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乐胎教与古典音乐
优孕课堂
szyykt长按复制微信号“优孕课堂”是苏州市公益创投项目,由苏州科学育儿促进会主办。旨在为苏州地区的孕妈妈提供孕期保健、孕产期家庭护理及新生儿养育的系列知识课程。关注“优孕课堂”,获取每周开课信息。

从乐谱中发现古典音乐的结构美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从老一辈留下的名曲解说,到今日美学家喊出“音乐何需懂”的口号,无不是为老百姓提供五花八门的欣赏方式。其实,无论是理性聆听还是感性聆听,或者说无论是听门道还是听热闹,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无处不在的结构美不过听门道的除了用心感受,还会用脑子思考乐曲其中更多的趣味。

西方古典音乐的结构主义传统根深蒂固,我们如果不用大脑去认识乐曲的结构,就会在一团乱麻的音流中错过古典音乐中最精妙的部分。自从作曲家这个行当出现,作曲再也不是信手涂鸦。即便是耳朵再灵敏的人,若不注意乐曲各部分的关系,也只是图一时之快,只能说他离音响很近,离音乐却很远。如果只是寻求感官或情感刺激,我想,听摇滚、民谣或爵士会是更好的选择。

古典音乐要给五线谱记一大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记谱体系承载了千年来不同风格流派的重量。由于形象的直观,自它诞生之日作曲家就注重谱面给人的视觉效果。托马斯·曼在《浮士德博士》里也曾说:“对于训练有素的眼睛而言,看莫扎特的总谱绝对就是一种心醉神迷的莫大享受,那结构是多么的清晰,乐器组的分配是多么的漂亮,旋律的线条写的是多么的风趣俏皮……”

很多人不喜欢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大部分正襟危坐的主题听起来并不勾人。然而,我却常会在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乐谱时拍案叫绝,他的每一部奏鸣曲都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是古典音乐形式美的典范。他会给每一个主题分配独特的角色性格,这些主题单独听朴实无华,可它们却能在长大的乐章中以最动人心魄的方式发展壮大(反之,悠长完整的主题就难以获得充分多样的展开),至于这出戏演的是什么则在无标题的纯音乐中留给听众永恒开放的遐想空间。贝多芬在一遍又一遍的草稿中寻找他心中最完美的形式,往往在我们漫不经心的边走边听中遗漏过去了。就像很多人觉得法国文艺电影晦涩无聊,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在简单的情节下暗藏的诸多细节线索。人类最神秘的智慧就深埋在用音符写成的哲学沉思中。

在我看来,肖邦最迷人之处不在于诗意的旋律或华丽的技巧,而在于他能在古典主义方方正正的框架中自由地伸缩乐句——他的乐句多是等长的,可前后两句相同的旋律之间竟有千差万别,由此产生独树一帜的Rubato(自由节奏)令多少人迷醉!浪漫主义的雄心让很多作曲家成了戏剧大师。无论是肖邦在叙事曲中大量运用的主题升华,还是柏辽兹的固定乐思(dee fixe),抑或李斯特的主题变形(thematictransformation),都是将主题视为具有象征意味的角色,贯穿于全曲结构中。由于音乐音响的抽象性,逼迫我们必须紧跟主题的脚印,乐中之意各人自有判断。当古典音乐骨子里的动机结构手法渗入歌剧里,便催生了瓦格纳的乐剧。即便是能看的乐剧,若不清楚主导动机(leitmotif)所代表的纷繁形象,听热闹的听众昏昏欲睡也就不足为奇了,两年前上海大剧院的《指环》马拉松不知让多少听众败下阵来!

古典音乐的理性设计在序列主义那里达到了极端。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为两架钢琴写的《结构》(1951-52)向人们宣告“序列决定一切”。它们是证明音乐与数学相通的范例,其奥妙深藏在序列图表和乐谱中,这种音乐与其说是用来听的,不如说是用来看的。而凯奇在1952年创作的《433秒》没有一个音符,貌似以偶然主义的沉默瓦解了古典音乐的结构主义,但分属于三个“乐章”的三个相同的提示“TACET”(意为休止),规定演奏者要分别在三个指定的时间关开琴盖。随着作曲家分割的这个时间段,台下观众的声音也会从窃窃私语发展为吵闹质疑,如果不需要结构,为何还要三次舞台动作呢?

出于独特的象征含义,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的很多作品由形态各异的乐谱图式呈现出来,有人觉得这又是现代音乐故弄玄虚。实际上,三百年前的老巴赫就已经有意识地将音符设计成十字架形状,这当然只有看乐谱才能发现。也是受巴赫启发,谭盾在为奥迪公司写的一部多媒体音乐中,将总谱中的音符组成奥迪新款车型侧影,令人唏嘘。


在留声机发明之前,爱乐人必须学会读谱奏谱,以便随时听到想听的乐曲,他们离音乐很近。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古典音乐被包装成各种品牌的商品,磁带、CDMP3使我们能在任何时候听到任何乐曲的任何版本,我们在轻松享用的时候究竟是离音乐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正是出于这一考虑,DG公司前些年推出了会同步显示乐谱的CD唱片,这些“乐谱同步”的录音目前在国内视频网站上已有不少,看起来相当方便。

愿象牙塔内的人多一点感性,象牙塔外的人多一点理性,或许能发现许多我们最熟悉却最陌生的绝妙,拾回我们失落已久的虔诚。


/橙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我们来读谱吧!——从乐谱中发现古典音乐的结构美
音符的“伦理”(下)
业界 | 人人都是作曲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音乐风格迁移
Vol.114丨升华之夜
正确读谱的内涵
乐谱释读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