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腊八节 | 井石:青海人的腊八节


井石


青海人的腊八节


◆井石



腊月是正月的前奏曲,是总结当年,迎接来年的日子。过去到了腊月,庄稼人的繁杂事儿很多,为此,民间关于腊月的俗话、民谣就很多,第一条,就是“忙腊月,闲正月”。进入腊月的第一个重要日子,就是“过腊八”。


为写这篇文章,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突然发现,“腊八”这一民间节日中,至少糅进了三种原来相互独立的习俗:一、冰祭,古时献冰的习俗;二、蜡祭,古时祭祀百神的习俗;三、吃腊八饭,从印度传进来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日,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月的腊原来写作“蜡”, 它是由“蜡日”演变而来的。蜡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这种活动最早从周代开始, 汉代以后,将腊日定在了十二月八日。《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据一些专家考证,腊字最早写作“昔”,是个象形字,意为将一只掏去了内脏的动物献给了太阳。


        我小时候的记忆,腊八的前一天也就是腊七日,是“舂腊八”的子。“舂”字在青海湟源一带发音为“川”(chuan)。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的诗句,意思是庄稼人秋收时的劳作非常辛苦,而邻家女在冬夜舂谷物之皮时,更是酷寒难耐。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青海,这是正处在“四九”的寒冷日子里,但这时候的我们却没有敖寒之苦,只有迎寒的喜悦,腊七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已经在河滩找好了“舂腊八”的最好地点,待到腊七,就拉着大人们带了工具到事先选择好的冰滩上,用镢头挖出一个冰窝子,然后把麦子放进冰窝里,开始用插门用的“门担”舂。麦子的温度比冰高,见了冰,就湿了麦皮,再拿门担一舂,麦皮就掉下来了,然后用簸箕簸去麦皮,煮“腊八”用的麦仁就舂好了。而在这个环节里,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我们一遍溜冰,滑冰车,一边看大人们舂麦仁,全忘了冬日的寒冷。



民谚道:“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腊八的一大早,大概三四点钟,大人们就开始起床出去打腊八冰了,当地人讲究谁家最早打来了腊八冰,这一家来年的庄稼就会丰收。一背斗一背斗的冰背来了,先把干净的取出来,砸碎放锅里消成水用来敖“腊八饭”,(湟源人不叫腊八粥,就叫腊八饭),然后给每人一块晶莹剔透的碎冰吃了,家里有牲口啊,狗啊的动物,也要给它们吃一点,说是“吃了腊八冰,四季不得病”。


大块的腊八冰就要献给神,献到田地里,献到家肥堆上,牲口圈内,甚至庄廓墙的四个角上都献上冰块,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太阳出来,照在冰凌上,那冰就一晃眼一晃眼地折射着五彩的光。


        在献冰前,老人们要看那冰上的气孔,气孔细而密,就说来年的小麦、青稞的收成好,要是气孔大,就说来年的豆类收成好。


        献冰的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的“冰祭”。据有关专家考证,“冰祭”的习俗在周代先后已经有了。当时冰祭的目的和现在是一样的。


腊八这天的早饭,当然就是腊八饭了。腊八饭以麦仁为主,除了放进肉块外,还要放少量的青稞、大豆、豌豆等,以祈来年五谷丰收。



关于民间食腊八饭的来历,民间有个传说,说释迦佛在印度做苦行僧时,受尽了人间苦难,至腊八那一天,又冻又饿,昏倒在一棵菩提树下。一牧羊女看见了他,觉着可怜,就端给了他一碗“乳糜”,所谓“乳糜”,就是粥里加了羊奶的东西,牧羊女本意是救人一命,没想到释迦牟尼喝了这碗特殊的粥后,突然悟性大发,就成佛了。后来,佛教寺院便在这一日作法会纪念释迦牟尼,并用和尚们化来的各种粮食熬成粥,给和尚们吃,并把这种粥称之为“腊八粥”。


关于这一说法,南宋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有如下记载:十二月初八,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各家是日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后来,这一习俗也被皇家所看重,明代时,腊八这一天,皇帝就要特意赏给大臣一碗腊八粥吃。


清王朝也非常看重腊八,为此,道光皇帝还特意作过一首《腊八粥诗》云: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馨溢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妙门,妙门色香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所以在民间,第一碗腊八饭,就是要献给神佛的。


看,三种原来互不相干的习俗就这样在一个日子里有机地结合了,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先是有冰祭和腊日祭百神的习俗,而后佛教传入中国的同时,把印度人吃“乳糜”纪念释迦牟尼的习俗也带进来了, 因为祭百神和纪念释迦牟尼的日子都在腊八,就很自然地把“乳糜”称为“腊八粥”了,而青海人保留着冰祭的习俗,又喜欢在冰上凿冰臼“舂腊八”,又把冰祭和腊八连在一起了。


       民间习俗的演变和糅合竟是如此的有趣!


       还有一种习俗,就是青海东部有些地方在腊八前夜两三点的时候,未婚的姑娘们担起水桶,悄悄地到泉边抢担第一担水,据说木勺舀下去,会舀到金马驹!这一习俗在化隆的藏族和互助的土族中都有,我还不知其俗的源头是哪里,但非常的有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八节,最好别喝酒!
老北京的腊八节风俗
今儿腊八,别只顾泡腊八蒜!在北京还有这些讲究呢!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除了吃粥各地还有什么习俗?
2020年腊八节
除了腊八粥,腊八节的7大习俗,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