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物史最奇葩:出土文物造假太专业,骗翻国内外专家

甲骨造假高手有多厉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文物造假史上,至少有两件让中国文物专家脸红的造假事件。

一是1980年代北魏陶俑造假事件,几个农民烧的陶俑把包括北京故宫专家在内的一批国内顶级文物专家给骗翻了,直到后来这些陶俑大量出现在国内文物市场上,专家才不得不承认上当了,至今故宫的墙角还堆着当年高价“抢”回的这批假货。

(北魏陶俑,真假分不清)

另一是甲骨卜辞造假事件,时间远早于北魏陶俑造假,距今已百年了。一个民办老师级别的私塾启蒙老师,在不识一个甲骨文的情况下,伪刻出来的甲骨卜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看出是假的,不只国内卖家莫辨真假,外国专家也搞不清,连连上当,买到假甲胄,至今仍混在真甲骨一起,令人无法分辨。

中国造假最厉害的文物是什么?就是假甲骨!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位甲骨造假高手——他是安阳小屯村人,名叫蓝葆光。

我在《中国盗墓史·秘笈卷》一书中,专门写了蓝葆光其人。

蓝葆光是河北人,读过几天经学,在安阳这一带私塾给孩子启蒙谋生。后来他染上抽大烟的毛病,书也不能好好教了。

(馆藏甲骨文)

教书先生不能教好书,还能干什么?拦路抢劫干不了,玩文字游戏绝对没有问题。当时甲骨行情一路走高,一个字竟能卖二两银子,蓝葆光动心了。开始带着好玩的心理,试着伪刻一些,假甲骨卖给当时安阳城内挺有名的“尊古斋”古玩店,竟然把精明的掌柜王嘉瑞都骗过了。

尝到造假的甜头,蓝葆光开始“专业化生产”。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经人介绍,与时年“三十多岁,像个文弱书生”的蓝葆光认识,调查到了蓝造假的内幕。

(馆藏甲骨文)

董作宾1955年在台湾出版的《甲骨学五十年》一书中回忆道:“蓝君有一个小册子,临摹许多甲骨文字,刘氏(刘鹗)、罗氏(罗振玉)出版各书,他都抄过,但是他始终一个字也不识。”

蓝葆光把摹在小册子上的这些卜辞作为作伪的母本,在甲骨上“创作”了起来。一个甲骨文也不认识的“蓝老师”所刻出的卜辞,连大师董作宾也看不出区别,二十多年后董作宾还感叹此人是位“真正的天才”。

(甲骨文大家董作斌)

蓝葆光一开始在没有字的、卖不上价钱的甲骨上刻。当时甲骨市场价是按字数多少算的,后来又在已有文字的甲骨上乱刻,增加字数。

再后来,供作伪的真甲骨用完了,大甲骨又值钱,蓝葆光便找来新鲜的牛骨、大龟板,经烟熏火燎之后,在上面作伪刻,一时竟也能忽悠到不少藏家,现在许多完整的大甲骨卜辞绝大部分是假的,可能就是这原因。

(大甲骨)

听说蓝葆光有这“手艺”,当年不少古玩商竟然主动找上门,与其“合作”,结果成批假的甲骨被贩卖到北平、天津、山东等地。如果没有黑心古玩商的参与和支持,蓝葆光的造假是搞不大的。

在2010年“曹操墓”造假争议中,北京故宫甲骨学专家林小安先生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锐先生,谈过甲骨造假现象,大概有两类:初为外行造假仿刻,不成句不成行;后多为略懂甲骨文的造假,可参照《甲骨文合集》或其他甲骨卜辞著录作伪,手段花样也多了,有仿刻、摹刻、影刻……这两类可看成是“外行派”和“内行派”。

甲骨卜辞

由最早贩卖甲骨的山东古董商范春清带头搞出来的甲骨造假之风,现在仍在继续,给学术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真的难为专家了,在艰难认字释文的同时,还得小心辨伪。甲骨文研究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周鸿祥先生2011年初到南京时,与我也谈了这种伪刻现象,周教授称因为假甲骨太多,还诞生了一个甲骨辨伪学科,专门研究甲骨文造假。

辨伪学科”的出现说明什么?一是伪造的甲骨在市面上太多了,二是伪造甲骨的手段和水平太高了!

(无一不是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说 | 问学五十载,求索述衷肠 ——黄锡全教授访谈录
甲骨文中所见的大历史:海宁王先生缀合修复,安阳瘾君子伪造图利
文物背后的故事:「假货典范」,西方传教士所藏伪造甲骨卜辞举例
旅顺博物馆藏甲骨——高清彩版实物照片精选
中国文物造假简史
甲骨学研究120年大事简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