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品老房子 · 五原路205弄5号(任德耀旧居)







五原路205弄5号(任德耀旧居)


任德耀旧居位于五原路205弄(来斯南村)5号,建于1938年,美商普益地产公司建造,占地面积74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


建筑群由5幢假三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建筑入口位于背面中间,有雨篷。每幢右面为连续玻璃窗,左面后退为阳台。通高窗套,窗间有几何图案装饰。四坡屋顶,檐下有券齿带修饰,水泥砂浆压花墙面。因安福路上已有来斯别业,故名来斯南村,以示区别。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现为民居。






任德耀简介

任德耀 (1918-1998),江苏扬州人,笔名王十羽,儿童剧作家、导演。先后创作了 23 部儿童剧 (3 部被改编拍摄成电影 ),导演各类剧目38部,其中有10部获得省市和国家级奖励。《友情》《马兰花》《小足球队》《宋庆龄和孩子们》《魔鬼面壳》等剧目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儿童戏剧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先后荣获上海市首届儿童少年工作白玉兰奖、第五届宋庆龄樟树奖、第二届中国话剧荣誉金狮奖、首届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


曾任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第三届)副主席,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第一至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任德耀


  • 1940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 1947年在上海参与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筹建工作,任剧团负责人之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艺术指导。

  • 198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导演。




余晖同样耀目


1987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为任德耀老院长从事儿童戏剧40年举办隆重的艺术档案展览,回顾他在建设儿童剧院及创作儿童剧等领域的伟大成就。然而,已退居二线、担任儿艺名誉院长兼艺术指导的任德耀并未在探索儿童剧的漫漫征程中止步。


对祖国少年儿童深切的爱使年近古稀的任德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仍然骑着那辆陪伴他数十年的“老坦克”,每天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班。他深入基层,关注儿艺的发展状况,尤为重视剧本的品质,因为这是剧院之魂。


一天,任德耀被《人民文学》登载的童话《魔鬼面壳》深深吸引了。全文虽然只有寥寥几千字,却生动细腻地勾勒出一个猴子的世界。作者刘厚明正巧是任德耀相识多年、共同在儿童文艺领域奋战的老友。


任德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第一时间与刘厚明联系,探讨如何将这个蕴含哲理、不落俗套的儿童剧素材改编成儿童剧。刘厚明对老友这个提议非常支持,鼓励有更多创作时间的任德耀着手改编。




任德耀在创作


艺术创作在任德耀心目中是神圣的。他认为“有了材料,并不是等于有了剧本。这就像馒头和面粉的关系一样,尽管做馒头少不了面粉,而面粉却不是馒头”。艺术创作就像制作馒头,要经历一个发酵的过程,而想象力扮演着酵母的角色。作家只有体验到生活的真谛、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才能激发出想象力。


1987年,任德耀在全国儿童戏剧创作研讨会上,把根据《魔鬼面壳》改编的新作《我一点也不快活》的详细提纲在小范围内向同行们征询意见。作品被公认为是一块难得的璞玉,精心雕琢必将成为儿童戏剧界的瑰宝。


深受鼓舞的任德耀全身心地投入改编创作中。此时正值酷暑时节,空调尚未普及,任德耀狭小的居室如同蒸笼般炎热。考虑到电扇打出的风会吹乱稿纸,任德耀伏案创作时仅仅准备了一条凉毛巾。一滴,又一滴,任德耀肘部淌下的汗珠常常打湿稿纸。长时间伏案导致腰酸背痛,任德耀便起身踱步沉思。


月光柔柔地照进窗户,孤灯下任德耀仍笔耕不辍,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奇曲折、发人深省的儿童剧《我一点也不快活》(后改名为《魔鬼面壳》)诞生了。在上海公演大获成功后,儿童剧《魔鬼面壳》被文化部选调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献礼。


任德耀以生命和灵魂关爱孩子们的成长,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儿童戏剧事业,践行宋庆龄“提高儿童素质、点燃他们想象力”的嘱托,无愧为“儿童戏剧事业拓荒者。”



任德耀 (邬海佳画)


来源:慢品上海湖南社区、《200031——一个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原路上的剧作家——任德耀
五原路上的中国福利会
让每个孩子一生中至少演一部儿童剧
“小资”与“中产”交汇的“上只角”,漫步五原路
人文湖南 | 慢品社区老马路 · 五原路-这条820米的小马路全都是惊喜啊!
他们用匠心改造了一座临时建筑,全上海的孩子都拍手叫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