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天搞定临床医师《生理学》重难点(第 1 天)
周一
考试经验
周二
考试经验
周三
精华考点
周四
答疑周刊
周五
每周一练
语医学教育网提供“3天搞定临床《生理学》历年考点总结”,希望能给考生的备考带来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考试”微信公众号:'yishi_med66'每天有不同的精彩内容更新哦。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
不需要能量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转运方式之一
(1)经载体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2)经通道扩散:Na/K/CL/Ca等离子,特异性
不高,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1)、钠泵(钠钾泵、Na-K依赖性ATP)的意义:
(1)造成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
(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
(3)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
(4)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2)、钠泵激活:胞内Na增加和胞外K增加。每分解一个ATP,移出3个Na,移入2个K。
3)、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 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静K动Na
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主要由Na内流形成,Na平衡电位根据Nernst公式计算的数值>实际测得的动作电位超射值。
特点:“全或无”现象;具有不应期。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上升支(动Na---Na内流)、下降支(静K---K外流)、峰电位(失活不开放)、负后电位(K蓄积膜外)、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结果)
(二)极化、去极化、超级化、复极化和阈电位
去极化← →超级化 →复极化
-50 ———— -70———— -100
局部兴奋的特点:不是“全或无”的;
不能在膜上做远距离的传播(衰减性);
可以互相叠加(可以总和)。
(三)兴奋性和阈值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
阈电位:是细胞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
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称~。
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指标。
阈 值: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细胞和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最好指标。
分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长期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到特点
1、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特点:跳跃性、节能。
2、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安全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五)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组成。
接头前膜------以量子形式释放Ach
2、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Ca2+内流,Ach(乙酰胆碱)外流。
3、终板电位特点: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不能引起肌肉的收缩;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
4、细胞间的传递特点:化学传递、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影响。
5、阻断Ach接头传递的:美洲箭毒、α-银环蛇毒。
6、胆碱酯酶能------肌肉接头处消除Ach。
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藕联因子--- Ca2+
第二节 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特征
1、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淋巴液、脑脊液;
特点: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
3、血浆蛋白的功能(第一卷,P131页):白蛋白-----维持血浆胶压;
球蛋白---提高免疫力;
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
4、血浆晶压和血浆胶压的比较:
记忆:亮晶晶的大盐,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粘糊糊的鸡蛋清,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2血细胞及其功能
1、红细胞特性:通透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
2、红细胞功能:携氧、缓冲血液中的酸碱物质。
3、造血原料:铁、蛋白质,记忆:铁锅炒鸡蛋,VB12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4、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功能(第一卷,P135页):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5、PLT少到50×109/L------自发性出血倾向。
3血液凝固和抗凝
1、凝血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内Ⅻ外Ⅲ”
(1)内源性凝血(血管内):内Ⅻ。由因子Ⅻ活化启动,因子8缺乏引起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组织细胞):外Ⅲ。由因子Ⅲ活化启动,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2、血浆中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和肝素;肝素是一种强抗凝剂,记忆:能里能外。
4血型
1、血型:记忆:细胞膜上有什么原就是什么型,自己不能抗自己
抗原(凝集原)----细胞膜上;抗体(凝集素)-----血浆上
2、红细胞有D抗原——Rh阳性;红细胞无D抗原——Rh阴性。
3、输血:
记忆:主侧别样红,次侧别样清。(可画图分析)
第三节 血液循环
1心脏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心脏每舒张收缩一次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
2、心动周期心室压力、瓣膜、血流和容积变化(第一卷P140页)
3、心动周期中一些重点总结:
(1)左心室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
(2)左心室容积最小——等容舒张期末;
(3)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
(4)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
(5)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
(6)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
(7)室内压升高最快——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下降最快——等容舒张期
(8)心室充盈主要靠心室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房缩射血仅占25%的血量。
记忆:高左心,射血末;小左心,等张末;大左心,房缩末;高主动,射血末;低主动,等收末;大流量,快射血;快室压,等收缩。
4、异长调节:心肌的收缩强度可随着其初长度(由心室前负荷决定)的改变而改变,心肌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5、动脉血压(后负荷)影响心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导致搏出量减少。
2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
1、2期平台期:心室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原因,决定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短。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发生机制:0期去极Na内流,1、2、3期K外流,2期多个Ca内流,4期钠泵来决定。
3、自律细胞形成机制:快Na慢Ca。浦肯野纤维(“野马”)的4期去极化主要是Na内流;窦房结细胞4期去极化由Ca内流形成。
4、心肌跨膜电位类型和特点:
(1)快反应电位:包括心房肌、心室肌、心房传导组织、浦肯野纤维,主要Na内流;
特点:静息电位大,去极幅度大,速度快,兴奋扩布传导快。
(2)慢反应电位:包括窦房结、房室结,主要Ca和Na内流;
特点:静息电位小,去极幅度小,速度慢,兴奋扩布传导慢。
5、心肌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6、有效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相当于心肌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意义:保证心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
7、自律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希氏束>浦肯野(自律性由高到低)
8、心肌传导性:浦肯野纤维---最快(4m/s),房室交界--最慢(0.02m/s);房-室延搁是心内兴奋传导的重要特点,使心脏不发生房室收缩重叠现象,保证了心室血液的充盈及泵血功能的完成。
3血管生理
1、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2、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3、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收缩压的高低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
(2)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3)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老年人脉压大是由于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减弱,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明显降低;但老年人小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力增大,使舒张压也常常升高。
5、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6、右心衰: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效应: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2、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效应: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传导作用、负性变力作用。
3、交感缩血管纤维的体内分布情况: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冠脉和脑血管。
4、动脉压力感受器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5、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调节血压是负反馈机制:
(1)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6、血管紧张素Ⅱ------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7、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强心;
去甲肾上腺素(NE)与α受体结合——升压。
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8、在心舒张早期,冠脉血流达高峰,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冠脉血流量。
内容来源: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理学》各章节题库及答案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新阳光生理学重点整理
报名特别提醒 & 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变化规律
医学生必备--生理考点之“血液循环”
生理学笔记 【精品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