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场直击丨“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新闻发布会
600 MINUTES丨600 YEARS
现场
9月18日下午14:00,“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媒体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4号古建举行。参加此次演出的部分艺术家:石小梅、魏海敏、钱惠丽、王芳、华雯、王志萍、吴新伯出席发布会。
荟聚中国戏曲最强阵容
发现中国戏曲核心之美
中国戏曲,数百年历史,数百个剧种。据文化部最新调研统计,目前全国由县级以上剧团保持演出的剧种仍有213个。每个剧种都蕴含着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化,每个剧种都历经数代艺人心血造诣,淬炼出各自的名戏,风格各异,各领风骚,每个剧种也都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演出项目,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资助,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任指导单位、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和三棱镜艺术联合策划并主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凯德艺术家专项基金独家赞助的【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将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届时,将有来自7个省市、9个剧种的14位当今戏曲界代表人物集聚上海,以三场总时长600分钟的演出,以20折来自天南地北的经典戏曲折子戏,荟萃为一部活化的中国戏曲“浓缩大观”。
集平生所学
展现剧种特色
参演【600分钟600年】的名家在深厚的传统根底之外,都有丰富的新编戏经验,正因为此,他们对传统有更辩证的认知,深谙本剧种和戏曲的核心之美何在。此次所有的剧目都是他们精挑细选、反复琢磨,历经几个月的斟酌修改才最终确定。20折戏,覆盖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总体上都是艺术家自认为最能够代表剧种特色并凸显戏曲“一桌二椅”传统的,而每一折戏都有一些门道,都有被名家亲自“钦点”的原因。
沪剧名家华雯的《女看灯》是整个演出活动的开锣戏,全剧用252句“赋子板”来描绘热闹喧天的灯会,且在演唱同时有十分繁复的表演,对演员的唱功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在沪剧舞台已经30多年没人敢碰。但华雯偏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她的原因是:沪剧最擅长创作演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现代戏,《女看灯》和《阿必大回娘家》可以说是最能表现沪剧特色的传统戏了。前折载歌载舞,后折原生原态。尤其是《女看灯》,252句“赋子板”,其实已经不是我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应该选择的折子了。但为了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和许多古老的剧种竞相献艺,向观众展示沪剧的独特魅力,我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了三十多年没去碰的《女看灯》,要“看”好沪剧这盏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之灯,看来要拼一下的!
越剧名家钱惠丽、王志萍此次选择的《追鱼·书馆》和《梁祝·楼台会》都是传统名剧,尤其是《梁祝》伴随着越剧百年发展历程,名家版本无数且各有特点。现在越剧舞台上常见的是“范傅派”《梁祝》,“徐王派”版本尽管演出很少,却别具特色,难得一见。《楼台会》是钱惠丽和王志萍刚到上海越剧院时的搭档之作,上一次演出是1987年。钱惠丽说:“这是我俩久违了30年的合作,像《梁祝》这样经历了不同年代、不同流派、不同艺术家完善磨练的剧目,也是戏曲源远流长的重要传统。”
与越剧《梁祝》如出一辙的是昆曲《牡丹亭》,在10月23日的【奇双“荟”】上,来自江苏的国宝级昆曲名家石小梅将联袂苏州昆曲剧院院长王芳带来“独家版”《牡丹亭·幽媾》。被青年观众爱称为“石帅”的石小梅很少来上海演出,她卖关子地表示:《幽媾》是《牡丹亭》里为数不多的生旦对子戏,情节欢乐,唱腔优美,舞台调度漂亮考究。这一版《幽媾》,保证你们从没有在上海见过。
此次创纪录的240分钟【群英“荟”】将在10月22日下午演出,当天恰好是梅兰芳大师的生日。来自台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是梅派首席再传弟子,被称为“舞台千面人”,很多上海观众是通过台湾国光剧团的新编剧看到了她的舞台光彩,殊不知魏海敏的京剧传统戏功底也是极为扎实厚重。这一次她挑选的是梅派最具代表性、也最为考验演员功力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魏海敏有自己特别的考虑: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贵妃醉酒》几乎是梅兰芳甚至是京剧艺术的代名词。但其实在梅兰芳之前,它就是京剧的常演剧目,及至到了梅大师手里,通过他的去芜存菁和再创造,才变成了更有格调、能全面展现演员才艺的歌舞戏。由此可见,传统戏也是历经“世代创造”而得来的。魏海敏还介绍,她这次演的是最具“老味儿”的《贵妃醉酒》,遵循的是梅兰芳、梅葆玖“高拉低唱”的传统,而不是现在常见的“高拉高唱”。虽然“高拉低唱”对女演员的演唱难度更大,但魏海敏经过多年实践,发现“高拉低唱”更有宫廷气,吻合这出戏的气质,因此她坚决“守旧”,维持“高拉低唱”的唱法至今。
来自闽南地区的梨园戏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保留着与京昆系统全然不同的表演形式。其代表艺术家曾静萍让8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重焕生机,她既有一群从各大城市打飞的去泉州追星的粉丝,也曾让法国、日本的戏剧同行拜倒。这次她选择的《吕蒙正·煮糜·过桥入窑》和独角戏《玉真行》,都是当代梨园戏演员从老艺人那里学习、抢救出来的濒危剧目,曾静萍表示:“这几折戏都是梨园戏旦角的必修课,我们在传承和传播的同时,更需要接受修炼润色和不同时期的舞台检验。”
鲜见于上海舞台的川剧同样是中国戏曲最具特色的代表剧种,川剧小生的表演尤具特色,程序繁多,“瓜、嗲、媚、秀”,各展风姿。王世泽是本次演出中最年长的艺术家,十多年前曾来沪上演《红梅阁·放裴》,“这次我选了全本《红梅阁》中的另一折《摘红梅》,通过飘逸灵动的身段,展现川剧文小生的潇洒风趣,相较《放裴》的火爆炽热,希望带给上海观众不同感受”。
3场演出中,还有“评剧一姐”曾昭娟带来“评剧最传统的代言人赵锦棠”,被誉为“当今菊坛第一大武生”奚中路带来的《小商河》,“当今戏曲第一须生”李树建将献演代表作《程婴救孤》和《清风亭》选场,上海观众非常熟悉的天津京剧名家邓沐玮、王平,将联手以《上天台》为整个演出活动压轴。
讲 座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项目,【600分钟600年】不仅入选了参演剧目,并将覆盖艺术教育和论坛两个版块。9月底开始,由8位名家组成的“讲师团”将推出6档主题为“解码戏曲”的艺术公益讲座,面向人群包括青少年、都市白领、外籍驻沪人士、社区市民等。11月初,国际艺术节还将举办第一次戏曲论坛,届时将有多位艺术家代表就戏曲的生存发展建言献策。总而言之,【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是一次当代顶尖艺术家为戏曲现影发声的 “集团出击”,这一富有创意性的演出活动将有望在来年继续举办,成为上海的戏曲演出品牌之一。
戏曲“小白”体验票
今天的发布会现场,艺术家们纷纷在“戏曲小白体验票”上签名并向观众发出体验邀请。那么,这个“小白体验票”到底是什么呢?详情请留意天蟾逸夫舞台的近期官方微信发布哦!
【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
剧目表
 
【风云荟】2016年10月21日19:15    
沪剧《女看灯》华雯
评剧《赵锦棠·粥棚》曾昭娟
京剧《遇皇后》邓沐玮、胡璇(特邀)
梨园戏《玉真行》曾静萍
豫剧《清风亭·斥子》李树建
京剧《小商河》奚中路

【群英荟】2016年10月22日13:30
(演出时长240分钟,含2次中场休息) 
越剧《追鱼·书馆》钱惠丽、王志萍
川剧《红梅阁·摘红梅》王世泽
京剧《秦琼观阵》王平
评剧《赵锦棠·牧羊山》曾昭娟
梨园戏《吕蒙正·煮糜》曾静萍
京剧《贵妃醉酒》魏海敏
昆曲《牡丹亭·寻梦》王芳
豫剧《程婴救孤·鸣冤》李树建
沪剧《阿必大回娘家》华雯

【奇双荟】2016年10月23日19:15
梨园戏《吕蒙正·过桥入窑》
曾静萍、林苍晓(特邀)
越剧《梁祝·楼台会》钱惠丽、王志萍
京剧《玉堂春·女起解》魏海敏、严庆谷(特邀)
昆剧《牡丹亭·幽媾》石小梅、王芳

京剧《上天台》王平、邓沐玮


说书人:吴新伯
021-63225294
福州路701号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不进天蟾不成名
戏曲
TIAN
CHAN YI
FU THEAT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戏曲种类多,你家乡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昆曲故里 | “CMG戏曲”带您赏百戏,醉金秋
京剧梅派名家魏海敏经典名段[龙凤呈祥]精选
曾静萍:有一批人坚持演传统戏,这个剧种就绝对不会倒
梨园戏:“保守”与“敬畏”创造了奇迹
老戏千年:莫愁前路无知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