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咦,怪兽哪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相信这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中开头便写出了一个深受百姓喜爱,延续至今的过年民俗——放爆竹




说起爆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描述起来应该是这样吧:用纸把火药卷起来,两头堵死,点燃引火线后能爆裂发声的东西。然而,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其实远在火药之前。




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便在节日或喜庆日点燃竹子。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在关于爆竹,汉代的《神异经》中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个传说或许便是关于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请注意,在这段记载中,担任反一号的是“山魈”,而在以后民间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他的主角地位却受到了两位实力派选手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挑战者一:年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太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名字叫“年”,它生性非常的凶残,特别每次的岁末三十的那天晚上年都会出来伤人性命,破坏田园,所以人们一般都会在那天天还没黑的时候就关上了自己家的门,一直不睡觉到天亮,到第二天开门邻里就相互庆贺相安无事。后人们发现了原来“年”对爆竹和红色的东西非常的畏惧,于是从此每到除夕那时人们就会穿红挂红以示喜庆,并除旧迎新之时大放爆竹,后来“年”就再也不敢来了。


证据:小编没找到,但是小编从小听的就是这个版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这样讲的,口口相传。


挑战者二:夕

古时候,名叫“夕”的怪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会来到人间祸害老百姓。后来灶王爷上天请天神帮忙,仙童“年”自告奋勇来到人间,在灶王爷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年”和“夕”大战几个回合,用手中的竹竿和红绸将之打死。老百姓为了庆祝此次胜利,将腊月三十叫做“除夕”,为了纪念“年”的功绩,将“正月初一”叫做“过年”。风俗延续至今,在历史的发展中,“烧竹竿”变作了“放鞭炮”,“挂红绸”则变作了“贴春联”。


证据:动画片《除夕的故事》




到底“年”为怪兽还是“夕”为怪兽,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传说的年代渐渐远去,然而放爆竹、贴春联的传统民俗却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中国集邮 | 不仅有集邮的自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鞭炮
爆竹演变历史〔组图〕—百科词条
传统文化----鞭炮
“爆竹”是怎么诞生的?
年兽,到底是个什么兽?
新春燃放炮竹的风俗开始于哪个朝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