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家熙:论尚派的《昭君出塞》

尚小云《出塞》

《昭君出塞》原是昆剧传统戏,尚先生于1919 年19岁时便在北京首演此剧, 1935 年又在这个折子戏的基础上增益首尾, 创演了全本的《汉明妃》。他在演出中保留了昆剧的曲调, 但又大胆地推陈出新, 充分发挥自己允文允武的特长, 把尚派饱满、强烈、劲健、豪放的表演风格融人了剧中。

在昆剧的传统表演中, 该剧一向有“唱死昭君、累死王龙、翻死马童”之说, 可见在过去, 全剧是以昭君的“唱”为主的, 王龙和马童则起陪衬作用。尚先生一改过去的模式, 为昭君这一人物设计了大量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把原来以唱为主的昭君改成了以舞蹈为主。同时,还以昭君为中心, 设计了大量的三人舞, 形成了一系列动态画面, 许多构思相当新颖, 如三人的舞台调度, 不仅有原来的“编辫子”等形式, 还增加了三个人站成一排共进共退等样式, 使原来较为沉闷的舞台呈现出了激烈、火炽的气象, 从而也使整出戏的总体风格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尚小云《出塞》(1962年摄制)

产生这种变化, 尚先生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的, 他从昭君这一人物的造型到表演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按昆剧原来的装扮, 昭君穿着的是一身宫装, 我们从昆剧名演员马祥麟的剧照, 就可以了解当时的状况, 那显然不利于做大开大阖的舞蹈动作。而尚先生却精心研制了一顶新型的美丽而庄严的盔帽(后来被京剧界称为“昭君盔”), 还配上了长翎和狐尾, 而且身披大红斗篷, 下系飘带裙, 使昭

君形象显得分外动人。当然, 尚先生的这些设计并不是单纯为了昭君外形的美, 而是要充分利用它们作为手段, 使之服务于昭君的舞蹈动作。但也正是从这样一种别具匠心的造型设计中,决定了尚先生为昭君设计的舞蹈将会有一系列的高难动作, 比如他为表现昭君的“和番”, 给人物配上了一对狐尾,由于又有长翎和水袖, 在掏“翎子”的时候一旦处理不当, 三者就很容易缠在一起, 然而尚先生具备着扎实的表演功力, 他从难从严要求自己, 既设计出了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 又在表演时做到了层次分明,达到了纷繁而又清晰的舞台效果。

按尚先生自己的阐释, 他演这出戏重在创造“佳人烈马图”的意境。这就要区分“马上昭君”和“马下昭君”的神形变化。对于“马上昭君”的表演, 尚先生曾概括为“既要有人, 又要有马, 马是烈马, 人是佳人, 一身二用, 神形兼顾”。就是说,要表现出“玉貌含愁驰绝塞”的人,又要表现出那匹虚拟的马。为此,从昭君上马起, 他精心设计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如: “探海”勒马前趋步、快速“单腿立转大下蹲”, 特别是那“大漠盘鹰”式的“圆场”等, 又辅以各种挥舞马鞭的舞姿, 如: 双手立抱鞭、胸前端鞭等。这些节奏化、韵律化、雕塑化的舞蹈动作, 出神入化地把一匹虚拟的烈马极其生动地描摹了出来, 也使观众如临其境般感受到了昭君一路颠簸的艰险。

为了更好地展示“烈马奔驰、佳人神伤”的意境, 尚先生还跳出了旦角一行的“闺门戒律” , 大胆地借鉴并运用了一些武生动作, 使昭君不畏艰险和烈马周旋的艺术形象得到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展示。其中最有特点的动作之一是“踢腿”。在以前的京剧青衣花衫行当中, 从没有在舞台上踢腿的, 但尚先生却匠心独运地为昭君上马设计了“大踢腿”、“大滑步”的舞蹈程式。由于尚先生特别喜欢武生宗师杨小楼的艺术, 他将杨派富有弹性和内含之美的特点, 有意识地融进了自己的表演之中, 比如在上马动作、圆场、亮相以及造型等方面, 都吸收了杨派的精华。但尚先生的借鉴不是照搬照抄式的, 而是有所发展和创新, 他巧妙化用的杨派技法, 都演变为服务于创造昭君精美形象的手段了。

尚先生在这出戏里的繁重技术性表演, 极具观赏性, 他的一招一式都富于独创, 鲜明体现着个人特色。例如昭君上马前, 面对征鞍运用的“锁甲”程式, 就很不同一般: 尚先生将传统中两个绕腕的普通动作, 衍化为双手飞轮滚转般绕动的一种腕花, 这一难度颇大的动作, 已成为尚派一招绝技, 现在京剧界就称这种新的程式为“飞轮腕花”。至于他那极为风格化的“大漠盘鹰”式尚派“圆场”, 在这出戏里的运用, 更为醒目提神: 当唱到〔楚江吟〕“汉岭云横雾迷”一句时, 他左手扯起斗篷, 右手横端马鞭, 以大幅度的“塌身圆场”, 飞驰于整个舞台, 正当俯冲直下, 胸部几乎贴近台毯之际, 突然间又一跃而起,快速转身, 以“卧鱼”的造型亮住。这类动人心魄的表演, 不仅大为增强了人物的动态美, 也突出表现了昭君丰富的心理和复杂的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 尚先生虽然把原来以唱为主的昭君改变成了以舞蹈为主, 可是他并没有顾此而失彼, 仍然通过唱念和细腻的表情刻画了人物愁苦的心境, 像昭君在听马童告知“南马不过北”时, 痛苦地说了一声“加鞭”, 此刻的表情和语气都十分动人地反映了昭君对故国家园的留恋。

尚先生通过种种程式化的舞姿画出了一幅幅活的“佳人烈马图”, 其中充分体现了写意戏剧的精神实质, 后来, 不仅京剧舞台上演出《昭君出塞》都沿袭尚派的风格, 连称为“百戏之祖”的昆剧再演《出塞》, 造型和表演也都改为尚派路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鲍绮瑜:尚派《昭君出塞》的表演特色
绝美舞蹈《昭君出塞》,震撼!看了10遍还想看!
舞蹈《昭君出塞》,震撼全场!
故事 舞蹈《昭君出塞》
绝美舞蹈《昭君出塞》
绝美舞蹈《昭君出塞》,震撼全场!看了10遍还想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