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阴的故事 | 听85岁老人讲“被遗忘的”机械钟



时钟,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摆设




曾经,那个黄颜色、木头壳子、半椭圆形的




三五牌机械老座钟就承载了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今天我们要带您认识一位今年85岁




收藏了700多件时钟的老人李大来和他的宝贝们




△老上海三五牌坐钟

 

李大来的收藏基地“大来时间馆”

位于嘉定安亭市民广场东侧

他希望自己的机械时钟博物馆

能够向用惯了电子手表和智能手机

的年轻人展示机械钟的魅力



时间馆在安亭,而李大来家住虹口

每周五天,都要坐地铁、换公交到安亭

单程花费一个多小时

李大来33年出生在安亭

从小就喜欢摆弄机械钟、收音机

后来他出任上海最早、最大的合资公司

——上海贝尔的董事长

有机会到国外见识了许多精美的机械钟

退休之后

他决定把自己收藏的所有时钟捐赠给安亭政府

作为免费开放的公益科普基地



李大来说,改革开放以后,

石英钟、石英表流行得很

机械表、机械钟就很少看见

故宫有一个钟表馆

但是真正这样钟的馆还没有

所以他就下定决心做一个

开始的时候只有150件展品

现在增加到700多件

实际上这不是珍宝展,而是科技展

时间馆也不只是单纯的展示

而是融合了讲解、动手体验

观摩机械钟的修理等多种形式

让参观者充分感受科学的乐趣


△小小手工钟


听李大来讲讲光阴的故事

钟是一个天文仪器

这个叫赫姆勒天文钟

钟上有三个球,中间亮的是太阳

一个是地球,最小的球是月亮

钟运转的时候,地球围绕太阳转

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自传

模拟了三个球的关系


中国的概念上,钟就是看时间

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

其实钟是一个天文仪器

最初,钟最重要的是为了解决航海问题

是解决经度问题

钟表做好以后

准不准,要叫天文学家来对


中国最早的机械钟——水运仪

 水运仪就是把水一斗一斗量好了翻过去

量满了又倒掉,全世界公认

这是模仿水运仪的限量版钟

虽然是仿制版,但全世界也就仿制了15

它太贵了买不起

于是就买了两台坏的,回来自己修理

里面是个大的水车

它水车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滚珠就相当于把水抬上来了


△仿水运仪机械钟



钟和包包一样时髦

每一种钟表的流行都能反映那个年代的特点

比如外面用皮革作为套子的皮套钟:

汽车还没发明的时候

钟也是个很时髦的产品

女孩子喜欢提在手里

就像现在提一个高级品牌手包一样

那时候钟比较贵,旅馆里没有钟

女孩子出去旅行坐上马车的时候就提在手里

外面罩个皮套,它曾经是很时尚的东西

到了旅馆放在旅馆房间里头

床头柜上一摆 

△皮套钟


这些时钟都是李大来自己多年

从全球各地搜罗来的宝贝

因此了然于胸

说再久也不觉得累

 

尽管已是85岁高龄

但他能够非常熟练地登陆ebay等网站

了解全球最新的资讯

他做收藏也有自己坚持的理念

比如要把时钟的外壳和机芯分别展出

让参观者看得清楚明白

又比如尽可能地要让展出的时钟都能够走起来


△李大来演示八音盒


李大来说,这种馆在安亭

做得好可能会保留下来

国外很多好的私人馆,都在小城镇里头

假如我随便在南京路租个房子

15块一张门票,肯定有人来看

但我说这个长不了

私人博物馆维持非常难

越搞得排场大、开销越大

不行马上就倒闭掉

所以我现在人要少,电费要省,东西要好

对地方上面要有贡献

包括对孩子的贡献

 


每天听着秒针分针和时针滴答滴答的声音

向参观者讲述光阴的故事


李大来说,他希望能给家乡留下更多

他和伙伴们不仅要做到国内领先

还要往国际领先的方向去努力奋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钟传承人复制全球首台机械时钟
韶光易逝,时光不朽——关于时间的收藏艺术
世界古典钟表续10 [100P]
重庆解放碑挂了十年的劳力士“下岗”了
李东山与烟台钟表(组图)
时钟摆放坐南向北家宅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