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推荐现代文解题技巧!掌握这4点,让孩子真正读懂现代文

在我们的印象中,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看起来非常的容易,相对来说,和英语相比,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们都可以读懂、自然而然的理解其中的意思。然而当坐到考场上亲自答题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想象中多的那么容易,读的懂是一回事,真正的理解却是另外一回事。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基本上会占30到40分,如何尽可的多拿分,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最重要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结识了一位北大教授,多年以来一直在负责中高考语文命题,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一整套的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希望可以给孩子们带去帮助!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 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2 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学会审题和答题

1 审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

①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

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④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2 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③分点分条作答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

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

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

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三、解题之前必须学会的方法

1.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

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说,试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应从前到后步步推进。

3.把握各题间的相互关联。由于1、2题是对全文的赏析,在一些关键点上,往往与前三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把握好这种联系,对我们解题当然是有启发意义的。

4.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做好多选题。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的特点)

;张冠李戴(把甲的说成是乙的)

;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

;误划类别(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

;偷换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了解了这些手法,对提高解题意识意义重大。

5.开放性试题,在语言组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抽象。公式化和概念化的表述,是高考中的大忌。在组织语言时,要先“盖帽”后分析,要言之有据。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四、不同类型的文章还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以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为例,分析其重点和难点到底在哪里

1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a:辩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b: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技巧c: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d:(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a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b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寻找各段中心句,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

①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② 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答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一)|快乐学习(全国站)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指要(陈胜全)
谈谈文言诗文内容的把握
七分钟快速阅读法,这样读文本,一定能做对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2014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题型及训练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