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的黄包车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是旧中国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老舍的《骆驼祥子》对黄包车夫的艰辛作了细致入微的描述;鲁迅的《一件小事》使人对黄包车夫的高尚品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国哲学家罗素访问中国时曾拒坐黄包车,理由是这种车违背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中国的黄包车肇始于上海。1873年,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 经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当局协商,同意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3月,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人称“东洋车”。不久又有外国人在上海开设了9家人力车公司,直至1898年才有中国人在老城厢地区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





  早期的人力车为木制车轮,外裹铁皮,行车颠簸,且易损伤路面,后改为钢丝橡胶轮,行车平稳,拖拉也省力。人力车无油耗,无污染,便利经济,一经引进,便一发不可收地流行开来。1882年上海租界内已有1500辆,1900年达4647辆。到1914年,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工部局发布规则,所有公共人力车须漆成黄色,从此 “黄包车”成为人力车的代称。

  经过几十年技术改进,黄包车使用打气轮胎,车座换成弹簧坐垫,增加了靠背,乘坐较为舒适。黄包车的车资低廉,从外滩到大世界收费一角二分,没有带钱也可以付邮票。当时上海人出门办事、购物、走亲访友,黄包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成为一种时尚。





  经营黄包车须纳税捐牌照,分“大照会”和“小照会”,由租界、华界分别发放。持有大照会的黄包车租界、华界通行无阻,小照会只可在华界营业。乘客招黄包车时常问:“有大照会吗?”

  黄包车夫大都来自农村,家庭负担沉重,收入极其微薄。他们起早摸黑在大街小巷奔波,还时常受到警察、地痞、流氓及乘客的侮辱乃至打骂。为了养家糊口,他们逆来顺受,被视为最低贱的人群。







抗战胜利后,大量美军驻扎上海。他们喜欢穿起京剧的龙袍,头戴瓜皮帽,手持水烟袋,乘坐黄包车招摇过市。1945年11月30日,美国兵发起了一次黄包车皇后竞赛,每辆黄包车载一位盟军女兵,从外滩出发,经南京路折入陕西路。在一片欢呼声中,车夫姜二毛拉着加拿大籍的珍妮兰小姐一路狂奔,20分钟跑完全程,摘取桂冠,赢得1万元奖金。1946年上海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是与黄包车有关的。9月23日,黄包车夫臧大咬子拉了西班牙水手赖令奈到朱葆三路(今溪口路)安乐宫舞厅,赖令奈未付车费即入内。臧大咬子等候很久,见赖令奈与美国水兵饶德立克一起出来,即向赖索取车费,不料饶德立克不问情由,挥拳猛击。臧大咬子顿时倒地,后伤重不治身死。美军法庭却以治外法权使凶手消遥法外,激起了各界群众的抗议浪潮。





  由于脚踏三轮车大量涌现,黄包车缺乏竞争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记忆|老上海的人力车与人力车夫(13.3.22)
一条小小的洋泾浜之隔:“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
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上)
非遗与人文图典:老上海黄包车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到上海的第一天发誓不坐黄包车
美军在上海举办黄包车皇后比赛 美女名副其实的坐享其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