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25首沪语童谣,全都知道的上海人不足20%!




♪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

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对我嘻嘻笑!


还记得小时候一起唱过的那首童谣吗?

以前听过的故事千千万,但若说能张口就来的,

还是这些外婆、妈妈教唱过的童谣小调~



如今,当再次唱起儿时那些旋律时

就会唤起无数8090后的上海小囡的弄堂记忆

这些童年的歌谣,你还记得多少呢?


1

野胡脸


阳春面,奥灶面,

勿揩清爽是野胡脸,

叫只喵呜来舔一舔。



解释:

阳春面:上海人对光面的美称。

奥灶面:江苏省昆山市的特色小吃,目前上海也有一些奥灶面馆。

野胡脸:大花脸,此处形容脸蛋很脏。

喵呜:小孩子对猫的称呼。


2

谢谢一家门


鲤鱼跳龙门,

上海石库门,

最最吃勿消,

谢谢㑚—家门。



解释:

石库门:上海地区一种民居。

谢谢㑚一家门:通常指事情被对方办糟时的埋怨话,或对别人表示讨厌或回绝时的嗔语。


3

跳橡皮筋


十样经,花样经,

弄堂里跳橡皮筋。

跳南京,跳北京

跳过月亮到火星,

越跳越扎劲。



解释:

跳橡皮筋: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  由两个小朋友拉着三四米长的橡皮筋两端,牵直固定,  中间一个或多个小朋友用单脚或双脚跳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十样经,花样经:形容样式很多。

扎劲:兴奋,开心。


4

买小菜


大白菜,小白菜,

盐金花菜咖喱菜。

小菜场里买小菜,

㑚格姆妈猜冬猜。



解释:

小菜:上海人对蔬菜和和副食品的统称。

盐金花菜:旧时上海街头小贩卖的一种小吃,用马兰头、米苋等腌制而成。咖喱菜制作方法相同,只是调料不同。

㑚格姆妈:你的妈妈。

猜冬猜:猜拳。


5

蝴蝶


大舞台,共舞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两只蝴蝶飞过来,

一直飞到徐家汇,

廿六路电车打转弯。



解释:

大舞台:上海著名剧场,位于九江路。

共舞台:上海著名剧场,位于延安东路。

徐家汇: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市十大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徐家汇曾经是甘六路电车的终点站,车到这里就要调头,故称“廿六路电车打转弯”。

打转弯:拐弯。


6

老太眼睛花


老太婆,眼睛花,

乘仔汽车到龙华。

到龙华,看桃花,

看了桃花采棉花,

棉花当仔炒米花。



解释:

龙华:上海的游览胜地,古时“华”与“花”相通,此处读作“花”。

炒米花:旧时弄堂里常见的一种用米爆开花的零食。


7

钞票全用光


咚咚锵,咚咚锵。

锣鼓真闹猛。

“喜洋洋”“灰太狼”,

贪吃贪白相。

先到城隍庙,再到五角场。

吃块梨膏糖,还吃蟹壳黄。,

一个圈子兜下来,

钞票全用光。



解释:

闹猛:热闹。

白相:玩。

城隍庙:这里指豫园商城,上海旅游景点之一。

五角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地处上海东北部。

梨膏糖:上海特色食品。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嵙,添加冰糖、橘红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可治咳嗽。

蟹壳黄:上海等地区特色点心,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


8

敲洋钉


叮叮咚,咚咚叮,

长脚螺丝敲洋钉,

敲来敲去敲勿进。

用足力道加把劲,

一记头敲到漕河泾。



解释:

洋钉:铁钉。

长脚螺丝:讥称腿长而瘦的人。

一记头:一下子。

漕河泾:地名,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部。



9

裤子剩条筋


红眼睛,绿眼睛,

㑚格姆妈门槛精,

横算竖算算勿清,

算得裤子剩条筋。



解释:

红眼睛,绿眼睛:比喻妒忌、贪婪的人。

门槛精:形容精明,厉害。

裤子剩条筋:旧时挖苦太会算计的人,最后自己只剩根裤带。



10

看夜报


面包包,汉堡包,

吃好夜饭看夜报,

勿做功课就睏觉。

拨挪老师关夜学,

问侬面孔要勿要?



解释:

面包包:旧时上海的小吃,用春卷皮子包油条,内放甜面酱,再撒葱花,和现在的山东煎饼相仿。

睏觉:睡觉。

拨:被。

关夜学:指学生因有过错,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不准回家。


11

功课


白相游戏机,

功课侪忘记,

明朝醒来再想起,

啊呀~

已经来勿及。



解释:

侪:都,全部。 明朝:明天。


12

老面皮


冬瓜皮,西瓜皮,

滑到啊里是啊里。

寻相骂,让让伊,

勿讲道理老面皮。



解释:

老面皮:不怕羞,不要脸。

啊里:哪里。

寻相骂:吵架。


13

碎玻璃冒充金刚钻


碎玻璃冒充金刚钻

七格里盘,八格里缠,

碎玻璃冒充金刚钻,

有关部门管一管。



解释:

七格里盘,八格里缠:比喻花样百出、纠缠不休。


14

弟弟真干净


弹钢琴,拉胡琴,

拖鼻涕阿要难为情。

弟弟自家揩揩脱。

马上就干净。



解释:

拖鼻涕:鼻涕流到嘴唇上。

阿要:“阿”表反问语气;  “阿要”,是否要。

揩脱:擦掉。


15

掼跤勿要哭


大马路,小马路,

马路浪向车子多。

掼脱一跤勿要哭,

爬仔起来撸一撸。

马路浪向:马路上。



解释:

掼跤:摔跤。爬仔起来:站起来。撸:按摩。抚摸。


16

小脑筋


答应得噢噢应,

忘记得干干净。

小八辣子开开窍,

动动小脑筋。


解释:

噢噢应:应答之词; 小八辣子:小孩子,小角色。


17

明朝大一岁


笃笃转,旋旋转,

嘴里勿好盘勿转。

饭饭快点咽下去,

明朝就好大一岁。



解释:

笃笃转,旋旋转:迂回,回旋。

嘴里勿好盘勿转:“盘勿转”原指转不过来,此处指饭含在嘴里不咽下去。



18

两脚车


小轿车,面包车。

顶好就是两脚车。

宝宝勿要姆妈抱,

胸前戴朵大红花。



解释:两脚车:比喻步行。


19

洋泡泡


小小气球飞得高,

一到空中就要爆。

小朋友们勿要骄傲,

千万勿要学洋泡泡。



解释:洋泡泡:气球。


20

冬瓜皮西瓜皮


冬瓜皮,西瓜皮,

小姑娘赤膊老面皮。

冬瓜皮,西瓜皮,

啥人不唱老面皮。



解释:

①姑娘偶尔不小心露出小肚皮被小朋友看见,调皮的小男孩就会唱这首歌挖苦小姑娘。

②赤膊:吴方言,光着上身。


21

哭烛包


一歇哭,一歇笑,

两只眼睛开大炮。

一开开到城隍庙,

城隍老爷哈哈笑。


 解释:

①哭烛包:指特别爱哭的孩子。

②一歇:吴方言,一会儿,表示时间很短。



22

赖学精


赖学精,

白相精,

书包掼勒屋头顶,

看到老师难为情。




解释:

①白相:吴方言,动词,玩、游戏。

②掼勒:吴方言,动词,扔在。


23

笃笃笃  卖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蒲桃四斤壳,

吃侬肉,还依壳,

张家老伯伯勒拉伐?

勒拉嗨。

问侬讨只小花狗。

侬来拣一只。

汪、汪、汪!



解释:

①笃笃:象声词,敲击器物的声音。

②蒲桃:吴方言,名词,核桃。

③侬:吴方言,代词,你。

④勒拉伐:吴方言,在不在?

⑤拉嗨:吴方言,在。


24

三字歌


今朝礼拜三,

上海来了个小瘪三。

着末着件白衬衫,

撑末撑顶黑阳伞。

拖末拖双木拖板,

跑末跑到凤凰山。

凤凰山上跌下来,

屁股跌得粉粉碎。

打只电话三零三,

三零三医生猪头三。

解释:

①小瘪三:吴方言,名词,对小孩子的一种称呼,褒贬视当时情况而定。旧时指为生活所迫而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的青少年。

②末:吴方言,助词,相当于“……的话”,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

③猪头三:吴方言,名词,用来称不明事理或不识好歹的人,是骂人的话。


25

办家家


小哥哥,小姐姐,

邻居团结像一家,

大家一道办家家,

勿好勿搭界。


解释:

办家家:小孩的一种游戏形式。

搭界:有关,有关系。



如今,这些童谣

能记住的人少之又少

但真正哼唱过的小囡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如果你还记得哪些小时候唱过的童谣

欢迎补充哦!


信息来源@文博兔@沪语和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7讲】上海童谣-造房子v
掼素质、劈情操、拗造型[漫说方言]
经典的上海方言大全
沪语儿歌
中小学寒假今天开始!重温9首沪语童谣
“白相”由来三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