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习演唱一定要培养“咬”意识,强化咽肌训练

来源:《音乐探索》2002年第3期

培养“咬”意识 强化咽肌训练

四川音乐学院   罗莉

(一)

   “人的发音器从发音的性能来说,是属于‘单管发音偶组’一类的。声带在作用上等于这偶组的‘簧’,而喉咽腔则等于这偶组的‘发音管’。这种‘发音偶组’所发出的音,‘音高’虽决定于‘管’,但音的响亮与否,则要看‘簧’当时的发音情形是否与‘管’的发音情形配合。”就是说:如果“簧”与“管”的震动情况完全相同,发出的声音就必然很响亮:一旦“簧”与“管”的震动情况有矛盾,则可能互相抵触,以至发不出声音。因此,人声乐器构建的第一步就是“簧”与“管”的调整和锻炼,也就是声带和咽喉腔的调整和功能锻炼。

著名声乐家凯萨雷曾讲到:口咽是歌唱家真正的嘴,任何母音都应由咽腔做型唱出来。歌唱与说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在于唱歌时的字应该咬得像说话一样清楚、准确;不同主要在于母音的延长与不延长。说话时,母音与子音几乎同时出现和同时消失,歌唱时母音在子音消失以后仍须延长下去。歌唱时的辅音! 子音' 的形成部位与平时说话的辅音的形成部位几乎没有差别,所以不必经过复杂的技术训练便可以做到。而母音的形成在咽腔,并且要在歌唱中延长,咽腔对不同母音的调节与说话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要使歌唱时的字唱得像说话一样清楚,就得训练一张歌唱的嘴,构建优质的“簧管”。

   首先,声音的延长必须要均衡的气压维持,也就是气息的控制。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很多大师都有论述,其目的是要达到使歌声稳定和连贯,每个音被气息的的压力支持,使高音有深度,使共鸣腔能运用自如。

   其次是闭紧声门的工作,应尚能先生在《以字引腔》中谈到:“闭紧声门的工作必须在字腹(母音)上出现。它们的出现保证了高气压的建立与维持,歌唱的动力有了,字也能传得远,这种效果用一个“咬”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咬”就意味着气的流量能维持、能控制。“咬”能加强和控制“簧”的工作。再则,“母音的形成部位在口腔深处,具体说,母音主要是在大牙、舌根、软腭和后咽壁之间形成的。”这几部分形成的咽腔空间就是歌唱的“嘴”,这个“嘴”要把韵母(母音)吐得准确并送出去,当然需要嘴皮子劲,我们借鉴应尚能先生的“咬”字来表达这个“嘴皮子劲”根据母音形状成型的动作也应该是恰当的。

   不管声音的延长,还是母音的送出,首先要解决咽腔的打开和支撑,这与咽肌能力直接有关。其次,咽腔根据母音形状而变换大小、松紧的功能也与咽肌能力关系紧密。但围绕咽腔的肌肉一般的说来是不发达的,他对歌唱的规律是不熟悉的,这是人声乐器中相当薄弱的一环。用“咬”意识唤醒并强化训练它无疑也是必要的,应该说在声乐教学的开始就应补上这一课。

 (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咽肌的锻炼、声门的闭紧、咽腕的成型练习,统一在“咬”意识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重力感放在后面,“咬”意识支配咽肌收缩、咽腔成型动作反应及披裂肌! 拉紧声带及影响声带张力的肌肉' 的能力锻炼。具体训练的方式很多。如:张大嘴,舌头伸出去,头稍后仰,气沉丹田,进行发声练习(声音要从舌面出来),先练断音,再练连音,其间着重强调“咬”的动作( 收缩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咽肌的反应力量得到增强,能独立支撑口咽腔的打开(能意识到),在“咬”意识的呼唤下,歌唱的“嘴”便苏醒了,便能听从使唤,灵活、稳定地根据不同的母音而改变形状,使歌唱发音走上“正道”。在青少年基础声乐教学中,“咬”意识的培养及咽肌强化训练更有必要。他们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发音机能各部位都比较稚嫩,咽肌能力就更弱了,歌唱的“嘴”功能更处于“沉睡”状态。如不做这两方面的工作,不仅容易使教学陷入困境,而且学生稚嫩的嗓音还容易坏,成为终身遗憾 。反之,加强了这两方面的工作,后期效果很好! 就是说初期进展会慢些' 。有人曾评价称之为有后劲。艺体师范过去有个学生,进校时15岁,没有歌唱发声基础,开始上集体课时,她有时还跟不上,一、二年级阶段,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做各种肌能锻炼,培养“咬”意识,唱作品的时间相对少,三年毕业时,这个学生居然举行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连续演唱了8首歌曲的独唱音乐会。8首歌曲中,难度较大的如《我爱你,中国》,有4首,中小难度的4首,不仅咬字、吐字清晰、准确,而且发声路子得到专爱们的一致肯定。中师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在外国专家讲学中,专家调教她得心应手,表现出她的机能反应的敏捷和准确。大三时她作为极少的在校学生参加了世界声乐选拔赛中国赛区的比赛,并得到评委、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黎信昌先生的专的表扬:“用声很好”。在校学生中有的嗓音条件不好,或沙、或哑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训练,发音能力和声音的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这说明了这种训练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归纳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打开”。通常初学声乐时张“嘴”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下巴紧张、压舌根、挤卡喉头、吐字不清等毛病。这就是由于咽肌的无力或“不听使唤”造成的。通过训练咽肌的力量和灵敏性,使咽肌的独立支撑能力得到提高,咽肌能够支撑口咽的打开。这样,嘴前部及下巴得到解放,不仅压舌根、挤卡喉头等毛病迎刃而解,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有了前提,也为打开喉咙及有关共鸣腔的运用、美化声音创造了条件。

   二、能增强发音能力。披裂肌群的用力不但有促进两声带靠拢的作用,同时也有增强声带张力的作用。“咬”意识的运用在实践中证明对披裂肌的锻炼是有用的。它的能力的提高不仅能避免声带乱用力,同时还使声带张力增强,这就意味着它有能力与更强的气流抗衡,使发音能力更强。

   三、使发音部位准确、稳定,声音质量好。由于歌唱的嘴在后面,歌唱咬字吐字的关键在字腹(韵母),字腹的位置在口腔深处,它被咬的松紧适度受咽肌的支撑,咽肌的变形控制能力制约。“咬”意识对歌唱的“嘴”的直接支配,无疑使字音位置的准确性,稳定性有了保证。同时咽肌质量的提高使咽腔空间的坚固及表面的光滑程度得到提高和改善,音质和音色也势必会得到改善。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咬”意识的练习还能促进声带水肿的治疗,能大大缩短康复期。

(三)

   “艺术歌唱不同与一般言语发音,是超常功能,嗓音发声机能是多维机能,一、二个参数研究不能代替嗓音整体机能状态。因此,声乐歌唱行为科学研究需要生理的、病理的、物理的、心理的、音乐学的等多方面、多学科的合作才能做出成绩。声乐艺术工作应更好地与嗓音科学相结合,也就是声乐艺术应插上嗓音科学的翅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如何用嗓子
唱歌怎样才能颤音?
【视频详细讲解】声乐学习—i母音的练习!
正确发声方法的训练步骤-如何发声练气-学唱歌、学声乐、唱歌知识、声乐知识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怎样练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