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民回忆录》手稿公开 再添南京大屠杀史料新证
userphoto

2022.12.14 辽宁

关注

日前,南京大学最新发现的馆藏珍本《难民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其作者以亲历者身份记录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民众的流亡过程,还原了许多可贵的历史细节,为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

《难民回忆录》手稿公开

作者记录家人流亡遭遇和劫后见闻

《难民回忆录》手稿共19137字,作者吴雁秋曾是一名知识分子,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记载了1937年8月15日至1938年3月24日期间,一家人流亡时的种种遭遇和劫后见闻

12月11日,总台记者联系到发现这本史料的南京大学文学院馆员黄静,她向记者展示了这本《难民回忆录》手稿。

过小庄到迈皋桥,所见公路两旁房屋破坏,无一完整,田间死尸垒垒,或卧或仰,晒得黑而发赤,群犬争食,历历在目,人间惨事均不忍目睹。

南京城被攻陷后,吴雁秋留守在南京城内的母亲和民众惨遭日军暴行,这本回忆录中也作了详细描述。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新闻

亲历者手稿为还原历史提供细节

记者从南京大学了解到,目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早期文献,除了各种公文,民间以往公开的日记或回忆录主体,大多是第三方观察家。

亲历者记录中,以口述史居多,因与历史事件相隔久远,其真相细节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而这本《难民回忆录》手稿,为还原历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真实细节。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主要编纂者、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姜良芹: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普通市民心理上的情况。另外,因为回忆录作者的母亲留在南京,当作者得知南京的状态稍稍和缓后,就选择返回南京。一路上,作者也从个体角度观察到了大屠杀后期南京的惨状,以及日军留下的暴行的痕迹。

姜良芹表示,这一本《难民回忆录》手稿,对于南京大屠杀后期有着较为细致的记录,在同期的历史资料中较为稀有。这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日军侵华战争,认识日军侵华对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对目前的史学叙事起到了细节补充的作用。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静:《难民回忆录》的文史价值刍议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首份中国人记载南京大屠杀的日记内容公开
滞留南京的国军如何应对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新罪证被发现
#南京大屠杀又添新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