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凤山:京胡伴奏技法浅谈

 (摘自姜凤山文《梅派唱腔艺术与京胡伴奏技法浅谈》)

 

    我可以算得上是位老琴师了,京胡拉了几十年了,集自己多年在舞台伴奏的实践经验和平日练琴的切身体会,从中总结出一些要拉好京胡的必要技巧、方法及要领。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拉好京胡首先要从基本功练起,其中姿势是第一位的。首先坐姿要端正,自然放松,两肩要平衡,双肘下垂,琴筒放置在大腿中部,左手以虎口在千斤绳处夹担子,与身体上身基本平行,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向怀内弯曲按弦。通过持弓、推弓、换弓、过弦一系列动作就可完成京胡的演奏。但要让胡琴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在练习拉琴基本功时必须注意:“运弓必须一条线,过弦距离不能远,防止翘弓与腾弓,劲匀弓平音饱满。”

    京胡运弓技巧有颤、抖、连、带、顿。演奏时如何运用以上技巧呢?其实这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这就是弓序。京胡的弓序是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根据乐曲旋律的结构,强弱的变化与内外弦运弓的关系等问题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在烘托唱腔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京胡演奏方法上的特有风格。

    京胡的弓序比其他弓弦乐器的弓序更为严格,有着自己特定的规律与法则。以伴奏唱腔及演奏曲牌为例,基本规律有以下几个:开始时是拉弓,结束时是推弓,弱位置以拉弓的推拉交替法则,就是京胡的基本弓序。这种运弓的次序在演奏上称之为“顺弓”。若与此相反则称“反弓”或“戗弓”。若演奏中不按弓序原则运弓,任意为之就会感到很掣肘、不顺当。

    弓序是根据伴奏唱腔的曲调、节奏的快慢、力度强弱的变化、风格特点、弓子在内外弦运行的关系、运弓的技巧以及演奏顺手与否等因素来决定的。但总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所以弓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需要有其特殊性的处理而使用“反弓”,这对于增添曲调色彩表现力也会有很好的作用。

    京胡左手指法常用的技巧有打、滑、抹、揉、泛等。打音有装饰和加强本音的作用,分单打、短打、长打。滑音可使发音叠厚、浓重,加强曲调的韵味,是京胡常用技巧;滑音又分上滑音、下滑音、上回滑、下回滑、垫指滑音。抹音也是滑音的一种,这种指法的运用只限于推弓。揉弦是润色发音必不可少的技巧,它有助于加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及戏曲风格特色。京胡揉弦有两种:滚揉和压揉。以上是京胡演奏中必须掌握的技巧,掌握了上述技巧最终还是要运用到伴奏唱腔中去。

    京胡姓“京”,它是为京剧而生的,没有京剧也就没有京胡。京剧伴奏,身为琴师来讲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既是“伴奏”,必须突出一个“伴”字,在伴奏过程中能把这个“伴”字体现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唱腔伴奏俗称“托腔”。“ 托腔 ”的手法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尽管如此却仍有着一定的规律。“托”是要托着唱腔走,我们常用“托得严”来赞誉琴师。这个“严”就是要与唱腔的旋律、节奏变化、强弱变化、气口感情方面一致,不能各行其是。但一字不差、一模一样也不是京胡伴奏的目的,同样也失去了伴奏的意义。

    伴奏的基本方法有:包、随、衬、补、垫。包,是伴奏一段唱腔的某部分时运用加花的方法把唱腔包起来,它可以使唱腔更加丰富,连绵不断,并给唱腔换气的停顿以补气。随,即在伴奏某一段唱腔的某部分时,伴奏与唱腔旋律基本相同。衬,是在伴奏到某一个唱字上加花构成衬的形式。补,是演员某部分尾腔不唱满的情况下以一定相适的旋律来补充,这种方法对于唱腔的完整及前后的衔接有很好的作用。垫,即运用恰当的旋律来为唱腔承上启下(但不超过一拍),俗称“小垫头”。上述伴奏方法都是根据需要而采用的,贯穿唱腔的始终。

    要伴奏好京剧还必须学习打击乐。打击乐是京剧乐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京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唱腔的过门、起唱、收尾,曲牌的起与收,都是由打击乐来领奏的。如果琴师不懂打击乐和锣鼓点,不知道哪里入哪里收,在舞台上就会造成乐队的混乱,造成乐队与唱腔间的混乱。因此,学习打击乐了解锣鼓经也是拉好京胡的必修课之一。

    京胡并非京剧伴奏的唯一乐器,京剧“文场”乐队素有“三大件”之称。所以要伴奏好京剧,胡琴还必须与二胡、月琴、弦子等众文乐相配合,只有形成默契才能在场上达到“ 一颗菜 ”的水平。我给京胡与二胡的合作关系做出了几点总结:

    二胡京胡合作,抑扬顿挫相合,

    胡琴掌杆掌舵,二胡相随附和,

    不可各行其是,不可喧宾夺主,

    齐心协力碰心气,扬长避短巧灵活。

    注意了上述问题,加上长时期的合作实践,要形成一堂好乐队也并非难事。

    此外,伴奏好京剧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同时对唱腔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变化、气口、力度、速度变化等多方面也都要充分了解、熟悉和掌握,也就是说必须会唱。只有会唱才能由表及里地去把握唱腔,因此会唱是伴奏好唱腔罪基本的条件。我常对我的学生们讲,演员与琴师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既亲密又相互依存。作为琴师必须清楚地了解你所伴奏的演员的风格、特点、习惯,甚至于毛病。了解他的优缺点及嗓音条件,有助于在琴师与演员之间达成默契。在伴奏过程中,你在用琴跟他一起唱,这样的伴奏才会使演员感觉舒服,严丝合缝,唱得带劲、过瘾。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托得严”。

    艺无止境,艺不压身,只有勤学苦练,像梅大师那样永不自满、精益求精才能拉好京胡。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愿以上面提及的问题与大家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京胡流派艺术
京胡记谱有奥妙
学京胡中的为什么
京胡要记:京胡伴奏中的几个问题
【费玉平说琴】拉京胡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费玉平说琴】京胡的伴奏手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