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方明/原创性书法的倡导者

刘方明 1958年生人,字玄父、号亦园散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吴昌硕先生再传弟子。一级美术师、中国扬州八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扬州八怪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侨联华侨书画院副院长、扬州华侨书画院院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京书画院、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南京印社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教授“山水画语言研究”访问学者。

“原创性书法”之滥觞

刘方明

1984年3月在部队组织的篆刻学习班上,我曾经即兴用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名作,讲述坚持原创性作品探索的重要,引起了同行们的反响。几十年来在篆刻和书法研探中一直奉行此原创性,似有所得,用自己撰写的内容和自己渐成体系的笔性创作出数以千计的书印作品。今天来看这个过程,践行的正是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之理念。

原创性书法,是一种张扬个性特点的书写状态。书法艺术中的原创性首先表现在对书法内容的要求。唐诗宋词固然很好,但今人用来书写是没有当时诗家词人的创作情绪的,哪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 也没有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缠绵; 更没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家仇国恨。因此,要有书法家自创的诗词、联句等,方能有真情实感的内容与美感。当代“草圣”林散之以一本《江上诗存》而名世,故在他晚年特意关照家人欲以自书“诗人林散之” 来作墓碑,说明自撰书法内容的意义。他的绝笔书法“生天成佛” 与弘一法师的绝笔书法“悲欣交集”是现当代两位书法大师心脏即将停摆前最真实而凝练的表白。

林散之作品:生天成佛

弘一法师:手书“悲欣交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刻有《建军光辉历程印谱》共20方,其内容是: 南昌起义、秋收暴动、井岗会师、星火燎原、遵义曙光、雪山草地、会师陕北、挺进敌后、艰苦抗战、遍地烽火、奋起自卫、外线出击、战略决战、新式整军、雄师渡江、解放祖国、进军西藏、抗美援朝、保卫边疆、建设祖国。该印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曾登载。九十年代刻有《气势篇印谱》共48方,其内容:“气者,冷热阴晴之形。势者,力量之趋向。所谓气势,乃形与力相聚。或凝重,沉郁,或飘逸,洒脱,一派天机。激越时,如高山坠石,夏雷滚滚,甚是雄壮,苍茫。舒缓时,似长河落日,溪流淙淙,不乏简静,神隽。穷尽变化,远望,近观,其奥妙,玄之又玄,俱归自然。气势有:高低大小之分,善恶美丑之别。面壁者云,气,若有若无,存吾心中。势,贯通,顺畅,意在必得。于今赏读,诗书画印佳构,如感气,同脉势,可观性情,自触胆魄。愚以为,气势,审美之,大象也。” 《建军光辉历程印谱》内容先是自撰,后在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帮助下完成。《气势篇印谱》166字内容则是自撰。

2013年8月广陵书社出版了《摩崖入画四字联》。书中收入113副自撰题画四字联句,并以真草隶篆四体书写成作品。我亦喜爱创写嵌名四字联,留存亦近300幅。

出身于“扬州八怪”故乡的我,懵懂即受家教影响,读唐诗宋词古文,十岁后好用文言记事。与扬州八怪有缘乃“天时、地利、人和”之关联,八怪十五家皆是诗人,其中一对师徒(金农与罗聘)亦用“诗弟子”为爱称。之后海上画派牵牛耳者、师祖吴昌硕先生承续“诗书画印融合” 之形式成一代宗师!当代齐白石续之。这一切让我在“学有传承”的创作中对作品的原创性及文字内容之地位一直高看并孜孜以求,书画创作,提笔即以自己有感而发之诗词、联句创作,每画皆题与画相融合之诗词创作。由此,积过往之“腋”与“沙”,成今日之裘与塔。其中含《亦园词存》四十首、共一千零五十首,逾十万字、构十三卷,终成《方明诗千首》,现正在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等待付梓。“文为天地心” 从古至今,书法家只有自撰而书的内容,方能完美地创作出“真情、真意、真趣。” 的作品。

2018年5月广陵书社出版

2023年线装书局出版:《方明诗千首》

书法艺术中的原创性还表现在对书法“笔性”的界定。董其昌曾言:“笔惟软而奇怪生焉。” 历代书法家就是靠这毛笔达而成就,但每位书家使用笔的方法、理念及艺术特点皆各不相同。汉以后,魏晋南北朝书法笔性呈现“风度韵致”雅逸超然的状态。唐代尚法,笔性显现正大气象。宋代追求意趣,不囿法度的“苏黄米蔡”各臻其妙是书法笔性最自由的时期。元明清三代偏于形态,书法笔性趋于“灵苗自探”,呈现大家辈出之光景。

今人多从传统碑帖入手,注重基本功养成,此为正道。对初学者而言是正确的,这对自我“笔性”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齐白石先生对后学之警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让我记忆犹新。我曾想,优秀传统如会发声的话,它也会声明:“不可照着我的样子写一辈子啊!要转学多师!要去探索你个人的面貌!” 现实是,很多人把练书法当成就是描摹,越像越好。从笔性中寻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个性,不是传统的翻版就是其师的嫡传,造成了一阵阵的”时风书法” 狂飙。

我多年一直欣赏上海赵冷月先生的衰年变法,独具一格。《赵冷月八旬书法集》自序中说:我向往“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书法写的丑一点,也是真情的流露,书法风格不必东施效颦,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发挥、去创造。冷月先生还老返童,欲去“唐、宋之铅华”,尽得优游之率真,书法笔性发生神遇而迹化之美感,这是大艺术家之修为,令人仰视。

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和郑板桥的书法笔性,一个是“截毫卧写” 写出了漆写。一个是以真草隶篆融合,任性而为地写出乱石铺街般的“六分半书”。二人“笔性”异中有同,一是均从帖碑中汲取精华,具有厚实的传统功底。二是从金石气韵,诗文情怀中找到自我,特立开宗。

吴昌硕先生承传扬州八怪诗书画印融合创新形式,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其书法笔性延至石鼓文,自成体系,影响了齐白石,形成民国间的双子星座。当今具有原创性书法的名家应为不多,像弘一法师、徐生翁、林散之、高二适、启功、沈延毅等先生,都极具原创性书法特质,青史留存,很值得我们尊崇。

自撰四字联作品:探源释奥,点石成金。

自撰七绝诗:

朝圣归来何所获,

清标旨拟道途明。

幽深恬淡纯高韵,

自向毫端传挚情。

己丑中秋前六日曲阜个展归返扬州,揣思整个行程,得此七绝。

自撰七绝诗:

小诗千首万般情,

心路历程精进萦。

五十春秋风雨过,

认知独领引前行。

壬寅小暑,业经半年时光努力,将自己所作诗词用平水韵通稿提升,此诗乃为第一千首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性书法”之滥觞
专访名家刘方明·摩崖入画山水画系列作品展
“古印有笔尤有墨”:从赵之谦一方印的边款说开去
居高声自远 ——画竹名家夏方明在扬州八怪纪念馆举办艺术展
历代名家画梅
写意墨竹的书法用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