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凤蓉:论“喊嗓”在现代声乐课堂训练中的应用

论“喊嗓”在现代声乐课堂训练中的应用 

西华师范大学讲师   许凤蓉

     “喊嗓”是中国戏曲声乐训练传统的一种声音训练方式,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而我们目前的声乐课堂中声音训练的方法主要形式是沿用来自意大利美声唱法体系中的“练声”方法。此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有区别的。

    “喊嗓”的声音训练方法,重在“喊”上,是指声音训练者,在应用良好的呼吸技巧,具有声音高位置安放的正确的歌唱状态下,声情并茂的“甩腔喊唱”,一般情况下不用伴奏。“喊嗓”在技巧上灵活自如,具有最大的即兴性和随机性,练习者在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下,想怎么喊都行,如音调从高到低,从低到高,高低环绕;平腔、滑腔、甩腔等都行;喊什么都可以,如母音、字、词、句,甚至非字非词的任意拖腔都可以。“喊嗓”不受形式上的限制,而且不受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喊嗓”可以在室内、室外,甚至操坝、广场等任何地方进行,只要练习者愿意,“喊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我们声乐课堂上常用的“练声”与“喊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练声”是练习者在建立呼吸状态和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安放的前提下的声音训练方法,一般情况下,带有钢琴伴奏,采用音阶式的母音或字、词、句练习,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室内进行。

    然而,“喊嗓”与“练声”在本质上和目标上并无区别。二者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歌唱状态之上的声音训练方法,训练的目的都是寻求科学而且有审美价值的歌唱。二者也没有好与坏,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是走的的路途不同而已。正如声乐教育家莫维所说:“(嗓音教学)只能有一套(教学)原则,只要我们是向一目标前进,最重要的不是走哪条路。”

    一、“喊嗓”在引导初学者入门时的应用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入门”对于各种技术学习者的成功是何其重要,更何况是艺术学习者。声乐学习又是艺术中的艺术,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涉及生理、心理、物理等多门知识,是直接抒发人类情感和综合反应人类智慧的艺术形式。但是这并不是说声乐不具有可操作性,只是说它的操作更感性、更艺术化。

    严格意义上的声乐学习是不存在“自学成才”的可能性的,或者说“自学成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良好的“呼吸状态”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对于初学者,他就是一张白纸,他没有任何声乐专业知识,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任何声音技能技巧,关键是他不能分辩正确的歌唱应该运用哪些声音技能技巧,如何运用更省力、更有效、更享受。而“喊嗓”或者说“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日常生理动作,由于它具有最大的随意性,随机性,为我们将声乐初学者“引进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应用的灵活方便性。

    对于声乐初学者,一开始千万不要去给他堆砌大量讳涩难懂的声乐术语,而应该应用他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动作,最常有的体会去引导。“喊嗓”不失为此好方法的一种。

   (一)“喊嗓”在建立声音音概念上的应用。对于初学者进入声乐训练课堂,在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情况下,女声多用闭口音“ci”、“li”、“lǖ” “喊嗓”练习,男声多用半元音“le”、“ye”、“e”、“lǖe”“作” “喊嗓”练习。在开始进入学习阶段,教师不用先讲授发声知识,只是在作声情并茂的“喊嗓”示范,让学生跟作模仿。开始多用下滑音,如“5→1”、 “i→1”;然后应用上、下滑音如“1→5→1”等,教师反复的示范,学生反复的模仿。要注意,音区应该保持在中高音上,这样能让声音保持高亢、兴奋、有力、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尽快打开声音通道寻找正确的发声状态和高位声音安放。等到学生“喊嗓”寻找到正确发声状态时,教师此时应该因势利导:

    1、通过示范告诉学生的发声口腔状态。如“ci”(女声)“ye”(男生)是笑肌提起,提高颧骨、露出上牙、鼻梁有拉长感,口里如含有半口水的“吃惊而兴奋”的状态,永远保持这一状态,对于不同的母音,只是吐字和口腔开度有变化,这一状态永过永远不变。

    2、声音高位置安放,教师告诉学生说话的嘴在歌唱时不是嘴,而只是一个通道,歌唱的嘴放在鼻梁与额头交界的眉心处,声音的最低音位不能低于眉心,并且可以让学生将食指尖放于眉心处“喊嗓”,会明显地感觉声音由指尖传出。

    3、声线成抛物线进行。我们此时“喊嗓”的音都为下滑或上下滑的“甩腔”练习,学生在正确的模仿状态下应该很明显地体会到声自体内成抛物线经由眉心和前额区抛出,此时老师要明确地告诉学习者,这就是声音的抛物线进行,也是我们训练中需要的正确的声音状态。这样一来,声音概念就很自然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对声音状态和声音高位置安放有了一个明确而直观的认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但此时一定要把握个“度”的问题,要“点到为此”,千万不要把声乐术语一咕脑地全部倾倒给学生,留到以后课堂练习中慢慢深化。

    (二)在气息运用上,呼吸是歌唱的动力系统,“谁学会了呼吸,谁就学会了歌唱”,所以为初学者建立正确的呼吸系统,对于学习正确的歌唱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喊嗓”训练中,对于初学者而言,气息的运用是自然而无意识的,而且“甩腔”对于初学者而言,一般“喊嗓”应用的声音时值不宜太长。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歌唱状态后,教师应该单独训练一下气息,即摸气。教师作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摸老师的气息,并告诉他,吸气时口鼻同时张开将气息无声地吸入送至肺部,横膈膜自然下放,胸腹部连接的部分向外扩张,小腹部自然向上向内微收,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直到这一呼吸动作结束。同样是老师不断示范,学生持续的模仿,让学生双手叉腰体会正确的用气。直到呼吸状态正确后,再加入“喊嗓”练习中,将重点转移到气息运用上去。因为“喊嗓”动作简单,对体会正确的气息运用应该比“练声”具有更少的干扰性。

    二、“喊嗓”在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声乐训练的应用

    “喊嗓”在有一定声乐基础知识的的声音训练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作为“练声”的准备。在声乐课堂之始,让学生作一分钟左右的自由而随意的,保持在中高音区,甚至是高音区的,建立在正确歌唱状态下的“喊嗓”练习,有利于活跃歌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尽快打开声音进入正确的歌唱状态。

    (二)在“练声”快结束时的变异形式的“喊嗓”极限高音练习。高音的“激起”要有极强的爆发力,这样才能将气息垂直地反弹上去,声音自然流入头腔,形成一个圆润而明亮的声音。但是另一方面高音也要学会自我控制,用“最强的气息唱(自己感觉)最小(共鸣点与音量)的声音”。“喊嗓”形式的极限高音(指c3以上的高音)练习,的确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高音的一大良方,“喊嗓”形式的极限高音是指练习者在做完母音训练打开嗓音后,以快速有控制的声音作中高音到极限高音(一般为f2—a3)的下行音阶或琵音练习,音区由中至极限,再由极限返回中,往返一至多次,多用开口音“a”、“ya”等。我们将此种极限高音练习之所以叫“喊嗓”式的极限高音练习,是因为它极具“喊”的特点,练习要求是极强的暴发力,即摩若如老师常说的“狗咬人的状态”,此外应该叫“疯狗咬人”的状态,一定要“疯起来”,拉开口形,打开共鸣腔,扎稳气息。长此以往的坚持练习,对于有基础特别是程度较高的练习者的高音训练成效绝对异常的显著。

    (三)“喊嗓”在开独唱会中的应用。开独唱会曲目多,任务重,再加上演唱者思想压力较大,上半场结束后,声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声带的休息在此时当然是刻不容缓的。然而你们知道吗,此时“噤声”是消极的休息方法,“喊嗓”积极的休整方式,上半场结束后,最好是能在后台作几分钟c2以上的高位置“喊嗓”练习,能为下半场顺利演唱提供能力上的有力保障。

    总而言之,“喊嗓”它实际上就是嗓音训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在声音训练某些阶段和某些具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喊嗓”的技能技巧我们应该扎实的把握和灵活的运用,让它为现代的声乐训练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且“喊嗓”作为戏曲的练声方法,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掘,假以时日,我国传统的练声方式“喊嗓”应该在我们现在的声乐课堂训练中独树一帜发扬光大。

                                            (《黄河之声》2008年第1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松涛视听沙龙 │ 练声与歌唱
唱歌基本训练
“喊嗓”如何训练?来看这里!
我练咽音的过程,转过来大家看看。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声乐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音准问题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