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友关于京胡练功的讨论

 博主:“jinghuxianglin”是网上与我相熟的一位资深琴票,他对京胡演奏颇有研究,对我也常加指点。今在京胡吧看到他的一个帖子——《练功练功,什么叫“功”》,讲得很好,网友跟帖谈的也很好,可供京胡爱好者学习参考,故转录之。

    jinghuxianglin: 练功练功,什么叫“功”

    什么叫“功”?拉琴者多有这样的体会。拉个中速的还可以,慢了,快了都不行:慢了容易“飘”,前后声音不一致,发力也拉不响,达不到要求的力度:顿弓无弹性,要么断不开:快弓不清晰,无颗粒感,不稳:或是耐不长。还有左手按弦灵敏度差,力度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关乎“功”的表现。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练。

    不否认,平时拉琴,也可以涨一点“功”,但非常有限。顶多,两手娴熟一点,配合好一点。凡是特快的,特慢的,包括左手指力,两手耐力等等,这些仅仅靠跟别人“伴奏”是达不到的。必须要经过自身独立的长期,刻苦,正确,有针对的练习,才能出的来。 

    练功,必须在一个人没有干扰,没有杂念,全神贯注,满负荷状态下进行,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你是想练左手,还是右手:是想练快的,还是慢的:是想练长弓,还是短弓,或是快弓:是想练内力,还是外力,或是爆发力:还有,右手运弓及左手按弦的耐力,等等等等。总之,你觉得自己哪里不行就练哪里。平时练习,多可以“以曲代功”,还有曲牌。等等。
    限于篇幅,以上说的也不全面。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欢迎讨论,切磋。


     松月草堂是啊,好多朋友不知练是咋回事,平时就是跟着录音拉,自以为是在“练”,什么弓序、指法、连弓、分弓等等一概不知,认为自己成了!

     3292004008 :业余的练功,时间是个大问题啊!虽说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谁能保证每天抽出两个小时以上的练琴时间呢?基本功针对性联系没有连续的高强度训练很难固化下来。比如楼主说的快弓,我理解最少要140节拍以上拉双小开门或者八板之类的练习曲,至少连续拉两个小时不停,而且要坚持天天溜手,不然就不可能固化。当然,拉松弛了之后可以短一些。诸如此类的基本功太多了,拉的好的往往都是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愿意付诸练琴的,坚持基本功练习的人们。

    jinghuxianglin :你说的太对了。“基本功针对性练习没有连续的高强度训练很难固化下来。”

    我想说的是,作为业余者,也只能这样弥补没有“系统性”的不足。但“相对”坚持也还是会有效果的。至少比不练要强得多。

    一般说,可以“放中间,抓两头”。即;中速的东西不必刻意去练,主要练特快和特慢的东西,再就是快速的耐力,包括指法。如二黄导板,,皮小开门和西皮加花小开门。另外,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六场,“风声紧”唱段前面的音乐,也是慢速,加上各种技巧的很好的练习曲。

     3292004008 :我认为乐器训练有两各方面,其一是理性方面,基本的音乐技术规范,如节奏,音高,还有大伙儿说的京胡的其它技巧;其二是感性方面,表现在京胡上就是味道。要想练出来,达到起码能让外行人不觉得不舒服的程度,第一个方面的训练太重要了。以前大家学琴拉几个月的空弦,当然是业余的,再简单摸一摸音阶就上曲牌。而现在来看这太操之过急了。有拉弦乐基础的倒还可以,没有的花大量时间练习第一个方面的东西必不可少,因为随着京胡的普及,人们对京胡演奏技术有了更高的期望,这一点老一辈琴师如果在世肯定会感觉望尘莫及,当然我只是从纯技术层面说,看看现在京胡走进各种音乐会就可以断定,尤其是张素英王彩云他们的演奏。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用演奏家来要求,但是技术练习是能让我们拉出来的东西被称为音乐的前提,并且技术掌握得越全面,越娴熟,掌控京胡的能力就越高,拉起东西来就越从容。其二才是韵味儿,手上有东西味道才可能表达出来。可见技术练习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不论是弓法还是指法,用二胡的练习曲来训练完全可,当然运弓必须按照京胡的要求。现在音乐会中的京胡演奏特长的慢弓,其训练完全可以通过二胡练习曲来达到。包括程派戏里的一弓十来个音符的情况。

    本人极力推荐赵寒阳的二胡微型练习曲一书,是本老书,都是十几个小节,最多二十个小节的练习曲,在里面挑一些容易些的上把位的先练一下,很快就会发现进步很大。之后就可以拉拉中下把位,别怕音色不行,每把琴都可以拉出稳定的下把音,甚至可以拉到最下面,所谓稳定,随琴而定,也看技术,你看李亦平的云雀可以拉到外弦的最下面,而且还是稳定的乐音,而我拉到下面就算是赤拉音,但拉一段时间可以拉到一个稳定状态,就不会再是那种令人脑子要炸掉的纯噪音。扯远了,其实虽然我们不以演奏这样的乐曲为目标,但拉一拉中下把位对右手有极大的帮助,拉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西皮的高1高2都神奇般的轻松自如干净扎实。
    有了这些基本弓,再去拉东西才能表达出音乐所描述的东西。

    jinghuxianglin“拉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西皮的高1高2都神奇般的轻松自如干净扎实。有了这些基本弓,再去拉东西才能表达出音乐所描述的东西。”严重同意!

       3292004008 最近练琴颇有一些收获,极待在这里分享啊。我也是二十六岁才半路出家学京胡的,之前没有弦乐基础,所幸能和剧团退休的老先生学琴。老师算是因才施教, 对我这种半偏子采用填鸭式的教法,基本功的时间压缩到最短, 空弦和音阶总共弄了半年吧。后就是小开门了。之后不久就是简单的段子,算是以曲代功。可是这个过程真是纠结啊, 一方面能拉了一些东西,感觉挺好,另一方面卡的东西总出不来效果,原地踏步, 甚是着急。所幸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别人学弦乐的基本功练习好像要比京胡老先生们强调的多一些, 而且训练方法也条理化一些,这让我感觉到京胡的“基本功”并不基本,典型的一个西皮里弦落音,在京胡里叫基本功,但实际上它是个复杂的技术,首先左手持琴要达到松弛的程度,这就足够练一段时间,其次按弦手形要包圆,再次一指根关节要灵活,最后运弓节奏要控制好,同时要松弛。所以要拉出这个效果涉及到一系列的练习,那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基本功。实际上京胡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理性训练方法,比如王彩云出的书里就新进了一些二胡练习曲,但还是更多的强调感性层面特色的东西。可以想象,每天花时间练那些并不基本的基本功效率太低了,用已经非常成熟和理性的二胡练习方法来加强基本功训练, 才能最快的掌握基本技术,同事这些技术也更为扎实。老先生们都强调以曲代功, 本人认为相对来讲这不是一种高效率的练功方法,年轻人时间有限,耗不起啊!

     戏迷琴痴:上面两位都是内行,说的非常好。目前的业余琴票中, 对基本功的练习认识不足,有些人连曲牌都不愿练习,这些人只认为拉琴是为了伴奏,虽然不能说是错的, 但不练基本功,伴奏的质量就大大降低了。就像两位所说, 特慢和特快的节奏不经过艰苦的、枯燥的、长时间的训练,是达不到让人欣赏的水平的。

     3292004008 :手指练习真是个艰苦的过程啊!随便拉东西的时候感觉不到,因为每个手指都不会连续高强度的用力。单练的时候才知道多么痛苦。比如练三指的发音,,抬脚,抬肘子,等等,可坚持个二十分钟就基本顺过来了,这时候就要坚持下去。第二天会觉得左手酸疼,小臂外侧肌群酸疼,而且觉得浑身难受,这都是痛苦的正常反应。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顺溜很多,但细心的话会发现打出来的音不水灵,不脆,原因在于三指虽然顺过劲儿了,可打三指的时候二指按弦不够劲儿,这时候就得在练习中刻意加大二指力度。光这一个音儿要把它练的自如,好听,扎实就要花很大的功夫。可同时这一功夫练到家之后,左手别的技巧也会有所提高。等到手指活了,拉什么来什么的时候,那个感觉叫一个爽啊!

     黄花紫 :补充一句,很多业余学琴的朋友把拉琴不顺序是归咎于“功力”不够其,实大部分原因是方法不正确。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明确的目的性,再去练习,不要闷着头一味的练,到头来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

     3292004008 :不练小指,就不知道前三指松弛有多舒服;不练下把,就不明白右手腕放松是何等爽快!

    强烈推荐一指切把练习,练了才知道虎口松弛多么具有解放意义。赵寒阳老师,您太有才了!

     贾氏愚叟 :我感觉,越慢的越吃功夫,越散的越难岀味,劲道不够,是心气不足,心气不足,是意念未凝。越学越觉难,练功难,悟道难上加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京胡常见的毛病
小提琴基本功练习教程
孙凰:二胡专业练琴方法参考
怎样学好钢琴
二胡自我研修注意事项
大家都在问:学小提琴为什么这么难?——中国网上音乐学院 www.cn010w.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