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申活·暖新春丨这些渐行渐远的崇明老手艺,你还记得多少?

在充满机器和批量生产的今天,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许多我们熟知的民间老手艺正在悄悄远去。春节,宜怀旧,让我们一起细数曾经崇明人生活中离不开的那些老行当,不知你还记得吗?


篾匠


筲箕、汏篮、藤盘、筛子....相信崇明乡下人家里都有这些东西,家庭日常用的如躺椅、凉席,竹篮、淘箕、蒸笼、筛子,甚至连热水瓶壳也是竹编的,可现在做这一行的越来越少了。




扎扫帚


和其他老行当不同的是,扎扫帚这活非但没有“濒临灭绝”,相反还是经久不衰。乡下人家扫场刮地时,土堆坑洼,水泥场地一大片,超市卖的绵软疏松的塑料扫帚怎能担当得起这个“大任”。



纳鞋底


纳鞋底是缝制布鞋最费时费力的一道手工活,纳出来的鞋也耐用、透气性好。现在大家穿的都是机器缝制出来的布鞋,穿在脚上总觉得少了几分母亲纳鞋底时溶入的亲情与温馨。





土布


在以前,土布织得好的崇明姑娘可吃香了,土布曾经是是崇明农耕时期的支柱产业,享有“衣被天下”的美誉。而现在,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崇明土布已经被渐渐淡忘了。




磨剪刀


多年以前,“磨剪子戗菜刀”的手艺人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今已十分少见。然那拖着长音的吆喝声却印在脑海里,经典得令人无法忘怀。



剃头匠


一面镜子,一张凳,一个工具箱,一个脸盆。凳上坐着一位老人,围着白色大罩子,站着的剃头匠师傅聚精会神地在老人的头上“工作”。这样的画面,以前每隔两三条小巷子都会看到。而现在,满大街的美容美发店,剃头摊子也终将成为回忆……



爆米花


曾几何时,爆米花是过去年代里孩子们难得的一种美味,现在崇明还做这种传统爆米花的人已经不多了。




弹棉花


记忆中的弹花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外婆总是拿旧棉被添点棉花,弹成新棉被,那种软和舒适的棉花被,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修表工


上世纪七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百姓生活高档奢侈的“三大件”。手表,是老百姓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也因此风光无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修表这一行当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现在很多人更爱去专卖店。修表,已是流淌在时代里的朴素时光。



一个地区的历史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一段岁月总是凝结着五花八门的手艺人
当我们回首遥望
那些渐行渐远的民间艺术
经过岁月的提炼
重新被赋予的新的生命
也教会我们
勿忘初心



资料来源丨惠游崇明

责编:陈珺

编辑:毋晓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徐人记忆中的老手艺,你还记得多少?
物道 | 压箱底的老土布,是人间最美的嫁妆
崇明土布
崇明土布忆旧
绍兴10个正在消失的美食和手艺
让人震惊的 传统民间手艺 现在还剩下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