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莉莉:追忆恩师李世济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


恩师李世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段时间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使我不由得回想起往日在她身边学习的情景。

 

30多年前,她是如此美丽婉转而清新脱俗

 

1981年,我还是江苏戏校一名学生,在新艳秋老师身边学习程派。李老师南方巡演,在南京人民剧场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新老师带着我观摩了李老师演出的《锁麟囊》《梅妃》等戏,我当时年幼,对程派一知半解,新老师边看边给我讲解。李老师舞台上美丽的妆容,凄美婉转、新颖俏丽、悦耳流畅的唱腔,配合着唐再忻老师一堂整齐、高水准的乐队衬托,两者珠联璧合,美妙动听,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不绝于耳。



舞台上的李世济


演出结束后,李老师应江苏戏校之邀来学校传经、交流并看望新老师,学校安排我演出了程派《武家坡》,李老师看后给予我很大鼓励。新老师对李老师说:“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也给这孩子说说戏”,李老师愉快地答应了。从那时起,我认识了李老师,从此“李世济”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李世济剧照


1998年我考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李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这是我认识她,在时隔十几年之后,第一次来到李老师的门下学习程派艺术,由此也圆了新老师早年的心愿。

 

对于薛湘灵,她是这样理解的

 

上课的第一天,李老师提出教我《锁麟囊》,我暗想,在中专及大学新艳秋、赵荣琛老师都已教了我这出戏,一出戏要学3遍,是否有点浪费时间。内心很纠结,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呢?在前二位老师那里学习这出戏,二位老师在艺术上各有不同特色,想李老师也一定有自己的特色。作为“新程派”的领军人物,她的“新”在哪里?这出戏想必一定有她自己的特色。



张莉莉跟随李世济学习


《锁麟囊》是程砚秋大师集大成之作,唱念做表十分繁重,不仅要学好唱念做表,更要学会准确塑造薛湘灵这个特定的人物性格。因此,在跟前两位老师学习中,他们均有着严格的要求。二师在教学中,虽在程派艺术上对程派唱念及人物塑造上各有要求、各有自己特色,然而,两位老师的共同之处,都是在程派唱念和表达人物性格的同时,始终没有逾越并努力遵循着程砚秋大师艺术特有的唱念韵味和声腔特色。应该说,二位老师是将程派艺术的特色居于教学之首,在此前提下,努力塑造好人物性格。在教学中他们坚守秉承传统特色,一如他们的舞台表演,他们是在忠实地继承程派艺术中自觉地发展着程派艺术。


李老师则不然,如果用“叛逆”形容也不为过。她在教学中,运用开放的艺术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和要求,在教授程腔唱念及人物表演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诠释,因而她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趣味和艺术欣赏。她是运用发展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见解,对这出戏进行着发展与丰富。我想,她发展的艺术理念与艺术追求与其所生活的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她是一位具有时代精神及忧患意识的艺术家。


李老师的教学,在要求打好唱念做表的基础同时,始终将剧中人物形象的创造放在第一位,要求一切外在艺术形式必须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创造。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无论运用何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努力让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其次,则是考虑到程派艺术风格特征的体现。我以为,这即是她与新、赵二师最大的区别。



李世济和她的学生们


《锁麟囊》一剧,在人物未出场时,于侧幕旁有着大段的念白。以此突出这位富家小姐薛湘灵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她在处理这段念白时要求:“听其之声,如观其人”。所采用的方式,在声音上做文章,她一改程师深沉、含蓄、略带沙哑的声音特点,采用清亮、明快又不失程派韵味的声音形象塑造人物性格。在声音处理上,首先要求念白时声音要高亢、明亮、清越,念白句中每个字的高低、阴阳、起伏、快慢、音色与人物性格、年龄相适应的声音造型,用声音传达人物形象。通过声音塑造这位正待出嫁的一个骄傲、任性,被娇宠的小姐形象。这种处理方式,使观众在薛小姐未出场时,观众通过其人的念白之声,仿佛见到了这位任性的富家大小姐的形象。


《锁麟囊》剧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唱腔板式。对于此剧的唱腔处理,李老师也有所不同。她在师承程师风格中,结合人物及观众审美趣味进行创新与发展。试举此剧华彩唱段《春秋亭》一折中的“二六转流水”板。教学中,对于这段精彩唱段中的一字一句,一腔一调均有要求。,二六板中:“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至流水板:“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倒……”至结束句,整个唱腔,在腔与腔,句与句,字与字的唱腔旋律、其断续、舒缓,气息与节奏安排,她结合人物此刻的心情,以及所处的环境,根据唱腔特点,所采用的是灵活与跳动、激越与昂扬的音乐处理方法,并使其演唱的技法惯穿整个唱腔始终,这使音乐与唱腔可谓珠联璧合、跌宕起伏,唱腔的高低错落,顿挫分明,整个唱腔在演唱中一起呵成,犹如大河流水波涛翻卷,随着人物、唱词内容及情绪转变起伏而行,使唱腔灵动、鲜活、跳跃,滚动,整场音乐有着一种明快与不可遏制的灵动感,给人耳目一新之悦。



李世济说:“艺术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行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新,艺术才有活路,才能发展。


《锁麟囊》这出戏最后一场“大团圆”,薛湘灵在她人生经历痛苦磨难之后,对人生有了全新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当她一家再度团聚时,百感交集。于是在见到母亲、儿子、丈夫时的无限感慨与悲伤油然而生,李老师要求,由于人物关系的不同,见到三个挚爱的亲人,需要有着不同的情感处理与表现。在“见母亲”时是“撒娇态”,通过一句“儿的娘啊……儿不知因何故换了衣裳”一句“娘“的拉长腔翻高音的唱腔处理,将自己从小被母亲宠坏惯了的女儿,对自己经历各种磨难和委屈后在母亲面前撒娇状,通过这句唱腔做了很好的表达。“见儿子”,突出一个“爱”字自然流露出的母亲对爱子的深情与慈爱,唱的一句“我的儿呀,见我儿不由我喜笑非常”用水袖将儿子紧搂自己怀中,表达在灾难后见到儿子的无限喜悦之情。“见丈夫”时内心带着一种“娇嗔”之情,劫后余生地夫妻见面,千言万语难以尽说。“莽官人休怪我做事慌张”“到此时有话难讲”通过这些台词及唱腔与动作的安排,将人物内心做了很好的表达。

 

继承与发展,她是怎样发展的

 


李世济与程砚秋大师在西山青龙桥

李老师在继承程派艺术中,时常将程派原有的剧本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着一系列的完善和修改。


如《文姬归汉》这出戏,这是程派分量较重的一出代表剧,此剧里有最凸显程派特色的各种不同板式的优美唱腔。如:原板、慢板、二黄、反二黄等大的、高难度唱腔。但由于剧本碎场太多,不适宜今天的舞台演出,如果因此而失传,对程派艺术是巨大损失。为使程师的这出戏得以在今天很好地保存与发展、传承,李老师和唐老师一起,对剧本进行认真思考,并最终做出整理、改编,使其更完善。


为使剧本人物情感更加丰满、更具观赏性,在整理改编中,李老师将此剧不必要的碎场删除,并在中间加进“送儿女”一场戏,在音乐上,他们大胆借鉴一些地方剧种的优美旋律,使程腔赋予新的内容,在音乐及伴奏上也进行大胆创新、改革,打破原有乐队伴奏七大件,加进笙箫和西洋乐。经过改编整理后,当此剧再次重现舞台,使整出戏在内容上更合理、结构上更紧凑、音乐更丰富、唱腔更新颖,服装更靓丽、并也更具有观赏性,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李世济、唐再忻夫妇


李老师在探索程派艺术的道路上,也在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每演出,大幕拉开台下坐着的总是白花花的一片长者,年轻人为什么不进我们的剧场?她希望我们京剧剧场也有更多的黑发观众,为争取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她想知道今天的青年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于是,她自己花钱买票到现代音乐剧场和年轻人一起看流行音乐、看话剧、滑稽剧、芭蕾舞等,到各类剧场去了解年轻人的兴趣,并经常和年轻人交流,询问他们的喜好,对京剧的看法,了解到年轻人看京剧经常唱词听不懂、又说京剧节奏太慢。


李老师为了让年轻观众听得懂,她在传统戏唱腔和念白中进行改革,将传统戏中的一些唱念中的韵白改用京白唱或念,比如,《锁麟囊—春秋亭》中的二六“春秋亭外风雨暴”一句中的“春”程先生运用古音韵发”chu”,李老师改用现代汉语唱“chuen” ,这一举动在她许多戏中皆可找到,她说这样做是为了努力吸引年轻人来看戏。她因此也遭到许多人提出的各种非议,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思想。在她看来“一个艺术家是要经得起别人的批评,只要自己认为是合理的就不要去理会外界的评判,否则,它将干扰你的步伐,你将会一事无成”。这就是她的性格。她常说:“我是程派艺术的忠实继承者,但我又是程派艺术的叛逆者”。她常对我说:“艺术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行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新,艺术才有活路,才能发展。我艺术的优劣、做法的好坏还是留给后人去评判吧”。



张莉莉为恩师李世济守灵


李老师在继承程派传统的同时,不仅对程派濒临失传的剧目如:《文姬归汉》《梅妃》《祭塔》等传统老戏进行整理、改编,同时结合时代的需求,在艺术处理上包括服装、音乐等,也都给予丰富和完善。同时他也在创编许多新程派风格的剧目:如《陈三两爬堂》《武则天轶事》等,《陈三两》移植于地方戏,在这出戏中,她与唐老师一道创编了许多新颖别致、又不失程派韵味特色的唱腔,由于此剧演出的巨大成功,被舆论界冠以“新程派”的称号。不仅如此,她也编演了许多现代京剧。如:《南方来信》《党的女儿》《刑场婚礼》等,极大地丰富了程派剧目,为程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就是这样一位与时俱进、大胆革新的艺术大家,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的艺术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看程派五老的《锁麟囊》——兼怀赵荣琛、李世济二位
转贴:程派及其传人的表演艺术
程砚秋表演艺术之美
颇受争议的人物!程派名家李世济老师京剧《锁麟囊》精彩唱段!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
【程派艺术】李世济先生演出《锁麟囊》春秋亭一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