验人的耐心和吃苦精神。譬如背着照明灯夜谈深山时,从头到脚甚至T恤内、耳朵里都飞满了小昆虫;守候羽化的过程,每一次都至少2个钟头以上;为了等候光影的变幻,从清晨守候到黄昏……而谈到踩踏粪便、蚂蝗附身这些令人避之不及的遭遇,毛安吉只是淡淡一句:“野外就是这样,也很正常。”

当然,昆虫摄影带来的好处也不少,例如它需要人置身野外、负重登山,增强体魄的同时,看到更多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此外,它也能让毛安吉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好学精神:为了解自己所拍摄的昆虫,毛安吉怀着谦逊与执着,不断拜访研究昆虫专家,结实了一些学者朋友。大魔花螳螂、拉步甲、鬼王螽斯、异螋……“用知识去寻找昆虫,比什么都方便。”

昆虫也会有表情吗?当然,微笑的甲虫和跳舞的毛毛虫,正向我们打招呼呢

十几年来,毛安吉追踪大自然的旅程,从上海附近的天目山、武夷山到云南、海南,再到斯里兰卡、厄瓜多尔……至今他已踏足92个国家,在充满惊奇的旅行中,不断遇到珍稀昆虫,毛安吉的照片不仅是艺术品,也成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在斯里兰卡旅行时,他曾遇到一只印琴锥螳螂,这只生物奇特的身体构造令毛安吉深深着迷,生平第一次想要制成标本,带回国请专家朋友一道研究,于是特意去买了威士忌,代替无法采购到的酒精,准备实施迷醉,但在最后一刻,螳螂飞走了。当时颇感遗憾的毛安吉,回国后请教专家才深感庆幸,原来是这是一种只生活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珍稀昆虫,中国境内在20世纪40年代曾有过记载,至今都没有发现有实体标本。“我当时立刻庆幸,这么珍贵的小生灵,仍然活在美丽的野外。”

《猎杀》系列中的蚂蚁捕食寄蝇

懂得珍惜,明白自然轮回的道理,这亦是昆虫摄影带给毛安吉的体会,他曾拍摄了一组猎杀专题,展示了昆虫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与人们所熟悉的非洲大草原有相同的逻辑。

“拍摄昆虫的过程,有时酣畅尽兴,有时遗憾三分。这就如人生一样,有一帆风顺,就有一波三折。”

《珍稀》系列中罕见的刺花螳螂

《上海国际摄影节》已连续两届邀请毛安吉举办了个人展,但昆虫摄影仍然是一项小众的活动。毛安吉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微观世界的奇妙,也传达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深深眷恋。他说,在上海拍摄的十几年,亲身感受到上海的原生态场地一个接着一个减少,公园绿地都采取整齐统一的规划方式,铺草坪打农药,整洁了,野趣却少了。“大自然永远是最伟大的美术家,高楼大厦是时代进取的标志,但如果在未来城市规划中,能够多保留一些自由生长的角落,我想这也是我们能留给孩子,最美好的教育吧。”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 豆娘
昆虫分论Ⅰ---甲虫(12)
情怀向上,难度向下丨触乐夜话
最美“昆虫”排行榜:蝴蝶第1,苍蝇意外上榜!
荆州打油诗里的昆虫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