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力量为航天员“回家”路保驾护航
userphoto

2022.12.05 辽宁

关注

与神舟十三号相同,神舟十四号乘组采用的也是快速返回的方式回到地球,这让他们的回家路只用了9个多小时。从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到最终成功着陆、出舱,航天员的回家路会遇到怎样的难点?又有哪些科技手段为他们保驾护航呢?


完成多次分离后 神舟飞船进行自动变轨

航天员的回家之路,第一步就是分离。在这个过程中,载人飞船要和空间站组合体分离,返回舱还要和轨道舱、推进舱分离。在完成分离之后,神舟飞船就要进行自动变轨的动作,它会从400公里高度的圆形轨道,变轨到近地点低于100公里高度的椭圆形轨道,从而为再入大气层做准备。


再入大气层 防热衣抵御高温“烤”验

再入大气层是航天员回家之路上风险最高的一个步骤,再入的过程中,返回舱会和大气层摩擦,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普通材料根本经受不住,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防热衣。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防热大底上面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蜂窝状的防热材料,这个就是它的防热衣,我们就需要通过燃烧这种防热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彭华康:高温材料的碳化剥落会带走大量热量,返回舱的动能逐渐变小,它的动能逐渐转化为热量耗散掉,它的速度也由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七点几公里每秒的速度,逐渐降低到几百米每秒。


降落伞和反推发动机 作好着陆缓冲准备



为了让返回舱平稳的着陆,在距离地面十公里的时候,降落伞会打开,进一步降低返回舱的速度。返回舱的降落伞分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三顶伞。在整个过程中,为避免过载太大,减速伞和主伞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荣伟:就像我们开车,要慢慢地减速,逐渐减速,相当于先把速度降低一点以后再降低。


同时,发动机也会作好着陆缓冲的准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彭华康:当返回舱降落到离地面一米左右的时候,着陆反推发动机会工作,它产生一个向上的冲量,进一步使我们返回舱的速度降到1至2米每秒。然后我们舱内又有缓冲的座椅,座椅里面也还有一些缓冲的材料,能够进一步确保返回舱着陆的冲击更小,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那么,从距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航天员们重新获得重力之后,身体会经受怎样的考验?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如何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地面上的生活?戳视频,一起了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晚间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着陆!欢迎回家!
神舟十二号成功着陆地球!为何飞船返回时会燃烧,升空时却不会?
神舟13号需在1米高度精准反推着陆,如何做到的?美国为何不用?
同是飞船着陆,为什么印度的返回舱不发黑,难道我们技不如人?
神舟十二返航再创记录!曾经美苏为之恐惧的项目,如今被中国攻克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神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