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战335,二战423,一年提分近100分,他总结出了这些经验

光辉岁月,注定孤独

导读:选择司法考试,就选择了孤独,战胜司考就是战胜自己。

笔者先说说自己的情况,2016年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法学本科,2015年参加过一次司考,差了30分,毕业之后通过省里的公务员考试,11月进入某地级市公安局工作。查成绩的那天上午,我不敢相信我看到的是423分,我以为看错了,眨了眨眼睛,没错,那一刻眼泪就从眼眶彪出来了,我相信这种感觉许多战友都有过。423!终于,我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

笔者参加过2015年司法考试,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也认为我能通过,但是我查到335之后,我瞬间失去了方向,没错,那一年不止我一个考生认为卷四的评分太主观,我为此一度很不理解,不敢出门见人,甚至想过放弃司法考试。但是最后,我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我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可能外界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导致这种结果,但是最主要的,一定是我自身学习不够扎实。没错,那一年我卷四82分。我经过了一个月的痛苦后,我下定决心再战一年,而且我再也不能将希望交给卷四了,我要把客观题,特别是卷一卷二发挥到极致。2017年元月,我痛定思痛,拿起复习资料,开始新的一年的战斗。

在2016年,我再也不敢放松,不管我在忙公务员考试还是毕业论文,心里永远惦记着司法考试,我总在问自己,我要怎么做,我要怎么样坚持努力,我要如何安排时间。我很迷茫,即使能有再战的勇气,可是失败的痛苦如影随行。我买了一些书,书到了,我没有急着去看,我做的是,找之前考过的同学请教经验,在网上看各种帖子,反思自己的不足,是态度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我觉要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总结失败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开致命的错误。是的,在2015年的备考中,我太轻敌了,我以为只要大概复习一下,像应付期末考试一样就能通过,然而,国家司法考试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现实狠狠地把我打了一巴掌。我再也不敢大意,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我主要科目基本看了两位名师的资料,当然了,也不是全看,以一位为主,另一位为补充,目的是取长补短和查漏补缺。很多人会担心老师之间的观点有冲突,但我想说的是,所谓争议的知识点中,大多数是说法的不同,并不是理论的不同。退一步说,即使有争议,我们还有异议加分呢。除了争议点,更多的是没有争议的,一个老师用文字讲解得很细致很清晰,另一位老师用一张简明的图表帮助记忆,两个都看,融会贯通,岂不美哉?

二、保障信息量的充沛,切记闭门造车


我的微博、微信一直都关注着我看的老师,一直用空闲的时间和考过的同学请教经验、不断在刷网上的经验贴,紧紧地跟随最近的考试动态、热点等,看看老师们又分享了什么考点或者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我真的见过有的考生,在考试前居然不知道卷一、卷二、卷三分别考哪些科目,每个科目大概考多少分。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经过两次考试,我个人真心认为司法考试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具体的知识点有多难以理解,而在于内容的庞杂,必须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应对。持久战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心态最重要的就是动机。

在2015年,我的态度始终是浮躁的,我始终急切想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这个想法并不错,但是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中对细节的细致把握。

在2016年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考司考的动机,不是我以此来炫耀,不是渴望以此大富大贵,而是真心地热爱法律,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为它付出,无论成败,即使失败了也能坚持。无怨无悔,即是对司法考试最好的态度!独孤、寂寞、猛冲猛打,在短时间内提高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时间长了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让自己情绪波动。做真题,错一大半;同样一道题错误几次还错;明明已经学了一遍,但是再复习的时候一点点映像都没有,就跟没学一样的感觉;还有那么多书没看、还有那么多东西不会等,我相信很多战友也遭遇过这些问题,然后垂头丧气、没有信心、否定自己,这种时候就要尽快摆脱负面的情绪,多掌握最近的动态,多和战友交流,继续前行。

我调整心态的秘籍就像我上面说的,无怨无悔地爱它,不管有没有结果,多反问自己付出了什么,少在乎结果,这样做动力才会持久,压力才不会硬邦邦、沉甸甸。

四、理清讲义、真题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心态动机谈完了,现在来谈谈方法。

很多考生面对这样的困惑,讲义听完了一遍,就开始做真题了,然后在没有充分熟悉讲义的基础上,希望通过真题的反复练习和对模拟题的研究提高自己实力。和许多通关者认为的一样,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五年前司考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将所有历年真题做熟练,即使不怎么看书也能过关,当时是什么情况笔者不是很清楚,但是现在来看是切切不行的,和我一样有两次或者两次以上考试经历的考生肯定感觉得到,历年真题在现在考试中的重复率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以真题为复习中心的方法适应不了当今的司法考试了。但是,这么说并不说真题就没有价值了,真题的价值还是很大的,是复习的参考,是复习的检验标准,但不是复习的全部。我们看真题,应该回归到讲义的相关知识点中,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才是目的,真题千变万化,知识点是不变的,做真题不是目的,而是指导我们更加掌握知识点的工具!

所以,我的建议是,复习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着讲义,特别是系统阶段的讲义为中心,真题也好、模拟题也好都是指导、提示我们怎么去更好的看讲义、更有重点、更有方向、举一反三。讲义的知识点学清楚了,每年真题中的案例怎么变都是那一套!

五、关于卷一卷四的建议


许多考生都发现最后公布的分数里面卷二卷三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卷一和卷四。卷一俗称“背多分”,基本没有难以理解的内容,背得越多越准,卷一分数就会越高,我这次卷一能考122分就是因为笔者一开始就很关注卷一的准确记忆,当然时间主要安排在后期,因为前期主要用来学习刑法民法等需要大量时间理解的科目。

关于几乎所有考生头疼的卷四,我不赞成所谓的“练卷四”,通过“做题”来提高卷四的答题能力,因为卷四涉及的科目多,真题的数目有限,每年的重复率并不高。笔者认为,卷四的案例题,本来就是讲义中的内容,只要一开始就高标准要求自己,尽可能准确理解并记忆清楚讲义中的知识点,那么卷四和客观题的唯一差别便是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已,功夫在平时,而不是到了八九月份才开始漫无目地“练卷四”。当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卷四的参考书,学习其中分析案例的思路和答题的套路、模式。

 六、最后

 虽然过了司考,但是差距仍然很大,在投入了公安工作后,我依然在坚持学习法律,并打算参加法律硕士统考。其实我们本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很弱小,当我们想要改变命运的时候,命运已经开始改变了。有梦就去追,无怨无悔,坚持学习,顺便考试,光辉岁月,注定孤独,可一切风轻云淡了,那些苦又算什么呢,只是多了一段谈资、还有融入骨髓和血液的坚韧不拔。

作者:樊必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5分过司考:7月前要准备资料 7月后坚持学
注意:2016年的司考考生,这就是过关经验干货
【司考秘籍】还在傻傻刷题?看学霸怎么拿高分
8月开始的司考复习安排
10年金融经验 MBA,最后还是去考了CFA
2016级北大法律硕士经验分享(同时通关司法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