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兰沅:略谈梅派艺术“神”“味”“美”

徐兰沅

徐兰沅(1892-1977),京剧琴师。原籍江苏省苏州吴县,生于北京。曾被梨园界誉为“胡琴圣手”。他一生主要为谭鑫培、梅兰芳两位京剧艺术大师操琴,为京剧音乐的革新与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诗人林逋仅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个字,就把梅花描绘得那样深刻入神,真不愧为千古的咏梅佳句。用林逋对梅花的这个绝妙题咏来比拟兰芳的表演艺术,我认为也是十分恰当的。

兰芳一生对梅花也有癖好,平时也喜欢画梅。记得他说,梅花之所以可爱,除开它的冰肌玉骨,不畏风霜雨雪的坚韧可敬的精神而外,它的姿态古秀而不怪,味香而不郁,色淡雅而不艳,也是最使人怜爱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他对自己艺术风格的写照,也是他表演艺术中“神”“味”“美”的精髓所在。

梅兰芳之《贵妃醉酒》

梅派艺术的易学难精是人所公认的。他的特点是“以少概多”,犹如善言者,语精而意深。他通过简练的手法能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境地,在方法上有暗含,亦有明示。暗含时不模糊、难懂;明示时不浮浅、单调,处处讲究不尽有余,发人深思。

梅派的唱腔,很少有过度华彩的长腔,身段动作也着重于淡描很少重做。然而在他的一腔一字中,在每一个身段动作里,却蕴含着丰富的神情与深厚的味道,寓深情于淡雅之中,因此是易学难精的。

戏曲界多少年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戏好学,神难描”。一个演员的表演艺术,要达到“神”“味”“美”俱全,就得在艺术上有渊深的造诣。现在我就来谈谈兰芳艺术表演中的“神”“味”“美”。

梅兰芳之《宇宙锋》

关于“神”,这是表演艺术上最讲究的一个字。老前辈们经常对后一辈说:“上台演戏,神气要足”,还有如“玩艺儿要活不能死”等等,都是关乎一个演员在表演中的传神问题。谈到“神”,那就会想到眼睛,俗话说“眼为心中苗”,人的心绪可以从眼睛里透发出来,这是很科学的说法。但是舞台上是不是光借眼神就解决了“神”的问题呢?这又不尽然了。首先眼睛是人体上的一个极小的部分,加上舞台上与观众之间又有一定的距离,运用眼神就得有方法。比如京剧表演艺术的眼法就有远望、近看、偷觑、凝视等等。兰芳的眼神运用注意“神不离法,法不离神”,比如他在《凤还巢》里表演程雪娥偷觑穆居易的神情,那个回眸一笑,含情脉脉的眼睛配合他轻盈、柔美的身段,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形象鲜明,神情生动的要求。

这种身段技巧的准确配合,使眼睛的光彩被烘托得更加突出的手法,我们在兰芳的别的戏中,也经常看到。如贵妃醉态,赵艳容的装疯,西施的含愁,林黛玉的悲愁,他都能以各不相同的眼神配以醉步、卧云、抖袖等准确的表演身段,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微入神、栩栩如生地体现出来。过去老先生教戏时强调“要手到眼到”,也就是这个道理。手到眼不到,无神发死,眼到手不到就会模糊不真。

梅兰芳之《凤还巢》

在和兰芳闲谈中,他曾谈过这样一些话:在舞台上演戏,要能“拢”观众之神,必须演员之间先要能传神,但传神有各种各样不同方法,比如会心示意,即使两人不照面,神情也还要相联着。他演戏就是如此。有时他背向着同场的配演者,然而通过他的背像活动也能体现出剧中人的心情,与配演者联成一气,做到四面皆有戏,处处情相联,使神不间断。

京剧的唱念做打,都得讲究“味”。味同嚼蜡,势必趣味索然,韵味醇厚,则如饮香醪,爱之不已。但是“味儿”,并不是容易能捉摸到的,师学一个流派的唱腔,常常是腔好学而味难摹。兰芳的唱腔,讲究腔情并茂,因此学的时候,必须要面面注意到,缺一不可。但是也有对人物的感情掌握对了,而唱起来仍然是不得其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主要的还是一个音法问题。戏曲唱法有五音,四呼等等。但是一个有成就的演员,在他的演唱里,往往还含着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小音法”(是我杜撰的名称)即所谓法中还有法,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我与兰芳操琴的几十年里,深感他在演唱中,对许多小音法的运用,实在是有道理。我把它归纳起来,有这样一些方法:颠音、挑音、滑音、压音、颤音、落音、刚音、柔音。

举一个例子,比如他在《宇宙锋》里唱“抓花容,脱绣鞋,扯破了衣衫” 的散板时,“抓花容”的腔儿并不太长,旋律犹似叠浪,作了两次翻转,到结尾处再用两“颠”一“挑”,人物的悲愤心绪以及向封建势力采取斗争的决心,就体现得极为深刻。这里两个颠音,一个挑音,为腔增色不少。真是腔由情出,情以腔生,达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境地。如果学他的唱腔对这些地方不加注意,结果只能是模仿其形,不能深得其味。总的说,梅腔的起唱,落音,或轻或重,颤音的掌握等等,具皆有法,学时决不可对这些无视。

在表演身段方面,他演《抗金兵》中的梁红玉,人物虽属于武旦的路子,演时却不失青衣的风格。在“起霸”时,不多用鹞子翻身,因为他考虑到梁红玉是领兵的大将,与年轻的穆桂英不同,多用了对人物威严的身份非但无益,而且有损。但在西施的羽舞里却用了鹞子翻身,令人观之觉得舒服够味。这是他掌握了文不温,武不躁,静中寓动,动中寓静的手法来体现人物的。

梅兰芳、朱桂芳之《西施》

兰芳演戏很讲究“美”,但他不是为美而求美,他的任何一个优美的动作或唱腔、化妆等,都有其所本。比如他的化妆、演林黛玉双眉就紧靠一起,杨玉环两鬓的片子就贴成半月形,显示出一是悲愁、清瘦,一是丰盈、富丽。这虽然是些小地方,也从不马虎。记得当年的青衣演员,无论是什么名演员,演戏时从不穿彩裤,认为青衣既不准在台上露腿,也就无穿彩裤的必要。但是兰芳把它改变了,他认为这样不美,应该兴穿彩裤,非但如此,还根据人物的不同,创制了很多不同色彩的彩裤,由此青衣穿彩裤也就兴起来了。

兰芳对唱腔是最讲究旋律美的,古人对好的曲调常用“曲高和寡”来形容其高深莫测,但兰芳的唱腔却是曲高和众。他对唱腔要求首先是通顺不拗口,要优美动听能为听者所懂。我们常以“千篇一律”这句话,来形容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平庸,但是应该注意到,每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表演流派总是在千篇一律的基础上求得千变万化的。概括地说来,兰芳的唱腔就是有统一有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西皮,二黄的原板,慢板等,既是腔腔不同,又是浑然一体,吸取任何一个外来因素,吐出来就成为他自己的音乐语言。因此无论是长腔、短腔,总的听来离不开纯、净,美三字,从而也就形成梅派的唱腔风格。

(《谈艺录》)

- 阅读链接 -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费玉平说腔】“梅派”唱腔浅析与伴奏要领
【费玉平说琴】拉京胡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徐兰沅:怎样才能学好梅兰芳的声腔艺术
说说京二胡
谈谈如何做一名好琴师——《京剧京胡演奏人才培训》授课实录
独家放送|京剧《灞陵桥》珍贵音配像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