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日杂记(一)不能老演“样品戏”
userphoto

2023.07.04 北京

关注

马明捷(1941.9.8-2011.2.3)

作者简介:

马明捷,笔名鸣杰,汉族,中共党员。祖籍山东平度。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文系。先后担任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旅大市文化局戏剧理论研究室干部,旅大市文联编辑,大连市艺术学校教师、副校长,大连市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大连京剧团(院)艺术顾问,1996年晋升研究员。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论文导师,大连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拓展阅读:

马明捷戏曲文集:序(一)

马明捷戏曲文集:序(二)

谈谈旧戏班的那一套(一)

谈谈旧戏班的那一套(二)

谈谈旧戏班的那一套(三)

谈谈旧戏班的那一套(四)

程长庚一一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一)

程长庚一一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二)

程长庚一一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三)

程长庚一一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四)

程长庚一一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五)

一教传三派——程长庚与第二代京剧老生(一)

一教传三派——程长庚与第二代京剧老生(二)

一教传三派——程长庚与第二代京剧老生(三)

梅兰芳和培养人才

梅兰芳与近代京剧改良

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

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演出

海派京剧与关外京剧(上)

海派京剧与关外京剧(下)

学谭鑫培最好的是麒麟童(上)

学谭鑫培最好的是麒麟童(下)

“移步不换形”——京剧改革的指导理论(上)

“移步不换形”——京剧改革的指导理论(下)

“鬼音”・程腔・程派

袁派、裘派与麒派(上)

袁派、裘派与麒派(下)

“关外唐”论(上)

“关外唐”论(下)

京剧三题(一)关于旦行的界限

京剧三题(二)关于废跷

京剧三题(三)听戏与看戏

京剧改良运动百年纪念(上)

京剧改良运动百年纪念(下)

京剧改革的几点想法

京剧要放下大剧种的架子

京剧传统戏综说(一)传统剧目

京剧传统戏综说(二)第二传统

京剧传统戏综说(三)第三传统

漫谈京剧的男旦现象

漫谈谭派的分化

梅兰芳金奖大赛漫评

中国京剧艺术节观摩杂感

谈大连京剧团的剧目建设(一)保留剧目的精化

谈大连京剧团的剧目建设(二)已有剧目的提高

马明捷戏曲文集

刘新阳编


访日杂记

1996年11月,我作为艺术顾问,随大连京剧团赴日本演出,在东京都、横滨市、埼玉县共演出十二天十场,剧目是《九江口》、《百花公主》、《霸王别姬》、《甘宁百骑劫魏营》。演出期间,还和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等单位的日本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所见所闻感想很多,选择几点记下来,介绍给国内同行。

不能老演“样品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京剧团体到国外演出的多了起来,为国家争得了许多的荣誉。但是,有一个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了,这就是演出剧目的单调和重复。不管哪个剧团,不管到什么国家,开出来的戏码几乎一律是《三岔口》、《拾玉镯》、《秋江》、《闹天宫》、《雁荡山》等这么几出;还怕外国人听不懂,这儿掐一段唱,那儿删一点念,干巴巴地剩下些舞蹈、武打、跟头演给人家看。不知哪个国家的新闻媒体给这些戏起了个名儿叫“京剧样品戏”,意思是看了这几出戏就知道中国的京剧是怎么回事了,真够损的。但是,这能怨人家吗?谁叫咱们有那么多好戏不唱,翻过来掉过去老是上国外展览这几出样品呢?

邀请大连京剧团访日的是日本极光展览演出公司,老板叫津田忠彦,原是干话剧导演的。在北京看了几场京剧后,成了超级戏迷,改行办了个专门接中国京剧到日本演出的公司,已经干了十多年了,经验积累的不少,这次在日本演的四出戏,就是他在大连看戏时选定的。

津田忠彦到底是“内行”,选的都是大连京剧团的看家戏。《九江口》是架子花脸大师袁世海代表作,好看不好演,在京剧花脸“十净九裘”状态下,只有大连杨赤把这出戏接了过来,在国内屡战屡胜,连连获奖。《百花公主》是昆曲传统戏,多年来只有“赠剑”、“点将”两折流传,全剧早不见于舞台。1992年,大连京剧团和刘秀荣、张春孝二位艺术家合作,改编成有头有尾的大型京剧,主演李萍以此戏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国内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甘宁百骑劫魏营》是大连京剧团老团长张铁华根据《三国演义》编演的,与杨小楼、唐韵笙演出本不同,1956年大连京剧曾把《甘》剧演到了苏联、蒙古。四十年来,张铁华传了两个人,一个是钱浩梁(浩亮),一个是张大军。钱浩梁已经退出舞台,张大军主演的《甘》剧现在也是大连京剧团的独家产品了。《霸王别姬》是梅兰芳大师代表剧目,能演的不少,但是,大连京剧团的这出戏来历却不寻常。杨赤的项羽是袁世海教的,不光卖“样儿”,更重唱情。张冬梅的虞姬是向魏莲芳学的,梅大师中年时期的戏路子是抒情和技巧并重。行前,有人担心,除《霸王别姬》,其他三出戏都从未有人在国外演过,《百花公主》还有男女爱情的场子,也许容易被接受,《九江口》这样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戏,日本人看得懂吗?

极光展览演出公司工作做的真细,四个剧本全译成日文,附在节目单后面。演出前和场次之间有现场解说剧情,念白、唱词都打日文字幕,这就为观众听懂京剧提供了极方便的条件。《百花公主》演出时,每当百花向海俊赠剑联姻而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剧场里都响起掌声。演到百花兵败边关,国破家亡,海俊冒死来救,被巴颜一刀刺中,死前把公主所赠定情宝剑奉还时,观众都唏嘘不已,许多人用手帕拭泪。大连京剧团老朋友、专程飞回日本助阵的三菱银行驻大连首席代表水纳隆司看了《九江口》对我说:“我看懂了,张定边是个伟大的统帅,他的美德是东方式的。当看到张定边救了国王(陈友谅),国王对他说:'对不起’(原词是'愧煞孤王了’)的时候,我流泪了,坐在我周围的人也流泪了。”

和日本戏剧家座谈时,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松原刚教授讲了日中两国在历史、文化方面相同的地方很多,京剧的思想内容和程式化的表演日本人都能理解。比如,历史上日本也曾有过几个政权并立,争夺天下,互相战争的时期。这个政治集团向那个政治集团派遣奸细,造成里应外合的局面,消灭对方的事是很多的,歌舞伎里有这样的剧目,因此,日本观众对《九江口》完全可以接受。吉田登志子女士介绍梅兰芳大师1919年首次访日的情况时讲到《御碑亭》受到日本观众(特别是妇女)欢迎的情形。中国古代妇女不幸的命运和日本妇女是很相似的,因此,梅大师演到孟月华被丈夫休弃,遣回娘家,坐在车上不愿离去,痛苦万分时,很多女观众被感动得泣不成声。吉田女士的发言对我触动很大。本世纪初,京剧第一次走出国门,梅兰芳就把《御碑亭》这样的纯粹唱工戏带到日本,竟能取得成功,而经过近八十年的文化交流,我们为什么老是怕人家看不懂而非把那么几出“样品戏”不厌其烦地送给人家看呢?京剧剧目里,比《御碑亭》更深刻、更感人的戏多得不胜枚举,我们真是需要认真、冷静地思考、研究一番,文化艺术的开放,传统戏剧走向世界,让海外认识中国戏剧文化,到底应当怎么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潇洒厉慧良:教戏明码标价,不需住店请客
孙悟空一个筋斗到日本
1976年上海京剧团日本演出京剧《智取威虎山》,观众涌到台前掐花扔上,戏完盆里就剩土了!
京剧《游龙戏凤》金声京剧团
梅兰芳与日本歌舞伎(一)
一生梨园世家,一世梅兰芳华 | 参观梅兰芳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