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名方名称的来历 (中)

中医名方名称的来历 (中)

 三、以中医术语命名
  大部分是描述药物的功效,意从中医理论而来。
  戊已丸:戊已代表土,也就是肠胃,以戊已命名即说明本药具健脾和胃、止泻痢的功效;
  泻白散:中医认为肺属金,色白。本药具有清泻肺热的作用,故名;
  导赤丹:中医认为心属赤色,引导心火从小便而去谓之导赤,故名;
  耳聋左慈丸:“左”系指肾阴,左慈即养阴之意,故名;
  健步虎潜丸:此药可使筋骨痿软者健步行走,故名“健步”。古人认为“虎从风,虎潜则风息也。”故虎潜即表示本品具有“息风”(肝肾虚风)的作用;
  交泰丸:本品可交通心肾,使心肾安泰,故名;
  金匮肾气丸:本方中有桂枝、附子能温肾暖胃,使“命门有火,肾有生气”之态,故名;
  九气拈痛丸:“九气”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寒热之气而言,意即“九气”不调易犯胃痛之意;
  坎离砂:本药系将铁落煅红,倾入各药煎汁中,及尽冷却制成。“坎”、“离”在“八卦”中分别代表水、火,表明本药可生火热、袪水湿风寒。本药外形似砂,故名;
  两仪膏:“两仪”系指阴、阳,气属阳,血属阴。本方能双补气血,故名“两仪膏”,又名“两宜膏”;
  七宝美髯丹:“髯”指男子的须发。本药能补肝肾,乌须发,由七味药组成,故名;
  清金止嗽化痰丸:中医理论认为肺属五行之“金”。“清金”即清肺热之意,故名;
  壬水金丹:壬在天干中代表水,壬水即取水能制肺火之意,故名;
  右归丸:中医理论认为,肾有两脏,左者属水,右者属火,又称“命门”。“右”指命门之火,即肾阳,本方能温阳补肾,故名;
  左归丸:中医理论认为,肾有两脏,左者属水,右者属火,又称“命门”。而本方能滋养肾水阴精,故名“左归丸”;
  左金丹:汪昂《医方集解》云:“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故本药名称是取泻火保金,强金制木,肝平则胃和之义;
  金水宝:肺在中医脉象理论中属金,肾属水,故名。
 
 五、以典故传说或成方的创始人命名
  前者如:冯了性药酒、史国公药酒、雷允上六神丸、都梁丸等,后者如:马应龙痔疮膏、马应龙八宝眼膏、王回回狗皮膏、白敬宇眼药、梁财信跌打丸。季德胜蛇药片等。
 
 六、根据主药的产地命名
  如云南白药、泉州茶饼、绍兴大补酒、罗浮山凉茶颗粒等。
 
 七、以成药性状命名
  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紫金锭,为固体纺锤形制剂,称为"锭剂",含雄黄、朱砂,色呈橙红,故名"紫金锭"。其他有:云南白药、紫雪散、红丸药、小金丹、一捻金、桃花散、碧玉散、碧云散、红棉散、红灵散、黑神丸、絳矾丸等。
  
八、以病名命名
  如疟疾饮,主要用于疟疾的治疗,黄病丸,主要用于治疗血气不足之黄胖病,腹水丸,方中用药多有逐水泻下的作用,基本上是治疗腹水之专方。类似的有:迁肝片、流感茶、百日咳片、白带丸、鼻炎片、鹭鸶咳丸、羊痫疯丸、久痢丸、烂积片等。
  
九、以服用方法、剂量、时间命名
  布袋丸:将所用药物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二两,和药一起煮,侯肉熟,经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二日仍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
  川芎茶调散:原系用清茶同服。
  牛黄噙化丸:含于口中慢慢融化咽下。
  梅花点舌丹:因原方中有白梅花,有开郁、和中、生津、解毒之效。使用本品时,多点舌噙服,故名。
  榄葱茶:甘露茶:均用开水泡服。
  九分散:本药含马钱子,有剧毒。服时不宜超过九分(一包量),故名。
  七厘散:本药因药力较强,剂量不宜过大,一般用七厘冲服,故名。
  八厘丸:每丸湿重1分,干重8厘。消瘀散毒。
  一粒金丹:主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一粒服下,立验。
  一粒珠:本药一次服一粒,故称之。同时又有喻速效之意,“一粒”即可。
  午时茶:因习惯在端午日正午泡饮,故名。
  鸡鸣散:本药因强调“黎明时服”,故名。
 
 儿科专用成药
  保幼化风丸、肥儿丸、牛黄保婴丸、小儿百寿丹、小儿肺闭宁、小儿化滞丸、小儿回春丹、小儿解热丸、小儿金丹片、小儿久漱丸、小儿康。小儿磨积散、小儿牛黄散、小儿四症丸、小儿香橘丹、小儿止嗽金丹、小儿至宝丹、小儿至宝锭、小儿紫草丸、婴儿保肺宁、婴儿平、婴儿消食散、育婴金丹。
  
妇科专用成药
  安坤赞育丹、八珍益母丸、保胎丸、产后药、得生丹、调经丸、定坤丹、妇康宁、妇科金丹、妇科十味片、妇科五淋丸、妇女痛经丸、济坤丸、坤顺丸、女金丹、胎产金丹、通经甘露丸、痛经丸、益母丸、孕妇金花丸、止带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名方名称的来历
中药成药的命名
课件: 中医方剂中医内科中医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
如何使用“药引”(肖相如)
药引子
药到病自除:养足"精气神"的灵方妙药/唐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